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lbum Part One》——《勇悍.17》

2021-01-09 投籃主動意識

專輯信息:

2017年,Juno麥浚龍 正式執導拍攝他編寫及籌備長達四年的電影劇本《風林火山》。

2018年1月,在零下25度的深山上,拍攝電影最後一場戲的同時,Juno萌生了一個跨越兩年的音樂企劃,創作了兩個角色:董折、浦銘心。

聯同加盟旗下藝人謝安琪一同製作市場上極罕見的「合輯」。兩位歌者,以角色出發(董折及浦銘心),合演一張電影專輯。

先推出首回 (part one),糅合文字/聲音演繹/影像/角色設定/對白等連同多個音樂單位,展開一個思索人生和感情的電影音樂故事。

《the album part one》就這樣誕生。

大碟概念如「一張電影」,每首歌曲交代著不同階段男女主角的成長及情感描寫,Juno更執筆為每一首歌撰寫如劇本般的千字文案,令故事好比小說般添上強烈的追看性。隨著兩位角色的成長,遇上不同的人和事,由初相識到一段感情的崩壞,進入人生另一段的路程,由17歲到70歲,這不是一個單向的愛情童話故事,而是把虛構的人物放在真實的年代背景,透過角色年紀的增長,一章一章地道出人生感情上的育成與糾結。

一切始於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洩的晚上世界另一端:董折遇上浦銘心。17歲,勇悍的年紀,帶著未知莽撞,在二人獨有世界活得猖狂,將青春怒放。然而,一個十年,成家、畢業、立室。當青春跑走,有如被困般的重擔,發覺人生並不是只靠單純的勇悍就能面對,而命運亦將分開了的情感悄悄牽起來…

這是一個關於長大的故事。成長需要累積,長大可以在一瞬間,長大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出現。人生,帶著無數種奇妙。數不盡的擦肩而過,忘掉或忘不掉的種種經過,作者盡地相信:人,必先要經過種種邂逅及碰撞,才會產生花火。花火或許會令人愛、令人痛;悲歡離合,散聚有時。只是要在活著之中談悲歌喜宴,一切其實仍是言之尚早。

長大,從來不是年紀問題,而是一瞬間的內心,對自己更了解的一剎

大碟由麥浚龍總監製/策劃/編寫,王雙駿及陳偉強(Jerald chan) 監製,創作班底結合多位詞曲創作人,包括林夕、黃偉文、周耀輝、雷頌德、澤日生、孔亦佳、Edward Chiu、Bert 等。

2018推出《the album part one》首回,2019年緊接續下回。

填詞:林夕

作曲:澤日生

編曲:王雙駿

監製:麥浚龍、王雙駿

董折。

勇悍·17

「從轉身那刻 偶遇你 竟覺得

踩過的積雪會散發電油味

從親嘴那刻 閉著眼 都記得

這舌尖充滿了泡泡浴香氣

右角的燈柱折射你 面目神秘

卻不怕下個旅程同赴生與死

那整晚談話還未及兩句

跌了三根菸蒂融化了四周禁地

成功應趁早 我願意 手挽手

闖進教堂哪裡要策劃場地

成家應趁早 你願意 別逃避

不要等苦澀吃夠了才有喜

孕婦裝宿舍裡示眾 譁聲四起

哪一對踏上這步似這種年紀

你將要成為全大學最美

你我不必太長命也可目擊到鑽禧……」

1986年4月25日

夜。

切爾諾貝爾核爆。(Chernobyl Nuclear Incident)

當時我們17歲。

災難片段在各個新聞平臺接續播放。

世界另一邊的這一夜,我們遇上了大家。

在那寒意濃的晚上,我硬著頭皮第一次拖妳的手。

把妳的手放進我外套的右邊口袋裡取暖。也許當時心情太緊張吧,我的手心很溼。

親妳的一刻,記得妳的舌尖帶著泡泡浴的味道。

想起仍會笑,那整晚談話都未及兩句已跌了三根煙。

奇怪在,約會的這段日子,大家的名字我沒問,剛巧妳亦沒說。也許,知道名字與否,其實……不太重要。

我不知道怎樣去愛妳,只知道對妳充滿著一份率性的好奇。

91天前。

她是一位性格怪怪的女生。上課時她每當專注的時候,總喜歡咀嚼著自己的頭髮,我的成績沒有她那麼好,時常留課。小息時留課不是負責清洗黑板就是擦擦地。

從課室的窗望著操場上的人群如蟻群。從中很容易看到她,她喜歡一個人坐在大石級旁放空。每日如是。

道聽途說,聽說她是一個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無朋友的女生。對這番言論我並沒有相信太多,畢竟道聽途說,可信性很低,當然,對她這個人的好奇,感覺依舊強烈。

