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餐廳第三季》最慘的是黃曉明的話;
那麼到了第四季目前為止,最慘的,應該就是趙麗穎了。
你從熱搜頻率就能看出來,她才是這一季的爭議人物:
那麼趙麗穎為什麼會頻繁上熱搜呢?
兩個原因。
第一:趙麗穎在中餐廳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第二:趙麗穎的粉絲懷疑節目組存在「惡意剪輯」的行為。
事實上啊,粉絲這麼懷疑不是沒有道理的,芒果臺也不是第一天「惡意剪輯」了。
典型的就像上一季中餐廳的黃曉明,也是因為惡意剪輯被全網黑:
在上一季,黃曉明被剪輯成一個剛愎自用、自大自負,且和林大廚有著不少矛盾的店長形象。
直到最近幾個月,靠著不斷自黑的低姿態,曉明哥才走出陰霾,實現輿論反彈。
難不成這一季,又輪到趙麗穎被抹黑了?
我重複看了好幾遍中餐廳前兩集後,我可以確定:
具體證據如下:
證據一:趙麗穎虛空剝蒜?
中餐廳第一期,進行到54分鐘時,一行人正在廚房裡備菜。
李浩菲在剝蒜,趙麗穎主動幫忙:
沒過多久,趙麗穎就說「我去看一下倉庫」:
注意:趙麗穎說這句話時,時間是54:21
趙麗穎走後,節目組就渲染李浩菲獨自一人在剝蒜,還剝了很久(劃重點):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節目進行到58:00時,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現了:
原來離開的趙麗穎,又在坐著剝蒜了。
這與上面節目組展示的,李浩菲獨自一人完成剝蒜的畫面,完全矛盾:
顯然,李浩菲並非獨自一人在剝蒜,趙麗穎在短暫的離開後,又回來幫李浩菲剝蒜。
而並非如節目組剪輯的那樣:趙麗穎中途離開,由李浩菲一人剝蒜到結束。
這是節目組惡意剪輯的第一個證據。
證據二:趙麗穎不敢出門?
節目組為了給趙麗穎打造一個「社恐」的形象。
在第二集50:48開始,就渲染趙麗穎「不敢出門接客」:
節目組甚至為不敢出門的趙麗穎設計了一段「內心戲」,表達她矛盾複雜的內心:
等到52:32時,趙麗穎才「第一次踏出廚房」(劃重點):
這一段戳中了許多社恐患者的心,也讓許多人相信趙麗穎是真的不敢與客人交流。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不妨仔細看看,趙麗穎在依靠門帘時,嘴巴在念叨什麼:
顯然,她在數數,最後她的嘴唇很明顯地說了個「5」字。
而在趙麗穎的「內心戲」中,51:19分,你能清楚看到趙麗穎,是捧著碗碟準備出去的。
顯然,趙麗穎依靠在廚房的門帘,是在數就餐客人的人數,再從廚房拿出碗碟給他們。
她壓根就不存在「社恐」,更不存在「掙扎許久才決定接客」的行為。
但在節目組的眼中,她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女孩:
這是節目組惡意剪輯的第二個證據。
證據三:大幅縮減趙麗穎幹活鏡頭
在本季中餐廳,趙麗穎負責的是前臺和收銀的工作。
前臺相比於後廚,並非一份閒差,同樣有許多工作要做,更何況趙麗穎也經常到廚房幫忙。
問題是,正片趙麗穎的工作鏡頭,太少了。
這個問題集中突出在第二集結尾,中餐廳打烊後,眾人在後廚洗碗的部分。
在這部分片段中,我們能見到曉明、浩菲、林大廚、張亮。
唯獨見不到趙麗穎的身影。
少了趙麗穎工作的鏡頭,難免會讓人對趙麗穎產生不好的觀感。
特別是經過節目前面的鋪墊,對趙麗穎不好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比如特地突出趙麗穎吐槽工作的畫面:
「就覺得有點幹不完這個活」
「想一想都蔫了」
「想坐會休息會」
有意思的是,趙麗穎更多的工作鏡頭,被放在了會員才能觀看的「plus」版中。
這也意味著電視臺的觀眾、以及更多的路人,是無法看到趙麗穎足夠的工作鏡頭的。
這是節目組惡意剪輯的第三個證據。
第四,趙麗穎吃相不好?
這就不得不提衝上熱搜的「趙麗穎筷子」事件了。
在這個片段中,趙麗穎因為用筷子不斷地攪拌冒菜,而被網友批評「沒有衛生意識」、「不乾淨」。
但你認真看這張圖,趙麗穎的筷子,居然從碗裡穿過去了!
這到底是什麼神秘的東方魔法,還說節目組沒動手腳?
退一萬步,趙麗穎當時吃的是冒菜,由於食材切得太小,大的又被幾個男生夾走了。
所以趙麗穎的筷子在冒菜裡多停留一會,我覺得問題是不大的:
這也是我找到的,節目組惡意剪輯的第四個證據。
綜上所述啊,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
節目組正試圖通過剪輯,複製上一季黃曉明的路線,靠趙麗穎來製造熱點。
但怎麼說呢…
其實我覺得,趙麗穎確實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在一次吃飯中,她明說了,前面幾季之所以出問題,是因為溝通沒做好:
可當自己遇到問題時,她也沒有好好與同事進行溝通。
中餐廳開業前一晚,趙麗穎因為「菜單還沒確定好」,而心急火燎。
她曾嘗試找店長求助,但遲遲沒有開口,看得我都急死了:
最後,她不顧有客人來訪,獨自一人躲在屋子裡傷心:
要知道,這時候是有客人在的,所有人都在等趙麗穎。
她這樣沒有報備就離開,是有點小情緒在裡面的。
最後還是由浩菲牽頭聯繫黃曉明,讓他和趙麗穎談心,事情才得以解決:
林大廚採購時容易大手大腳,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毛病了。
第三季第一集他也超支了預算,讓秦海璐十分生氣。
這一季他也不例外,在林大廚明知預算超支,依然提出再採購時,趙麗穎也是有點生氣的:
當林大廚提醒大家明天記得吃早餐時,趙麗穎直接說:「我不吃,我不配」。
這樣子說話,我覺得是比較突兀,也不是很合適的。
總而言之,相比於其他人,她確實更腳踏實地,計劃性要更強。
在別人絞盡腦汁,想要突出「綜藝效果」時,她更多的是在想,如何把事情做好。
但她確實不善於與別人交際,無論是與同事交流,還是點單時,她表現得都比較猶豫。
一來二去的,她在節目中就表現得有點「社恐」,也剛好能被節目組抓住,繼而大做文章。
寫到這裡啊,我都有點累了。
為什麼我們非要用「顯微鏡」去觀察她呢?
以至於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無限放大,不累嗎這樣子?
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節目組的剪輯不是很恰當,容易造成觀眾誤會。
所以趙麗穎的粉絲們才下場手撕節目組,掀起這場論戰。
說白了,趙麗穎近年來,極少登上綜藝的舞臺,一直在專心拍劇。
她在節目中出現差錯,缺乏綜藝感,是在所難免的。
但無論是粉絲,還是路人,我們要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趙麗穎。
而不是節目組呈現的「趙麗穎」。
廚房人類
專注於 研究「人類行為學和美食之間關係」
致力於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煮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