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被孫悟空和哪吒施虐的龍王,為什麼在民間香火不斷?

2021-02-12 看鑑

文章轉載自:歷史D學堂

龍王為群龍之首,法力無邊,行雲布雨,是古代神話中掌管水族的神仙。看似強大的龍王在《西遊記》中,被孫悟空強借了鎧甲和「定海神針」,又在《封神演義》中,飽受熊孩子哪吒的拳腳,連遭打擊,形象撲街。


不過,失落的龍王在民間的香火供奉中找到了存在感,那麼龍王真的香嗎?

上圖_ 央視版《西遊記》裡的龍王形象



其實,龍王是個外來戶。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與鳳、龜、麟並稱「四靈」。西漢學者胾德在《大德禮記》中有稱:「鱗蟲之精者曰龍。」它變化無常,行蹤不定,登天潛淵,無所不能。即便如此,龍的最初形象並沒有「龍王」一說。


魏晉時期,大乘佛教傳入中原。《大樓炭經》、《佛說海龍王經》《阿育王傳》、《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佛經存在著大量的「Naga」形象。在梵文中,「Naga」音譯為「那伽」,本意為「蛇」。佛經的翻譯過程中,中原僧侶將印度宗教中對蛇的敬畏與中國龍文化相結合,產生了全新的「龍王」。


東晉時,道教典籍《太上洞玄靈寶八威召龍錄用經》中,描述了龍王虞淵降水救世的故事,可見外來的龍王和本土的龍文化產生交集,互為補充,頗接地氣。


《西遊記》共有100回,出現「四海龍王」具體形象的有17回。這個「龍王天團」的組成,還得感謝唐玄宗。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冊封「四海龍王」,分別是東海廣德王敖廣、南海廣利王敖欽、西海廣順王敖閏、北海廣澤王敖順。有了皇帝的冊封,龍王總算把「暫住證」換成了「戶口本」。和本土文化的順利合流,龍王享受祭祀和供奉,也是落戶應有的待遇。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俗話說:「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其中透露出龍王專司降雨的神職。商朝以後,中國進入了農業社會,雨水的多少關係到收成的豐歉。先秦時期,人們相信降雨靠的是雨師,共工、湘君、河伯等水神也有下雨的法力。西漢後,民間供奉赤松子為雨神。


在《左傳》、《墨子》、《山海經》、《淮南子》等典籍中,也有「祈龍降雨」、「土龍祈雨」等記載,這種神通不過是龍的兼職。

南宋文人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坦言:「自釋氏書入中土, 有龍王之說而河伯無聞矣。」「釋氏書」指的是佛經。這番話表明魏晉時期龍王追隨佛經來到神州之後,搶了河伯的飯碗,幹起了專職雨神。


上圖_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主要經典之一


雨神有風險,降雨需謹慎。佛教《華嚴經》云:龍王降雨「潤澤周普, 地無停水, 亦無泥洹。」唐朝時,道教在四海龍王的基礎上,增加了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黃帝等五方龍王。佛道兩家對龍王的競相宣傳,使唐朝將祭祀五龍列為國家祭典,民間爭相修建龍王廟,祈求風調雨順。


不幸的是一旦求雨不成或降雨成災,有些地方就有「鞭龍」或「曝龍」的習俗。《哪吒鬧海》中,四海龍王施展法力,水淹陳塘關,招致哪吒重生復仇。不論是現實還是神話,龍王得到差評,百姓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龍王落了戶口,當了高管,百姓用香火表達對它的認可和肯定。


上圖_ 龍王 騰衝紙馬


龍王的護法使命,一向鮮為人知。《西遊記》中,組團取經的成員中,除了唐僧師徒四人之外,還有被人忽視的白龍馬。事實上,佛經中龍王篤信佛法、守護佛陀的事跡比比皆是。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中,一次,佛陀禪定時,碰巧「七日七夜降霪大雨」,龍王「自身纏繞七匝卯首上覆, 如傘蓋相, 經七晝夜不動不搖」,自願充當佛陀的保護傘。《雜阿含經》記載著龍王盡心竭力供養和保護佛塔的事跡。


受其影響,魏晉時期的道教賦予了龍王有護世救民之功。時至隋朝,佛僧費長房編寫的《歷代三寶紀》中坦言:「帝以國土調適住持無諸災障,上資三寶,中賴四天,下籍龍王諸神佑助。」

