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至今,俄羅斯文化從未停止進入中國人的視野,隨著歷史的進程兩國的聯繫或許曾停滯,但音樂總是靈動的,那些動聽的音樂從未停止以絕美音律薰陶。
往遠了說,我們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這首歌1957年在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奪得了金獎,彼時,俄羅斯還叫蘇聯,這首歌成為蘇聯的經典歌曲。那時兩國聯繫甚密,於是那年9月,中國的音樂家薛範用中文譯配後,將這首動聽的歌介紹到中國,在當時,極受歡迎。
往近了說,我們有玻璃姐Polina,最近登上《歌手2019》的舞臺上,還以一首《A Million Voices》拿下第六期的冠軍。
除了遙遠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最近的Polina,在此之間,並有深刻影響的,該屬歌手Vitas了。
尤其是那首著名的《opera2》,他在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演唱《opera2》一曲成名,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當時,這首歌出版了200餘萬份拷貝,在2000年,尚沒有任何一位歌手達到這樣的成績,而創作這首歌的Vitas,當年只有18歲。
整首《opera2》沒有任何語言,只是伴有海豚音的低吟,這樣的處理和演繹方式,非但沒有成為這首歌的缺點,還為這首歌成為世界性的作品提供契機——沒有語言的障礙。無論你是哪國人,都能在這樣一首歌裡被感動。
仍舊記得第一次聽《opera2》時的感動。
感覺這種聲音不來自人間,似乎是人的聲線從雲層之上緩緩灑落,一點點,像霧一般,又像是從深海之中傳來的,一點點,浮出水面,有眾生萬物的孤寂,但這種孤寂的表達卻又不是生理性的哀嚎,於是我一遍遍聽,一遍遍有想哭的衝動。
到了後來,這首歌被第一季《我是歌手》中的林志炫翻唱,於是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林志炫純淨的高音無出其右,可《opera2》給我的如初感動還在Vitas的原版中。
一首沒有歌詞的歌,足以讓人淚流滿面,可Vitas真正讓我感動的,並沒有停留於一首歌中,而是他作為一個歌手,一個創作者,在音樂領域和自我表達中的不斷探索與前行。
不久前,Vitas的新歌《Delala》發行,這是一首現代電音包裝下,內裡傷感流行的作品,這首歌雖然沒有像《Opera2》中的soprano C的高音,但是內裡的層次感極強,編曲精良,抽絲剝繭,並未過分渲染傷感,也沒有在電子舞曲中喪失情歌的質感。
《Delala》中的迷幻電子舞曲風格讓人著迷,這在Vitas過往作品中並不多見,這次以這樣的曲風呈現,算是自我音樂風格上的一次創新與前行。
至於題材,雖然是寫愛情,但並不多過往風格的複製,而是特定視角下的新故事,詞由俄文構成,表達了愛而不得的傷感與思念:
「七月的旋律讓我想起她,被微風吹散烏黑的秀髮」。
愛情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而Vitas的音樂主題非常豐富,此前,他的作品中,涉及宇宙、宗教、親情、自然、人文、文化、戰爭、愛情、人生等,有宏大如山,也有細水長流,這才是Vitas真正令人著迷之處。
期待Vitas未來更好的作品。
End.
關注微音樂
帶你去看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