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裡藍,ID:Yililanbl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You are a strong woman "
說起大男子主義,你會想到什麼?是重男輕女的老思想,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觀念。
我首先想起的是我的爸爸。那個在外界看來的成功人士,卻是壓在我心頭的一座大山。
在別人眼裡,他可能是個人生贏家,才三四十歲,事業有成,有車有房。的確,不得不承認,他是個厲害的人,從揣著五百塊錢進城的毛頭小子到如今在城市裡站穩腳跟,他的經歷可以算是勵志了。
但也正因為他,我在大男子主義下生長了十八年。他的大男子主義無論是對妻子還是對孩子都發揮地淋漓盡致。
從小我就深知父母的感情太過壓抑。媽媽是個小女人,雖然脾氣有些火爆,但她也確實是個只期待著一家人開心地生活的平凡女人。
爸爸的生意做的挺大的,平時忙不過來。所以他要求媽媽放棄了自己工作,去接觸自己一竅不通的財務工作。
媽媽屬於對數字的東西一看就頭疼的人,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學習以便日後可以幫的上爸爸。
但即使是這樣,爸爸仍對媽媽有許多的怨言,他嫌媽媽不夠大氣,不夠聰明。但他卻忘了媽媽只是個想要有平平淡淡生活的女人。
不知道你們的父親是否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勤勞。我從沒有見過爸爸做家務,家裡的大事小事都是媽媽一人包辦。
對於我和弟弟,他從來都是要求我要勤快點,要做家務。而對弟弟他從來不讓弟弟接觸家務,他總說男人就得有男人的格局,總圍著鍋臺像什麼樣。
而且他對女人廚藝的要求著實讓人不解。他是個不會做飯的人,但嘴卻很挑。
我剛開始學做飯時幾乎是天天被說,不是鹹了就是淡了,不吃麵條,不吃魚,還要頓頓有肉。
每到暑假我都期待著上學,因為上學了,就不用天天為做什麼菜而煩惱。
一次,因為煮了他和弟弟都不吃的魚,他硬是讓我又炒兩個菜。
那一瞬間,心裡的委屈別人可能都理解不了。他永遠不會記得我和媽媽都很愛吃魚,但媽媽總知道他愛吃的一切,這真的個公平嗎?
多虧了他,我的廚藝日漸精進。在別的女孩連鍋鏟都拿不起來的時候,我已經可以自己做出一桌菜了。
在大男子主義下生長的我表面上成為了個乖孩子,心裡卻暗埋著叛逆的種子。
到了大學,舍友們聊天時,我發現大家都很少做飯,和爸爸打電話時也是撒嬌的語氣。我卻很少以撒嬌的語氣和任何人說話。
在個個方面總近乎偏激的想要爭第一,特別是在男孩子擅長的方面,我總想超過男孩子。總期待著證明自己比男孩子強。
每當有人說著女孩子不用那麼努力的話,我都像只被激怒的公雞和他理論。我覺得自己和別人可能有些不同,這可能是是大男子主義帶給我的後遺症。
在大男子主義下生長的女孩都怎麼樣了?我不知道別人如何,但我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成為了一個偏激的大女子主義。
我開始有些仇視大男子主義的男人,不知道如何與異性相處。鄙視那些甘願成為男人附庸的家庭主婦。
但好在在大學裡,我脫離了爸爸的壓力。在這裡,男女生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我看到了,男生和女生是平等的,是可以合作和諧的。
感謝身邊的這些新時代男生,讓我不甘的心得到了些許慰籍。
在當代,在如今的中國,很多之前男人的領域也出現了女人的身影。
近年來,女孩子到了三十歲仍然單身的現象越來越常見。不是女孩子越來越挑,而是新時代的女性,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
我們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即使沒有伴侶的支持,我們也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愛情來了的時候,我們有充足的麵包,只需要對方付出真心。
如果還沒有遇見那個人也沒有關係,餘生很長,我們有資本有能力等到那個對的人。
現在的我已經不那麼偏激但我仍相信只有平等的關係下才會萌發愛情,才能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
每個女孩都是美好的可愛的,在大男子主義下生長的我也終於走出了陰影。
爸爸也慢慢地老了,他開始顯露出想要和我緩和關係,他總是小心觀察著我的情緒。也許,是讓往事隨風的時候了吧!
我們是女孩子,是和男孩子平等的個體,不是誰的附庸,也不是生來就是為了為人妻,為人母的。
請記得,在成為妻子和母親之前,我們得先成為我們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和插畫師lapiyupal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