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前幾年有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火遍了全國,感恩教育、吃苦教育、賞識教育等教育主張在全國各地大行其道。
我家在西北一個很偏僻的小縣城,小學的時候學校就有組織所有學生家長去聽講座,說是外地來的教育專家。
家長去之前,老師們把那些教育專家誇的天花亂墜。
家長剛聽完講座後很是熱血沸騰,急匆匆的回家要試試剛學的教育方法,仿佛自家孩子的成龍成鳳近在眼前。
回到家見到孩子,然後就傻眼了。
剛剛學到的方法怎麼用來著?
這剛買的教育資料怎麼越看越覺得寫的都是些廢話?
這些教育方法中最火的當屬「賞識教育」了,因為倡導該主張的周弘教出了非常非常成功的女兒。
將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成留美博士生和首屆海內外《中國婦女》十大時代人物。
你要說他的主張是騙人的,沒用的,可人家說就是這樣培養出的自女兒。
要說這方法有問題,胡編亂造,還真不是,賞識教育有著西方優勢視角的理論基礎,優勢視角現在在我國社會工作事業中運用的卓有成效。
可再怎麼有效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是這些專家天天誇誇其談的樣子。
賞識教育到底是什麼呢?
我去查了很多期刊文獻:
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優勢,挖掘學生的潛能,並及時對學生的進步和成功給予讚賞和肯定,使學生得到激勵並樹立自信,從而使他們能在各方面處於良好的狀態。
可以說「賞識教育」是很成功有效的教育方法。
可是過度的宣傳使其太過誇大。
任何教育方法只是對孩子成長中的一點點助益,並不能像宣傳的那樣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