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確同期錄音究竟要錄些什麼,為什麼要進行同期錄音?
同期錄音主要的目的是將演員在拍攝現場所說的對白錄下來,原因很簡單,因為同期拍攝時演員在說對白的時候從情緒到語氣都是最好的,而且是在真實的環境下進行的錄音,這樣的聲音在後期製作階段幾乎是不可複製的。
所以把同期錄音的對白錄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對白之外,我們還會錄到一些伴隨同期拍攝出現的動效聲,在不影響對白錄製的情況下把這些聲音錄下來也很重要,這樣也許可以讓後期的工作變得更加輕鬆。最後,我們還應該錄下現場的環境聲,這也是經常會被大家忽略的一項工作。
在不影響拍攝進度的情況下,一定要儘可能長時間的錄下現場的環境聲,而且要儘可能多角度地多錄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後期對白剪輯的時候如果出現鏡頭變換而對白後的現場環境聽起來有跳躍感的時候可以用這樣單獨錄下來的環境聲來補上,使聲音聽起來更加平滑順暢,還有就是可以作為整個場景的環境聲素材來使用。
二、明確了要錄的聲音之後,要如何做好同期錄音的工作
1、認真閱讀劇本,看看具體都有哪些場景,在這樣的場景裡會出現哪些噪聲,有沒有一些對於影片敘事上有幫助的,除對白以外的聲音是同期需要錄下來的的,錄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難度,還有就是拍攝中會不會出現很大聲級的聲音,如果有要不要錄等等。
2、可能的話,和導演、攝影一起去看景,要注意現場有沒有噪聲,需要怎樣來控制,能提前和製片部門商量解決的儘早解決。還有攝影可能使用的器材,使用的調度方法,這些都與話筒杆的位置和調度有直接的關係,能提前和攝影部門協調的要儘早協調。
3、最後請注意,在看景的時候用耳朵直接聽是一方面,如果可能的話用設備來聽是最好的,因為這樣可以直接聽到我們在同期錄音的過程中可能會聽到的聲音,這樣的感覺和直接用耳朵來聽差別很大。這些工作都做完之後就是設備的整理了。
三、同期錄音正式開始前的準備工作
1、在租賃錄音器材的時候:要考慮一至兩種方案,因為如果出現這個設備沒有的情況,就要考慮另一種方案來替代。租賃錄音器材要先考慮一共需要的話筒數量和同一場景下最多同時需要使用的話筒數量。一般來講,能夠使用一隻話筒的話就不要使用多隻話筒,因為一是多隻話筒使用不當容易產生梳狀濾波效應,二是多隻話筒調度複雜,更容易穿幫。
確定了同一場景下最多同時使用的話筒數量後就可以確定租賃調音臺、錄音機的通道數,有數量足夠的輸入輸出才能完成相應的工作。話筒杆的長短要根據實際場景大小的需要而定,過長的話筒杆舉起來會很吃力,過短的杆在距離相對較遠的情況下又夠不到聲源,所以要仔細權衡。
2、錄音器材正式出庫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好用的地方要及時更換,這樣可以避免同期拍攝時不必要的麻煩。除器材外,還有一些工具是比較有用的,比如大力膠可以用來粘貼微型無線話筒,粘貼一些臨時的隔聲或吸聲材料比如棉被之類的,還可以對接觸不良的線材進行加固等;掛鈎可以用來掛線,方便移動,攀巖用的安全鎖式的掛鈎非常好用;腰包可以用來裝一些細碎的小零件,而且方便攜帶。這些東西都要在正式出同期前全部準備好,這樣第二天的工作才不會手忙腳亂。
四、開始錄音工作以後
1、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對表
電平表通俗的講就是尺子,對表的目的就是讓前級設備和後級設備尺子的量程一致。對的時候就是對尺子的中間刻度,中間刻度對好了以後,由於刻度是一樣的,所以量程肯定就一致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前後級設備在表的響應上保持一致,前級小後級也小,前級大後級也大,這樣信號才能被準確地傳遞並錄製下來。那麼具體到錄音設備來說,前級設備就是調音臺,後級設備就是攝像機/錄音機;中間刻度對於模擬表來說就是0dB,對於數字表來說就是-18dB或-20dB。
對表的方法就是用調音臺發送出一個1KHz標準電平信號,也就是俗稱的千周信號,然後將前後級表的指針或指示燈調到中間刻度即可。這裡有一個小經驗,就是如果影片中沒有什麼大聲級的聲音出現的話其實對表不一定要對在-18或者-20,可以稍微往大對一些,比如-16或者-12,也就是說把中間刻度上調,這樣中間刻度距離最大刻度的量就變小了,按照這樣的表來錄音會把聲音都錄的大一些,信噪比會更好。
2、同期對白錄音就是保證錄到清晰地距離感與鏡頭調度一致的同期對白
在錄對白時,一般來說話筒都是要從頭上舉下來,使話筒指向鼻子和嘴之間,由於我們使用的都是超指向型的話筒,所以一般偏差在與中垂線夾角15°以上就會出現離軸染色的情況,也就是聲音聽起來音色產生很大變化,除了特殊的藝術需要,一般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發生的,而從頭上舉話筒的原因是在上方可以避開由胸腔共鳴所產生的低頻。