隋文帝對龍王也深信不疑,命人撰寫護國龍王的名錄,對每年的龍王祭祀極為重視,「諸所祈求帝必親覽」,對龍王救民濟世的神力推崇倍至。唐宋以後,帝王封敕龍王、敇建龍王廟、祭祀龍王的行為層出不窮。


清朝帝王十分青睞北京黑龍潭龍王廟。康熙曾多次在此地祈雨,並「鼎新廟宇, 御製碑文以紀之」,雍正皇帝也來到黑龍潭,「致禱澍雨」,乾隆皇帝還加封黑龍潭龍王為「昭靈沛澤龍王之神」。官方評了龍王的「職稱」,促使民間跟風效仿,為龍王信仰的推廣提供了普世價值。


上圖_ 龍宮水府圖 元·朱玉



在百姓眼中,龍王意味著財富。先秦時期,龍就和珍寶掛了上鉤。《莊子》曰:「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南梁任昉的《述異記》透露:「凡珠有龍珠,龍所吐者,……越人諺云:種千畝木奴,不如一龍珠。」木奴就是常見的柑橘。清朝學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述:「合浦向有得一龍珠者,不知其為寶也,以之易粟。」這些記載反映了龍珠的彌足珍貴。


佛教來到中國後,龍王多寶深入人心。《華嚴經》中說,海中有四大寶珠,具有「悉生海中一切眾寶。若無此寶, 海中眾寶悉皆滅失」的神力,寶珠被「娑伽羅龍王密置深寶藏」,而且神話傳說中的龍王樂善好施,接濟貧窮,因此,它在民間頗受歡迎。


上圖_ 龍王出巡 據《點石齋畫報》


敦煌莫高窟第85窟中,有唐末五代「波羅奈王國善友太子入海取寶記」壁畫,描繪了印度波羅奈太子善友入海赴龍宮,向龍王求取如意寶珠的故事,畫面精緻,色彩絢麗,人物生動,令人過目不忘。

另外,《全唐詩》中,提到「龍宮」的有近50首,其中有20多首是遊寺覽廟時的作品,詩人用「龍宮」表示「佛經密藏之地」。從中可以看出,龍王的文化內涵從物質層面延伸到了精神層面。


傳統文化中,龍潛藏於大河深淵之中,幽暗靜謐,神秘莫測,是藏寶的絕佳地點。此外,百姓經常祭祀珍貴財寶,用來取悅龍王,久而久之,龍王成了地地道道的土豪。人們羨慕多金龍王,憧憬美好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拜它、拜它、拜它。


上圖_ 清朝的青石高浮雕龍壁


龍王初來乍道,非但沒有水土不服,反而有戶口、有職稱,有工作,有錢財,還住上了「水晶宮」這樣的豪宅,妥妥地「龍生贏家」。它和九州的政治、文化、宗教、藝術深度融合,發揮一專多能的技能,迎合社會進步的需要,迎來了自己的「王者榮耀」。

參考資料:

