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問過我,你相信異性之間有真友誼嗎?當時的回答我已經不記得了,不過卻把這個問題牢記在了心裡。
後來,在看了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後,我的內心突然有了答案。
或許在問的那一瞬間,問題並不是眼前的問題,而是埋藏在底下看不見的漩渦。
一個在試探,一個在猶豫;一個在前進,一個卻在後退。
問題本身沒有確切的答案,但行動,卻是可以從表面上看得到的。
正如李大仁與程又青的故事,那些年糾纏的過往,只是害怕得到一個不想要的答案。
01 親密好友,只是個藉口
你知道我為什麼不會愛你了嗎?因為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子的好朋友,從高中陪你到大學,從大學陪你到工作?
也許你沒有,但程又青有。
李大仁就是程又青的男閨蜜,從十七歲起就相識,三十歲時兩人還許下約定:
三十五歲前誰先結婚,就準備十萬元的紅包給對方。
這一切,看似很美好,實則環繞著扎心的現實。
這種做法,頗有一種十年後「你若未嫁,我便娶你」的感覺。
親密好友,也許只是彼此尋求藉慰的藉口。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你就明白了。人人都覺得他們般配,就他們彼此「看不上」對方。
如果只是兩個人互相折磨就算了,可劇中李大仁交了女朋友後,程又青的一番幹涉,又讓人感到生氣。
如果你不是對方的女朋友,你憑什麼要求別人的男朋友對你百依百順呢?
所以程又青和李大仁的這段感情,必定飽含爭議。
兩個人可以在感情裡日益糾葛淪陷,但把另一個無辜的人牽扯進來,有點過分了。
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不允許三心二意的。
02 主動退出,你真的捨得嗎
程又青,如果我看過你看過的世界、走過你走過的路,是不是就能更靠近你一點?
拋開理智層面的敘述,其實李大仁和程又青的這段感情,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誰不想有一個隨叫隨到的的好朋友,一直以你為中心,寵你護你。
最重要的一點,是永遠不會離開你。
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感情,又能維持多久了。至多三五年,他就退出了你的生活。
那些遲遲不願退出的,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無非就是放不下,總想著找個缺口,順勢鑽進去。
也許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人很可恥,明明喜歡卻不敢開口,其實細想一下,我們又何嘗沒有過可恥的時刻。
知乎上有一個匿名回答說的好:「誰心裡沒有一個不可能的人,可眼前的人生也還是要走。」
所以李大仁程又青也各自找了男女朋友,想要開啟自己的生活,可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失敗,就像Maggie說的:
「明明心裡已經住了一個人,卻懦弱到要利用我對你的愛,來證明你的愛。」
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他們在愛其他人的時候,都無法全部交出真心,又怎麼可能獲得一份美滿的愛情呢?
03 放過彼此,才是最佳選擇
如果有一個李大仁這樣的朋友,我想很多人第一時間是「輕視」。
因為李大仁懦弱,他雖然德智體美勞都很好,但偏偏是個太溫吞的人。
他可以守一個人守很久,卻從未想過進攻對方的心房。
以退為進,其實退到最後,往往會無路可退。
程又青的性子,也很偏激。
她喜歡丁立威這樣的人,其實不完全是出於本心,而是有一些執拗的心理因素。
丁立威很好嗎?除了表面的油腔滑調,說真的,沒覺得他理解過程又青。
人最難的,就是被理解。
像程又青這樣執著的都市女性,需要的不是鮮花和香檳,而是山頂的啤酒和陪伴。
走心路線,最容易成為贏家。
因為人的心只有一個,欲望卻可以有無數個。
李大仁最後為了逃避,躲去了新加坡。而程又青在訂婚後,才看懂了自己的心。
兩人最終成了戀人,在不犧牲其他人的前提下。
兜兜轉轉這麼多年,他們還是落到了對方的手裡。
04 別再為難自己,學會珍惜
其實看劇名,大概就可以猜到兩個人的結局了。要麼在一起,要麼分開。
但最吸引人的,還是中間他們的感情糾葛故事。
因為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萬千瞬間裡的自己。他們的執著、心酸,壓抑、難受,何嘗不是我們反覆經歷的。
說李大仁懦弱,卻又覺得他很勇敢,堅持了那麼多年,不是誰都有這份勇氣的。
而程又青的迷茫,又給我們上了一課:別相信那句「我可能不會愛你」的謊言,失去了就是真的失去了。
畢竟我們都已經到了這個,一旦錯過對方就會結婚的年紀。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比誰都還清醒,快刀斬亂麻地斬掉那些藕斷絲連的感情。
可在午夜夢回,我們又有多少次的失落,沒能緊緊抓住某些瞬間。
那些遺失的,埋藏了的情感,就在這部劇裡生根發芽。
我們不會再去尋找,但依然會有些許觸動,正如同這句話:
欸,你有沒有一個感覺?我們的十七歲,好像不過才是去年的事。
END
作者:七洲天,唯心不易創作者。圖片源於網絡,侵刪;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