有時候我會想,到底她上課時的專注是否裝出來的,還是她根本一直在放空。

但每當想到這一點的這一個位置,就沒有機會發展下去,因為大多時經已被老師發現我也正在放空。

只能這樣說,對這個女生的初好奇,相信就是來自為何我放空總是被人發現,而她同樣在放空卻不被發現。

當然,世界上留意到她放空的,幸好有我。

對,這個年紀的我。就是這麼簡單。

罰留堂的空間很靜,坦白說其實我蠻嚮往這個時空的,看到眾男生在操場跑來跑去,小息完畢後總是滿身大汗,最令我感到不解,亦不禁這樣想:十多人,滿身汗水追著地上一個圓球拼命般走來走去,入球率又不高,小休後渾身不自在的感覺,還要繼續上課,何必令到自己這麼辛苦呢。。。

更令人不解的當然是擦傷跌傷的一群,他們總是帶著一臉自豪返回課室,也許這個時代,仍舊流行「男兒流血不流淚」這個大世界道理吧。其實男生流淚,又有什麼問題呢。

再加上白白浪費血液,又是一個什麼原理。

流血和流淚,本來就是兩碼子的情感。

或許,這些種種那些種種,我亦沒有太多朋友。

我的好朋友,是後山看更亭波叔的四隻流浪貓。

聽老師群常稱波叔做盲波,因為他的右眼是失明的。

可能是我不太說話的性格,我與這學校的副校長龍樹雲有著另一種奇妙的關係,龍樹雲喜歡在課與課之間和放學後在後山抽菸。我是替他把風的小子。

龍樹雲的西裝外套內永遠放著一個小酒瓶。當時候我還不知「酗酒」是什麼一回事。

我很少在人來人往的操場出現,因為如果不是罰留堂,就是在後山邊陪貓子,或者替校長把風。

有時候我會想,四野無人的後山那麼大,還需要把風什麼。多年後才了解到,原來有種情感叫寂寞。龍樹雲的人生不如意,而怕的就是寂寞。

龍樹雲並沒有在我生命中留下什麼啟發性的點滴,有的也許只有一兩點:

一、我的第一支香菸是他送我的。他說輩分上/責任上/傳統道德上/職責上他都不該誤導他人。所以他只是淡淡地送我一支煙,而沒有教我怎麼去抽。。。

二、也許因為我個子小的關係吧,他曾笑說過一個歪理笑話,卻令我記上了一輩子。

他說:天生高大的人一生會成就什麼。

我想不到答案。

他說:永遠站在矮人身後。

端午西斜,秋。

這個星期五的留堂時段如常地進行,只是今天多了一位稀客。

她。

還記得這一次罰留堂的「罰款」是罰抄字典詞彙。

要知道罰抄詞彙是不需要思考的,偏偏我看到她正在思考。

細看之下,發現她正在寫的並不是詞彙,而是在重複做著別人的功課。奇特的是,每份功課都是用上不同筆跡來寫的。

她看到我留意到她的這個行為,她眼睛不轉冷冷的跟我說:「三十元一份功課。」

我不懂反應。

我問她「生意」如何。

她回答很忙,說時間不夠用。

我呆呆看著天花說:「如果世界多了一分鐘,夠用嗎?」

她的手停下四秒,想了想,笑了笑,筆繼續動。

我也笑了,對,的確有點傻。

默默的課堂內我冒著汗鬥膽地問她什麼時候有空。

五秒後她冷冷地回答:「今晚十二點半。聖記後門。」

我和這位時專注時放空的女孩就是在一次罰留堂的機會底下認識的。

留堂完畢的鐘聲響起,她離座後順手拿走了課室內的一把生鏽鐵尺。

首次約會竟提出這麼晚,總有原因的。聖記是我們鄰近的一家士多,士多外擺放著一臺遊戲機,

近日開始流行一臺劃時空的新遊戲,叫「街頭霸王」。

永遠是士多關門後。

永遠是入黑之後。

永遠是街上無人的時候。

她是一個不喜歡投幣打機的女生。

她的出現,身上永遠拿著兩件隨身物,一支小電筒,一支生鏽鐵尺。

蹲下,打開機器底部的活門,亮起小電筒,開總掣,收起照明燈,開活門,走。

不留痕跡。

如是者91天。

這一個晚上,呆望著四周電視機上播放過不停核爆片段,生死竟然可以這麼突發,又這麼淡然,但這一刻我只知道大世界的一切感覺離我們很遠。

而我的世界,只有妳。

我不太懂說話,倒不如直說吧。我說希望妳能夠懷著身孕,大著肚子和我一起去上大學。

我能幻想到妳將會成為整間大學的焦點。孕婦裝上學,是屬於我們二人的勇悍。

對不起,這一方面我比較自私,我只想妳永遠屬於我。

還記得妳並沒有回答,我們靜靜不語整整一支香菸的時間,正當我感到自己會否有點傻的時候,妳牽著我的手,帶我走到一個我倆也陌生的地方。

這一個晚上,我們拿出身上僅有的零錢紙幣,出走到了旅館渡夜。

還記得進入時租房間內,在大家邊脫衣服邊才介紹,

她:浦銘心。

我:董折。

所謂的人生大事,在我倆的身上,就是這樣直白,這麼簡單。

握過手,事成。

說白了,這從來都是我們二人之間的默契,我們之間的事,我們的勇悍。

我並沒有想太多,只想我們能儘早變成大人。

17歲等待18,原來可以這麼漫長的。

未來帶著一份強烈的未知。將來會怎樣我不管,最起碼我們比任何人也活得猖狂。

青春,不就是這樣的。。。嗎?

