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053字
閱讀完約4分鐘
年報中子公司利潤高於營收、財務出錯甩鍋黑客入侵、近26個交易日中25天股價低於1元、監管發函拖延超半年未完整回復……一幕幕「神奇」的事件,如今正在*ST金洲身上接連上演。
1
「神奇」年報利潤高於營收
*ST金洲:黑客攻擊的鍋
一個多月前,*ST金洲(原簡稱「金洲慈航」)的一份「神奇」年報,引來監管關注。
5月8日,深交所對*ST金洲下發年報問詢函,要求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對其2019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原因,以及相關債務及其他經營情況。
其中,深交所專門提到一個「利潤高於收入」的細節:年報實體經營直營門店經營情況顯示,深圳金葉展廳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06萬元,實現營業利潤約6700萬元。對此,深交所要求其說明深圳金葉展廳實現營業利潤遠高於營業收入的原因及合理性。
這份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本該5月15日前就進行回復,卻被*ST金洲各種延期延期延期,一路拖到了6月16日。
終於,*ST金洲發布《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表示「都怪黑客」:由於深圳金葉會計帳套被網絡黑客入侵並鎖死。
而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的更正公告,會計錯將2018年度已經處理的發出黃金貨品,放到其他應收款計提壞帳損失準備的部分重新做發出商品,其效果相當於在沒有出現可以回收跡象的情況下,錯誤予以轉回,導致利潤增加,所以需要更正。調整將使得合併負債表的存貨項目將減少8952.81萬元,合併利潤表的營業利潤也將減少該值,現金流量表則沒有影響。
在深圳金葉之外,子公司司豐匯租賃在利潤表中將原來計入營業成本的利息支出記入了財務費用,導致營業毛利增大。調整減少了合併利潤表中的財務費用金額4.55億,營業成本項目增加同樣金額,未影響營業利潤,對現金淨流量亦無影響。
公司花這麼久時間準備了回復,還更正了年報,卻給出如此「神奇」的理由,很快引來一眾網友的圍觀:
連網友都不能滿意,想藉此擺平監管自然更難。
6月17日,公司再收深交所年報問詢函,除要求公司補充說明「黑客事件」影響外,還要求公司說明子公司豐匯租賃相關問題、前五大供應商具體情況、公司數億元貸款是否提供給關聯方問題、「代捐贈」的其他應收款等問題。
2
面值退市危機邊緣
擺脫危機成當務之急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深交所有權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交易。
然而,*ST金洲股價已在面值退市的危險線下停留了許久,最近26個交易日中,有25個交易日中的股價均不足1元。
5月14日至6月3日,公司股價連續16個交易日低於1元,距離20個交易日的「生死線」已相距不遠,不過由於期間連續拉出漲停,公司在6月4日終於站上1元。
但這次危機解除還不到一天,*ST金洲次日股價又重新跌回一元以下,直到6月18日記者發稿,公司股價已連續10個交易日低於1元面值。
更神奇的是,6月16日晚公司更正年報之後,公司2019年的歸母淨利潤虧損也由61.87億元增至62.77億元,公司股價還在第二天上演了一波漲停,報收0.95元/股,距離再次衝上1元只差一個漲停板。
只可惜,公司的期待最終似乎還是落了空,6月18日,公司股價再度跌停,報收0.90元/股,距離解除危機又遠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前一次陷入面值退市危機之時,公司還曾於5月25日發布籤署重大資產重組股權收購意向協議公告,表示擬以5億元的自有(自籌)現金收購北京優勝騰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該標的公司及下設子公司主要經營面向3-18歲學生的課外輔導項目。
這筆突如其來的收購,就一度引來監管關注。深交所發函要求公司回復,與交易對手方設置的相關交易條款是否符合商業邏輯,是否存在忽悠式重組。而公司對此的回答則是,此次收購是完全符合商業邏輯的市場行為,不存在所謂忽悠式重組。
於是,在連續8個漲停之後,公司股價於6月4日重回1元以上,似乎之前的「努力」都有了回報……
只不過,似乎由於精力都放在了拉抬股價上,公司眼看「忙」得連監管方面的關注問詢都來不及好好回復,再度惹來了監管警告。
6月3日,由於此前多份監管方的關注函,乃至年報問詢函公司均未及時、完整回復,*ST金洲還曾收到一封警告意味嚴重的監管函,提醒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第2.1條、第2.16條和第17.1條的規定。
其中甚至有一封2019年10月發出的關注函,被*ST金洲拖延了半年多。
時至今日,公司的危機已不止一點半點。*ST金洲發布特別提示稱,公司存在大額債務逾期、對子公司失去控制、公司資產被凍結、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及凍結等風險,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同時,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引入戰略合作夥伴,以化解當前債務危機,實現轉型升級發展,增強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上市事項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密切關註上述事項的後續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只不過,此前一度令得公司股價連漲的收購事件,也在公司6月9日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中,有一名獨立董事表示:被收購企業基礎資料不齊備,無法判斷被收購企業情況,無法發表意見。
重重困境包圍之下,*ST金洲如何努力才能擺脫危機,仍是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
編輯|陳雨禾 審核|秦川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文章|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