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有不少的觀眾,在餘歡水的身上,都多多少少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家庭矛盾層出不窮;工作事業屢遭不順;人際關係時好時壞。
這似乎已經不是餘歡水一個人的遭遇了,而是許許多多,像餘歡水一樣的中年人的遭遇。
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不順心;家庭不和諧;社交不如意。
不得不說,人到中年,日子雖還沒有到頭,但總感覺生活似乎已經一眼望到了盡頭。
房貸車貸還沒有還完;孩子還沒有長大;老人需要贍養;而自己也需要生活。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需要用錢才能支撐起來的責任。
02.
當這些責任壓在肩上,有幾個中年人敢放下這一切,痛快地「崩潰」一次?
我想,沒有幾個中年人有這樣的勇氣。
有時候,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因為責任很多,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很多,而肩膀所能夠承受的壓力不大,到手的錢也不多。
所以只能日復一日的奔波,不敢停留,不能崩潰。
就像我35歲的小舅。
小舅年輕時,最喜歡打牌,常常幹一個星期的活,要休息一個星期。
他在附近開了一家小小的水泥磚加工廠,有意願找他訂貨的人很多,但是小舅大多數的單子都不願意接,他還是更享受在牌桌上的生活。
等把掙到的錢都給用完了之後,他才會去水泥磚廠繼續幹活。
03.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他娶了媳婦生了孩子,那個時候,他剛滿三十歲。
當了丈夫,做了爸爸後的小舅,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他不再去牌桌上打發日子,而是一整天一整天的守在水泥磚廠做磚。
經常白天夜晚連軸轉。
我最近一次見小舅,是在醫院裡。
他因為每天超負荷的工作,暈倒在了廠房裡,幸好小舅媽發現的及時,打了急救電話把他送進了醫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一頓檢查下來,小舅的各項身體指標都顯示:他不適合再繼續工作了,需要在家好好休養一段時間。
但是小舅出院後依然堅持在廠裡工作,誰勸他,他都不聽。
親戚們都以為他想錢想瘋了,連命都不要了。
04.
可是,真正的站在小舅的角度上來說,他也是身不由己。
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大舅今年已經60歲了,外公這幾年的身體又不好,三天有兩天是住在醫院裡。
每月的醫藥費和住院費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筆錢,都是舅舅們均攤的。
其他的舅舅,多多少少都有存款,只有小舅,每月掙多少,就得花多少,以前是打牌輸掉了,現在是生活開銷用掉了。
而小舅每做一個水泥磚,除去成本,盈利才5毛。
除了給外公付醫藥費,還要兼顧自己家的生活開銷,水泥磚廠也需要有流動的資金才能運轉下去。
以前年輕時,小舅覺得生活無非就是吃喝玩樂,享受當下才是最明確的選擇。
05.
可是人到中年,成了家,肩上有了沉重的擔子之後。
他才明白,生活就是在逼著你不停地奔跑,但你又不敢停下,因為你如果一旦停下,它就會從你身上碾過去,把你碾的「粉身碎骨」。
我們年輕時,選擇去忽視的問題,在我們中年時,成了不得不去面對的現實。
不敢逃避,不敢停下,甚至連偶爾一次的崩潰和情緒的宣洩,都成了難以企及的夢,成了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人到中年,我們都在忍,忍受生活的一地亂麻,忍受現實的無奈。
不知何時是個頭,只能一步步的摸黑著往前走。
可儘管生活有千般的不易,我們也應該珍惜,所有的苦難都是人生的印記,至少,我們還有活著的權利。
能夠活著已經太過於不易,為此,我們每天都需要付出全力。
06.
生活很艱難,但我們也不是軟柿子,我們要做彈簧,壓力越大,我們彈得越高。
與其每天抱怨,不如苦中作樂,有時候換種心態,雖然壓力不見得會少,但至少心情會更好。
日子是一天一天過完的,今天比昨天過得好,我們就是勝利者。
中年,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其實,跨過去了,也就那樣了。
如果感覺自己挺不住了,也要再堅持一下,黑夜之所以那麼黑,是因為黎明就要到來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跨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中年,是人生必須要跨過去的分水嶺,無論是路上的景色,還是心酸,都是我們在世上來過、、走過、奮鬥過的痕跡。
願大家都能跨過中年的分水嶺,去領略另一番人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