【1】沈梅麗  《古代小說與龍王信仰》

【2】周曉薇  《古代典籍中的龍王及其文化寓意》

【3】劉  博  《中華龍與龍王文化意蘊分析》

【4】呂洪年  《古今海龍王信仰概觀》

相關焦點

  • 民間信仰:龍王、河伯、濤神
    龍王中國古代把麟、鳳、龜、龍稱之為「四靈」,以象徵吉祥。而龍,有一種特大的本事,能興雲布雨。故此,從漢代起,就有了向土龍祈雨之俗。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因佛經稱諸大龍王「莫不勤力興雲布雨」,於是有了龍王之稱。
  • 《西遊記》探秘:孫悟空和哪吒大鬧東海,或藏東海龍王原型之謎?
    文:白玉基(作者原創授權)在《西遊記》中,對角色 「東海龍王」佔了不少篇幅,人們為東海龍王痛失定海神針時的窘境感到好笑,也為孫悟空能得到趁手的武器和披掛而喝彩。研讀《西遊記》原著,筆者可以認定孫悟空的原型或是西晉永嘉年間產生於中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吐谷渾(詳見筆者專著《土族溯源和<西遊記>考》一書)。
  • 封神中,哪吒為什麼被稱三太子?原因就和東海龍王有關了
    封神中,哪吒為什麼被稱三太子?原因就和東海龍王有關了《歪歪侃封神》第283 期哪吒三太子,似乎是我們大家約定成俗的一種稱呼。但為什麼把哪吒稱為三太子,卻是眾說紛壇,其中,佛教典籍《毗沙門天王儀軌》中記載說: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 司雨正神四海龍王,託塔天王和金吒木吒哪吒
    四海龍王是中國民間所敬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在中國以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故此東海龍王排第一便是理所應當,東海龍王為四海龍王之首,亦為所有水族龍王之首。 東海龍王,居於東海海底水晶宮(花果山瀑布順流可直抵龍宮)。
  • 哪吒不是李靖的孩子|李靖屢次要殺死哪吒的真實原因
    李靖在哪吒出生時就要殺死他,究竟是為什麼呢?但凡大聖大賢之人,其母受孕或者在出生之時都伴有天象異常。然而,哪吒卻是出生便異於常人。據《封神演義》記載,哪吒出生時異常有二:其一,李靖夫人懷孕三年零六個月才生出哪吒;其二:哪吒是以一個肉球的形象出生的,更形象的說法應該是一個蛋,並不是一個能為尋常人所能接受的嬰兒。
  • 為什麼影視劇都愛孫悟空和哪吒
    除了電影節開幕、影院逐步恢復營業,以及一些爆款電視劇的誕生,兩個或許是中國最著名的IP形象——孫悟空和哪吒,也有了新作品的動向。 先是7月3日愛奇藝上線的由張馨予、周柏豪聯袂出演的奇幻愛情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以無釐頭喜劇為基調,講述孫悟空和吉祥天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
  • 為什麼影視劇都愛孫悟空和哪吒
    除了電影節開幕、影院逐步恢復營業,以及一些爆款電視劇的誕生,兩個或許是中國最著名的IP形象——孫悟空和哪吒,也有了新作品的動向。先是7月3日愛奇藝上線的由張馨予、周柏豪聯袂出演的奇幻愛情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以無釐頭喜劇為基調,講述孫悟空和吉祥天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
  • 侍墨解書|紅孩兒和哪吒究竟誰厲害?答案就藏在孫悟空身上!
    哪吒和紅孩兒哪個厲害?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時,會直接聯想起哪吒打不過孫悟空、但是孫悟空卻被紅孩兒差點燒死這兩件事。前後聯繫在一起,極容易得出「哪吒沒有紅孩兒厲害」的答案。其實通讀《西遊記》原著後,您就不難發現,問題的答案,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哪吒和紅孩兒哪個厲害?這個事情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其一,就是剛才說過的,純武力值。
  • 「四大天王」形象簡史:《西遊記》裡跑龍套,現實民間卻香火不斷
    我們在回憶他們四位時,印象中往往還伴隨著第五個「人」——沒錯,他就是《西遊記》男主角,齊天大聖孫悟空。 縱觀全書有關四大天王的橋段,除了在南天門外日常巡邏以及隨託塔李天王與哪吒率天兵天將前往花果山捉拿孫悟空外,便僅剩此章回。當「四大天王」從熒幕走向生活、從現實回歸歷史,其形象和標籤便不再是「拿著四種法器的壯漢們」「和齊天大聖打架的神仙們」這般扁平和單調。
  • 西遊記的殘忍,是把孫悟空、二郎神、哪吒都變成了人偶!
    一直覺得中國古代神話中,能稱得上傳奇人物的就只有三個:一個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一個是劈山救母的二郎神,一個是東海屠龍的小哪吒。這三個人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天生異類:孫悟空乃天地孕育的石猴,哪吒是三年懷胎的肉球,楊戩是神仙和凡人的混血。
  • 為什麼《西遊記》裡面有哪吒,但《封神榜》裡面卻沒有孫悟空?
