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自貢市貢井區鹽都大道塞納河畔十字路口,總會看見三五個阿姨勸導過馬路的行人遵守交通規則,義務撿拾周邊生活垃圾,為大家營造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
原來,這些阿姨是貢井區長土街道沿河路社區的志願服務隊成員。像這樣的志願隊,全區共有90支,共有志願者31000餘人,他們已經成為開展文明實踐過程中密切聯繫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的重要力量。
11月10日,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果公布,自貢成功入選,市民們都為之歡呼。「看見全國文明城市的喜報時,成功與喜悅瞬間衝擊了我的內心,很激動。我當志願者已經6年了,每天在路上勸導大家、提醒大家講文明……今後我還會像以前一樣走上街頭,倡導新風。」居住在貢井區洞橋社區的劉建說。
11月8日,貢井區長土街道沿河路社區嶄新的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開設社區「兒童之家」、建設貢井圖書館長土分館、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以不同的方式融入貢井百姓生活。
沿河路社區是去年經過區劃調整重新整合的社區,新打造的黨群服務中心位於塞納河畔小區內,為全社區5000多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300多個平方米的社區陣地,除了辦公區域,最熱鬧的就是「兒童之家」。這裡裝飾充滿童趣,有豐富的玩具、圖書,一大早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學齡前的孩子在這裡玩耍。
在「兒童之家」隔壁,有一個明亮寬敞的閱讀區域,這是社區引進建設的貢井圖書館長土分館。館內的上千冊圖書不僅與自貢市圖書館的圖書進行聯網管理,實現了通借通還,還能通過一臺電子圖書報刊一體機享受最新電子書報在線閱讀和下載服務。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在擁有智能現代化的硬體條件下,沿河路社區還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從搭平臺、建隊伍、舉行活動著手,整合各類有效資源,組建志願服務隊伍,開展各種貼近群眾的志願服務活動。嚴格按照「有人管、有陣地、有隊伍、有活動、有制度」的「五有」標準,整合現有宣講隊伍和志願服務隊伍力量,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活動,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也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潤物無聲,文明共享。在日常工作中,沿河路社區的工作人員還注重身體力行,用自身文明行動感染社區居民。近日,居民們發現社區工作人員走街串巷,從原來的駕車騎行變成了徒步行走。每逢出門必定帶著小鏟子、垃圾袋、膠水等物品,以便他們及時清理小廣告和散落的垃圾。工作人員們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了周邊居民群眾,越來越多居民們紛紛加入到文明城市共建行動中來,也讓自貢的文明氛圍更加濃厚。(胡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