吊杆話筒和演員的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一般來說,即使是特寫,話筒也要距離演員大約半米左右,如果是全景,可能的話,話筒也不要距離演員超過5米。當鏡頭景別過小,話筒無法伸長到和演員足夠近的距離時,我們就要考慮使用微型無線話筒來收錄演員的對白。粘貼無線時大力膠要把帶膠的一面衝外,疊成四折的三角形,疊出兩個這樣的三角之後將話筒頭露出一點點夾在兩個三角中間,捏牢,然後將這兩個三角貼到演員的衣服內側或者身上,總之是距離嘴較近的看不到的地方,在三角的外面在整個貼一塊膠,固定好。
請注意:話筒和發射機中間的連線也要固定好,話筒在貼的時候儘量避開服裝形變量最大的地方,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衣服摩擦聲。在這要注意一點,無線話筒錄出來的對白雖然清晰,但是在音色上不如吊杆話筒好,所以不要過多地使用無線話筒,而且使用無線話筒的時候吊杆話筒能錄也要錄,這樣可以用吊杆話筒的聲音來補平無線錄出來的衣服摩擦聲。
建議在大多數場景下吊杆和無線都錄,這樣一是中途不用來回換,比較方便,二是都錄下來後期的時候還可以有一個選擇的餘地。對白一般錄在-12到-20之間,也就是中間刻度附近,一旦定好了調音臺或者錄音機上的增益旋鈕的位置,在同一場景下就儘量不要再動了,這樣可以避免背景環境聲在音量上不一致而產生不必要的跳躍。
如果在拍攝過程中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無法錄到滿意的對白的話,在不影響拍攝進度的情況下,能讓演員在現場補錄的就在現場補錄;如果拍攝環境噪聲很大,無法控制,並且也不能在現場進行補錄,那麼也要在拍攝時錄下同期的參考聲,這樣方便在後期配對白的時候給演員提供一個參考。
3、錄音時前後級傳輸的電平標準
在話筒直接接在攝像機或錄音機上的時候,輸入的是MIC信號,在設備上要選擇MIC輸入,這樣在輸入口後面的話筒放大器就會工作,將話筒拾進來的信號進行放大,另其達到與標準電平同一數量級的大小,然後記錄;而使用兩級設備的時候,調音臺那一級已經將話筒的信號放大過一次了,所以輸出的信號為LINE信號,那麼後級的記錄設備輸入就要選擇LINE輸入,這樣才能保證信號不會由於再一次放大而產生失真。這個失真是非常明顯的,在耳機裡聽到的所有聲音無論大小都是過載的,而且無論怎麼擰增益旋鈕都沒有用,如果你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那麼就請檢查後級設備的信號輸入選擇。同樣,如果是MIC信號進入了LINE輸入的話,那麼聲音就會小的幾乎聽不到,就算增益擰到最大也沒有用,大家一定不要犯這樣的錯誤。
同期的動效錄音要保證在不影響對白錄音的前提下來進行,當這個鏡頭下演員的表演中既有對白又有相應的動效時,一定要先保證對白的清晰。動效是可以通過後期在棚裡的擬音或者音效庫裡的素材來還原的。當然,如果同期可以錄回來一些動效聲還是要儘可能地去錄的,有些時候可能還要進行動效聲的現場補錄,這些需要大家很組裡的其他人員進行溝通。
4、同期錄音的環境聲補錄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三十分鐘內的短片來說每個場景都要至少錄下一條不少於2分鐘的環境聲。簡單的同期錄音設備裡有時只有一支話筒,這樣錄下來的環境聲主要是用來補平對白裡背景環境聲音跳躍的地方的,而整個場景的環境聲則需要去音效庫裡找。原因是我們經常做的影片的聲音是立體聲,甚至是5.1環繞聲的,只用一支話筒錄下來的環境聲是不能在立體聲或環繞聲的節目中作為環境聲來使用的。
那麼當你可以同時使用兩支或者多支話筒的時候,環境聲至少要錄成立體聲的,如果將來要做5.1環繞聲節目的話還要錄成環繞聲的。用兩支吊杆話筒進行立體聲錄音常用的就是AB制錄音或XY制錄音。AB制就是兩支話筒一左一右,左邊的話筒PAN到左聲道,右邊的話筒PAN到右聲道,同時錄音;XY制是兩支話筒交叉成90°都衝斜前方,左手拿的話筒衝右前方,PAN到右聲道,右手拿的話筒衝左前方,PAN到左聲道,同時錄音。如果進行環繞聲的錄音,還要在後方同樣使用立體聲制式錄音,或者在前方後方錄兩次,這樣5.1的左、右、左後和右後聲道才分別能有環境聲素材放入。
當然,我們還可以直接用立體聲話筒來錄環境聲,在這要注意,如果使用的是MS制的立體聲話筒,那麼在同期錄音的時候不要使用錄音機的MS解碼,這樣在後期製作階段可以通過調整M和S的比例來調節立體聲聲像的寬度。
五、最後分享三個經驗
1、同期拍攝畫面優先,首先要保證畫面能夠順利拍攝完成,聲音後期補錄要比畫面補拍輕鬆得多。
2、一定要做好錄音場記單,那一鏡拍的什麼,錄的什麼,那一軌使用的是什麼話筒都要有所記錄,這樣方便後期製作,尤其是在雙系統拍攝的情況下,錄音場記單和場記板一樣重要。
3、最好有一到兩次自舉自錄的經歷,雖然這樣會比較累,但是這樣能夠通過耳機直接反映出話筒在不同位置時聲音的差異,將這樣的差異變成舉杆的經驗,無論是將來自己做話筒員還是指揮話筒員的時候,都能很快地找到話筒的最佳拾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