    然而,早出現的《西遊記》裡有哪吒,哪吒還與孫悟空打過架,但是後出現的《封神榜》裡只有哪吒,卻沒有孫悟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是由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所化的神孩,領玉虛法旨投胎於李靖之家,轉世成為陳塘關總兵官的三少爺。後來,哪吒成為玉虛弟子,下山幫助姜子牙伐紂,為滅商之戰立下汗馬功勞。姜子牙封神之時,哪吒拒絕當官、棄位求返,功成身退後歸入仙道,肉身成聖,一家子全成了活神仙。也就是說,哪吒和他的父親、兄弟都沒有進入天庭,而是成為逍遙自在的民間人士。
  • 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
    這個「扎倆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著倆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混天綾護著他,軒轅箭滿弓拉,兩眼是照妖鏡,雙腿是追風馬」的少年英雄與孫悟空齊名。他身上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關於他的影視動畫改編也不勝枚舉。其中最成功的改編是1979年上海美術製片廠的《哪吒鬧海》,是中國動畫史上「一人(大鬧天宮)之下萬人之上」的傑作。
  • 地湧夫人這段,李靖要砍孫悟空時被哪吒擋住,李靖何故大吃一驚?
    後來李靖和哪吒言歸於好,而且哪吒還一直追隨在李靖身邊,但李靖對哪吒還是很顧忌的,畢竟曾經哪吒對他怨恨甚深,深怕哪吒哪天要找他報復。書中提到李靖對哪吒的顧忌是出現在金鼻白毛老鼠精這段。金鼻白毛老鼠精,又稱半截觀音、地湧夫人。
  • 哪吒的蓮花真身,為什麼沒有三魂七魄的,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哪吒的蓮花真身,為什麼沒有三魂七魄的,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封神演義》有很多的奇人異事,有兩個人十分的特殊,一個就是無父無母的雷震子,一個就是無魂無魄的哪吒。雷震子是將星下凡所以沒有父母看看,被姬昌收為了義子。
  • 孫悟空是惹禍精?哪吒才是惹禍的始祖!李靖:實力坑爹的熊孩子
    哪吒七歲那年在九灣河洗澡,因為他身上帶的混天綾是一樣法寶,洗澡時將東海的宮殿都給都給震動了,東海龍王敖廣派巡海夜叉李艮前去查看,按理來說,這事兒是哪吒的不對,李艮有點脾氣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結果哪吒張口畜牲,閉口東西的,將李艮給惹怒了,李艮想要給哪吒點教訓,哪吒一下子就用乾坤圈將李艮給打了個腦漿迸流,死於岸上。還笑說,「把我的乾坤圈都汙了。」七歲的孩子!剛殺了人還能笑得出來,太可怕了。
  • 四海龍王和孫悟空的關係如何,一件小事給出了答案
    接著地府閻王也來天庭狀告孫悟空強銷生死簿,於是引發後來一系列事件,直至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後來孫悟空被放出來後奉命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和四海龍王又有交集,那麼他們的關係怎麼樣,孫悟空有沒有因此記恨四海龍王呢?
  • 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是什麼樣的,看了這個就知道了
    哪吒是何許人也?恐怕不會有人不知道。 這個「扎倆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著倆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混天綾護著他,軒轅箭滿弓拉,兩眼是照妖鏡,雙腿是追風馬」的少年英雄與孫悟空齊名。 他身上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關於他的影視動畫改編也不勝枚舉。
  • 託塔天王李靖手中的寶塔,僅僅只是為了震懾他兒子哪吒嗎?
    哪吒是李靖的第三子,不過因為哪吒小的時候非常頑皮,故而做出很多過格的事,也就是闖了不少的禍,特別是打死了龍王的兒子。龍王的兒子被殺,當然要找李靖算帳。故而李靖心中對哪吒很不滿意,怪他闖禍。哪吒無奈就自殺了。當然哪吒是靈珠子轉世,他生來就負有使命,將來是要幫助姜子牙助周滅商的。
  • 《哪吒》敖丙為什麼這麼帥?看到龍王的原畫懂了,龍族基因真強
    導語:《哪吒》敖丙為什麼這麼帥?而《哪吒》這部電影相比《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其實並不怎麼迎合國外觀眾的口味,在國外的評價很一般,人們甚至不知道哪吒這個人物是誰。但是哪吒卻很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還好這是一部國產電影,否則恐怕會死得很慘。而哪吒之所以票房這麼高,其實和陪伴孩子的家長有很大關係,不難看出,在電影院孩子們的數量很多,而陪伴孩子的家長們也為票房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 吳磊6歲出演哪吒,王寶強的哪吒一言難盡,他的哪吒最經典
    她扮演的小哪吒既精緻又英氣,既可愛又帶範。這版的小哪吒不僅五官精緻,演技也不含糊,和一群成年演員搭起戲來也毫不示弱。,《十兄弟》中的老三和老五,他們永遠是最登對的好搭檔,該部劇中兩人分別飾演哪吒和小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