01
《認真的嘎嘎們》上周五更新到了第四期,豆瓣評價從剛開始的「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一路走低,接連幾頁都是「太尬了」、「get不到」等評價。
這可能和表演形式有關,一二期的錄製場地是在遊樂場裡,遊樂場是一個更偏向於生活化的場景,參賽選手可以結合園區設施,創作令人一發致笑的「一發技」,節目組也儘可能滿足選手的道具、助演需求,是一個相對理想的創作環境,選手們也大多有著還不錯的表現。
而當表演場地回到舞臺時,選手面對的是一個更加真實而且艱難的戰場,他們需要依靠語言和肢體動作去讓觀眾評委覺得好笑,這很難,所以許多在遊樂場拿到高分的參賽選手,都表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水土不服,他們的表演變得平淡無奇,而且令人尷尬。
02
「大張偉」是可以被製造的嗎?
《認真的嘎嘎們》想要生產一批能夠持續幫助綜藝變得好笑的「綜藝咖」,其實也是觀眾需求倒逼,隨著真人秀時代的到來,綜藝市場迎來了井噴,隨之產生的問題是,綜藝越來越多,但沒有那麼多好玩的綜藝嘉賓。
《嘎嘎們》創造了一個「嘎嘎職業技術學校」,邀請大張偉、李誕、何炅、陳偉霆擔任導師,聚集了56位年輕的嘎嘎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訓練,最終會有6位嘎嘎們「出道」。
在第四期《嘎嘎們》的節目裡,四位導師親自指導學員「如何變得好笑」,大張偉教諧音梗,陳偉霆教表情管理,李誕教廣告植入。這件事就像上百度搜索「怎樣成為一個風趣的人」一樣,帶著淡淡的黑色幽默。
經過四位導師的悉心指導,嘎嘎們沒有變得好笑,在接下來的小組考核裡,嘎嘎們更尬了。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比賽因為學員的表演過於不好笑而暫停,四位導師在現場與學員商議,如何能夠看起來不那麼尷尬。
何炅貼心地詢問一位選手,是不是這個東西其實很好笑,只是導師沒有get到她的點。學員說,不是,是現場沒有發揮好。
在付航表演完以後,因為過於不好笑,導師上前認真地詢問付航,為什麼這麼不好笑,是不是最近心情不好?
表演現場幾度陷入冷場和尷尬,好笑如大張偉,也沒能讓這個節目變得更有看點。
03
這倒也不能怪選手菜,事實上,最近認真搞笑的節目往往不太好笑。觀眾在消費喜劇綜藝之前,對節目本身會抱有「好笑」的期待,所以任何一點「不好笑」都會被放大,但如果人們是在看一個女團選秀類節目,他們主要是來看選秀的,如果一不小心還讓他們覺得「好笑」,這個節目就能出圈了。
另外,人們習慣了被15S一個的搞笑短視頻密集轟炸,在這樣的語境下,做一檔以「好笑」為賣點的綜藝,顯然很難。
製造「大張偉」的難題是,表演場景和實際運用場景根本不是一回事,綜藝咖最考驗的是即時反應能力,能不能讓不好笑的事情變得好笑,和藝人本身是否具有喜劇創作能力也沒有太多關係。
並且。傳統選秀節目最大的看點在於養成,練習生們經過選秀,往往能有不小的進步,而《嘎嘎們》留給選手的成長空間很窄,你幾乎沒辦法看見,原本很尷尬的嘎嘎們,經過導師的指點和刻苦練習,成為了新生代大張偉,這很違和,也不符合人性。
對於選手來說,他們的好笑和有趣,和大張偉的插科打諢一樣,可能更多地是基於當下語境的二次加工,讓選手們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自己「好笑」的一面,就像一個人自稱「幽默」時,你慫恿他講個笑話給你聽,發現對方也就just so so。
畢竟,好笑這件事情,認真起來,就不好笑了。
----------------------------------------------------------------------------------------
專注行業觀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衝浪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