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首期A組學員-蘇葉,周力)
「我對你好,希望你也對我好-這樣多好,世界本該如此美好。」
這是源自心底的善良,是人皆有之的仁愛之心。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和美共處,將隱藏在心底的愛盡情地表露出來,久違的人性便有了回歸。(作者只想探討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動物、微生物界的關係不在探討之列。)
古語云「人之初,性本善」,老子云「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這都是深刻的明智。
然而,博愛只是理想,善良經常碰壁。
身在職場,第一天上班看到許多新同事,人生地不熟的。為了緩解這種氣氛,你主動地迎合在他們周圍,給他們端茶倒水、中午買飯,想盡各種辦法去維護好同事關係。新談了一個女朋友,很激動,生怕她不愛自己,於是為了維持這段關係,你是各種討好,不管女友提出什麼要求,你都儘量滿足她。情人節、聖誕節、國慶節……各種節日都帶她出去玩,給她買各種好看的禮物。
但是你依舊被嫌棄,在職場上被人欺負,被人套小腳,人際關係一直相處不佳;情感問題始終困擾著你,不管你如何實心實意地去對待任何一個人,她總對你不滿意,還經常鬧分手,讓你苦不堪言。古今多少仁人志士,空有一身本領,到頭來卻報國無門,鬱郁不得志。
為什麼我們心甘情願地對別人好,反而會迎來層出不窮的尷尬?我這樣愛你到底對不對?
電影《黑鏡》第三季之《急轉直下》正好為我們此刻的困惑打開了一扇窗。
該片講述了這樣的故事:未來社會的生活都和一個評分制度息息相關,我們的女主角Lacie,為了住進更好的公寓,需要更高的評分,分析師建議她升級自己的社交圈來拉高自己的分數。她長得如此迷人,她存在無限的個人發展可能,卻為了融入「高級社交圈」不聽勸告,迷失了自我,費勁千辛萬苦去討好那個傷害過她的閨蜜,最後因為低分數被毫不猶豫地拋棄時,她日積月累的委屈和憤怒終於爆發了,片尾那個Lacie覺得熱就脫掉衣服,看不順眼就嚷嚷幾句,沒必要察言觀色、小心翼翼,三觀不合不必強求,敢愛敢恨敢超越,能鹹能甜能控制,不去討好別人而做真實的自己是如此可愛。
電影是現實的濃縮。我們身邊也存在這樣一種討好型人格特徵的人,俗稱「老好人」,對別人不敢要求、不能衝突、不會拒絕,寧願委曲自己,給別人帶來好處,而對自己卻時常忽略不計。實際上,討好型人格的危害比較大,首先傷害的是自己,低價值感導致自我邊界缺失,其次對別人容易道德綁架,而且在關係遇到不平等時甚至有施暴行為。
繼開班儀式後,「五位一體全能心理師」學員有幸在導師專家組的指導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觀摩了該電影的精彩劇情,並再度相聚在南山區教學會場進行了一場熱烈的電影沙龍。
電影沙龍是心理工作者快速與聽眾建立有效連接、順利開展心理教學與互動的最有效工具,沒有之一。這是徐福山老師「五位一體全能心理師」培養計劃的第二課。課前,導師團隊負責人徐福山老師在為每個學員精心準備的培養計劃書上莊重籤到認證;
課上,導師團隊對學員的電影沙龍講解進行了悉心的指導,對開展心理電影沙龍教學活動的要點進行了詳細的現場示教,解析了電影人物中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特徵、劇情反映的現實階層矛盾,並擴展到個體的人格發展等問題,在《如何理解與幫助討好型人格》的課題上進行了專業的督導。學員在電影沙龍上不僅學習如何在心理治療中識別出討好型人格的來訪者,還在個人行為的審視、自我的塑造、邊界的重建上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更深的思考。課上同時評選出每期的優秀學員,導師團隊期望學員們加強學習和實踐,在「五位一體全能心理師」的培養體系中快速成長,不斷探索和領悟,爭取儘快成為華南地區最合格的心理工作者。
在「如何理解和幫助討好型人格的來訪者」課程環節,大家積極發言,現場討論熱烈,導師妙語連珠,學員準備充分。
學員反饋01-對討好型人格有了系統性理解,以前常對自己和身邊的一些現象感到迷惑,通過本次學習和探討解決了心中的困惑。知道了討好型人格只是內心的障礙,以及通過科學的方法可以改變討好型人格,擁有更加健康的自己和關係(Kevin)
學員反饋02-對第二次課程的一點淺見如下,通過做影評分析的上課形式給課堂帶來非常棒的氛圍,各小組學習分享也是亮點紛呈,最精彩的是導師由淺入深地將專業知識融入課程的各個階段中。總之,絕對是高效超值的課程!(Li女士)
學員反饋03-通過同學們一起做影評分析並參與討論,使得我對主角人物特徵了解都更進一層,通過導師們的引導,讓我對心理現象的背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學們做的人格分析令人醍醐灌頂,整個課堂猶如百家爭鳴,非常精彩。(曉文)
課上同時評選出每期的優秀學員,導師團隊期望學員們加強學習和實踐,在「五位一體全能心理師」的培養體系中快速成長,不斷探索和領悟,爭取儘快成為華南地區最合格的心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