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對自己的分數還是比較在意的,他們的平均分也非常高,幾乎都是90以上。所以他們就必須爭取每一分了,不然大家都一樣了!下面這位學霸級的學生得了98的高分。從字體上來看,該小學生的字寫得還是蠻好的,可能有些向有偏了點,不過總體來看還是挺工整。關於「請問」這個詞語可能不是很好,換成「請求、請帖」可能更像一個詞語。不過,老師還是認為這個沒問題。
緊接著是一篇閱讀理解,整個故事梗概也比較清楚。該同學回答了第五題,他的答案不是土地而是鼴鼠。於是,家長和網友忍不住了:花生是長在泥土裡的,所以老師認為正確答案是花生在泥土裡。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個老師有點土!鼴鼠是在地下挖坑的動物,花生被鼴鼠拿走是很正常的事!完全靠鼴鼠的心情!可以說這個老師就知道花生長在泥土裡,卻忽視了鼴鼠的習性,只能說這個老師自作聰明。其實答案並不是只有一個,所以這個老師不是太傻就是太刻板!
家長為這孩子打call:小學生答的沒有錯,最後一句反問的話點出了花生就是被鼴鼠拿走的。還有一些小學同學也紛紛加入進來:這個同學很厲害的好麼?鼴鼠都能寫出來,反正我不會 ,妥妥的學霸級別。自己寫的是正確答案,可是敵不過標準答案。有一種教育叫標準答案,有種標準答案叫應試教育。
我以前對語文閱讀的標準答案也感到不理解,直到現在教自己小孩的語文閱讀,才突然有所明白。我們的語文教育有兩大基本目的,其中之一是讀字識人,或者聽言識人。就是說,你要能知道作者或者說話的人在說了一堆話後,背後想要表達什麼?有什麼樣的感情、意圖?這種能力很重要,特別是長大之後就會發現。
往往領導,女朋友,老婆,老媽等等說的話和她的真實意圖不會直接就能劃等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閱讀題目裡面看似主觀很強的題目,比如你覺得怎麼樣?你認為怎麼樣很多人寫了很多,卻被所謂的標準答案給否定。因為,你認為什麼不重要,文章要表達的才最重要。就像你和老婆吵架,「你認為什麼」不重要,「她認為」才重要一樣。當然獲得這種能力是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