聽新聞報導說,輻射區最起碼要上五十年才算有轉機。

我們一同憧憬著有天我們真的能到切爾諾貝爾闖闖。

這是我們獨有的風光。

我倆的故事。就這樣開始。

——文案出自麥浚龍juno

相關焦點

  • 香港 |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明日上架 幸會指教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將於12月24日在各大音樂平臺上架,12月28日,故事中章上映,也是給歌迷今年的禮物。而《我在陽臺上看你》收錄其中算得上是一次正式的亮相,對於這次「中章」的亮相,也是繼《the album part one》後另一個讓人期待的專輯作品。《the album part one》收錄:勇悍17 、困獸28 、暴烈34 、一個女人和浴室 、(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和浴室 、 人妻的偽術 、 沐春風 。
  •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這張專輯之所以叫做《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直譯過來就是這本相冊以及遺留的東西。所以嚴格來說,這不是《The album Part one》的一個延續,而是發生在第一張專輯裡,浦銘心與董折那些未說完的故事或者說內心獨白。就像我們寫作文,必須要詳寫和略寫,如果每個時間點都面面俱到,那就是累贅。
  • THE ALBUM PART ONE-麥生part
    |歌曲曲目 - 勇悍-17           - 困獸-28
  • 【新碟】「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
    歌手:麥浚龍 / 謝安琪唱片名稱: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推出日期:2019/12/28唱片類型:CD + Blu-ray《the album二零一八年,一張顛覆傳統唱片概念的《the album part one》面世。透過七首歌、文案、音樂映畫等跨媒體創作,獻出不同的拼圖,逐步拼湊董折和浦銘心的前半生──由勇悍到困獸再到暴烈,由牽手到離婚到再婚,由愛到無力再到偽善。面對大世界的考驗,或虛構或寫實,或許也找到似曾相似的身影。二零一九年,《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接力上映。
  • 麥浚龍X謝安琪=董折X浦銘心=The album part one(第一集洋蔥解讀)
    第一首歌《勇悍·17》,唱出了兩個人相識、相愛、結婚、懷孕的故事。林夕加上澤日生這對能把歌手唱斷氣的組合,竟然寫出了這樣的歌詞:那整晚談話還未及兩句跌了三根菸蒂融化了四周禁地。不知道你如果第一次獨自見他,會不會也經歷過緊張到說不出話,然後試圖調節尷尬,繼而最後不顧一切地吻上去。洋蔥覺得這句歌詞,很有意思:回想於旅館愛定你的那刻,知你彷佛姓李姓戴或性起。
  • 【我們的基因】謝安琪年度重頭作 呼應Juno的《勇悍.17》
    不過《773312》的內容是繼董折及浦銘心後,另一個新的故事,而《我們的基因》則回到了董折及浦銘心的故事線,亦是Juno麥浚龍《勇悍.17》的一個對照。謝安琪昨日推出新作《我們的基因》還記得當Juno去年推出《勇悍.17》,故事及MV皆引人入勝
  • the album and…
    請聽the album的第一首歌——一切的開端。那年你們十七歲,切爾諾貝爾發生核洩。其實,我實在想不到這麼早就能收到the album三部曲。甚至早過好多在各大唱片行早早預訂了的廣東朋友呢——啊,這個時候,本北方粉絲怎麼能不暗自竊喜一番呢。當然是不能走尋常路線的(指淘寶),關於這一點,實在多謝我的hk好友咯——收到中環來的包裹,說不興奮是假的。
  • 從《勇悍·17》到《拼命無恙》的一年間
    好笑也諷刺,一年前以《勇悍·17》開始的一段感情,最終要以這首《拼命無恙》作結,而我,再也不敢播放那首象徵我們愛情故事的《勇悍·17》。 有過很多關於未來的藍圖,有過很多相愛的證據,但最後我都要反問自己,這個人,真的愛過我嗎? 一年間,我也一直嘗試「努力過活,拼命無恙」。
  • 「浦銘心與董折」由《勇悍.17》到《沐春風》的連續劇!
    《勇悍。17》雖然四部曲中,《人妻的偽術》是第一首發布的歌曲,但《勇悍。17》才是董折和浦銘心故事的開始。在切爾諾貝爾核爆前91天,他們兩個第一次在學校相遇;而在切爾諾貝爾核爆的當天,「回想於旅館 愛定你 的那刻 知你仿佛姓李姓戴或性起」。
  • 勇悍·17 | 約定未來要到切爾諾貝爾跟你闖闖 當然心跳冒汗
    董折與浦銘心系列故事其二,勇悍·17,亦是對上一首歌《我們的基因》的回應。17歲男孩子的角度寫。而車諾比因為洩露事件規定50年內人類無法進入,約定去車諾比闖闖自然是約定50年後依然在一起,兩個17歲的年輕人就這樣約定了終生。17歲的約定,也是17歲的勇悍。
  • One DC newspaper is all about the homeless
    She says the newspaper plays a part in homeless people's lives that other media can not.She says women's rights and human rights are one and the same.Gorillaz 'The Fall'DOUG JOHNSON: Gorillaz is a band led by British musician Damon Albarn.
  • Harry Styles of One Direction: 'We work so, so hard and play...
    She suggests the work being done will change more than just one house.GWEN BERLEKAMP: "When you make improvements to communities, it has a ripple effect.
  • 《The Album Part One》——《一個女人和浴室》
    「曾共某把 剃鬚刀 很浪漫地 擠著共用幾米有過好幾季 朝朝播放 是隕石旁的天際再單身 不外就是 生活雜務 再不一齊無人讓我 儲半件蘋果批像二人 還有約誓離任髮妻再不因 體諒互讓 終日受儘管制世界都不細交出鑽戒 讓我贖回 我的一世……」2003年7月17日。
  • 【VOA故事】Rappaccini's Daugh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Part One)
    And give me one of your beautiful flowers." Beatrice gently broke off one of the largest flowers. As she lifted it to put it in her dark hair, a few drops of liquid from the flower fell to the ground.
  • Taylor Swift Reveals What's in Her Closet in New Capital One Ad
    In a new commercial for her ongoing partnership with Capital One, the Grammy winner, 30, reveals the contents of her one-note clo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