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應有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引導)
此處應有動圖.gif▼
(但我沒找到)
01
2017年10月,我在深圳。
那時候剛接觸公眾號,連後臺怎麼操作都不會。
有天我突發奇想,對一個朋友說:我想做一個公眾號,一個幫助寫作者的公眾號。
他問:什麼模式?
我答:還不知道。
他又問:怎麼盈利?
我又答:只是想做。
最後他用兩個字結束了這場對話:幼稚。
於是幼稚的我,真的註冊了一個公眾號。我給他取名為——爆文研究所。
然後幾百天過去了,這個每天都有更新權限的個人訂閱號,總共更新了 6 篇文章。▼
《中年裸辭:在這個裁員寒冬,是什麼給了你膽量和勇氣?》
《爆文不是偶然,潛力IP就是你》
《究竟什麼樣的終點,才配得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爆文是這樣煉成的→》
《4個套路,讓你2小時寫出刷屏爆文!》
《在羅振宇最受爭議的跨年演講上,這個只出現10秒的80歲老人可能是最沒有爭議的》
所以如果你問我,爆文研究所是個什麼鬼?
我想,首先他是一個任性的公眾號,半年兩更。
但這並不代表他裹足不前。
他只是——
拒絕,為了更新而更新。
02
其次,他有一個有生命的寫手社群——飛醬的爆文工廠。▼
之所以說他有生命,是因為他一直在成長。
起初,爆文工廠是我為了搭建2000萬粉絲公號矩陣——夜叔原創內容平臺而建立的一個作者群。
那個時候,雖然近十年的紙媒編輯經歷,讓我積累了非常豐富的作者資源,但新媒體作者卻屈指可數。
我幾乎從0開始,一個一個作者地開發,到了今天,我的新媒體作者已經積累了數百人,其中不乏優秀的爆文作者。
▼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有書原創作者、富書主創團作者、卡娃微卡特邀作者、悅讀專欄作者……以及雙十萬加刷屏爆文作者……
在我為夜叔工作的一年時間裡,這個群為夜叔平臺輸出了上百篇原創內容。誕生了《餘生,做個花心的女人》《餘生,找個懂事的男人》等多篇百萬和千萬閱讀的情感爆文。
離開夜叔後,我帶著我的線上新媒體作者團隊,來到北京,服務於小紅唇新媒體。
但我和帝都的戀情緣分在短短三個月後就宣布結束。因為難以平衡工作和家庭,我放棄了北京,回到武漢。
離開帝都的那晚,夜風很涼。
我打開微信,解散了爆文工廠。
那一刻,我仿佛一個被關在新媒體世界門外的孩子,眼見著自己一年多的傾心投入,瞬間化為灰燼……
再見了,朋友們。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天涯未遠,江湖再會!
回到武漢後,我為了找工作而疲於奔命。偶然間卻發現,一個曾在社群裡的作者把我拉黑了。我這才想起,解散群時因為沒有一個一個跟作者解釋,有些同學誤以為自己被我單獨踢出群了。
同時,還有同學在不斷地給我投稿。即便得知我已經辭職,但出於對我的信任,苦於投稿渠道有限,依然希望我可以幫助推薦。
我忽然意識到,這個社群已經不僅僅是個為我約稿服務的工作群,它已經不完全屬於我一個人,甚至他自有其生命軌跡,而我作為創始人,對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於是,我決定重建爆文工廠。
但當時我剛裸辭,已經不再是什麼新媒體總編,沒有給大家提供發稿的機會,這個群存在的意義何在?
與此同時,有很多新媒體主編和公眾號創始人,包括一些商業機構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助開發培養作者,並參與新媒體內容運營。
一年多的新媒體工作經驗,讓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我又意識到,雖然我不需要約稿了,但我可以幫別的平臺約!
於是接下來,一個個知名大號的主編和創始人陸續被我請進了爆文工廠。
▼
HUGO高級編輯、青音約主編、ONE一個內容總監、凱叔講故事主編、知杏大叔主編、夜讀主編、簡知書院創始人、進擊的小春姐創始人、凡小西創始人、末那大叔聯合創始人……
就這樣,爆文工廠又起死回生了。
但我知道,爆文工廠的萬裡長徵,剛剛邁出第一步……
(在公眾號後臺回復「社群」,獲取爆文工廠最新約稿資訊)
很快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因為這樣把平臺編輯和作者都拉到一個群裡,僧多粥少,一有新的渠道進來,大家就會一窩蜂地去加編輯微信。
要知道新媒體工作節奏快,強度大,新媒體編輯不可能像紙媒編輯那樣有精力去開發和培養作者。
而新媒體文章更多的是數據導向,編輯的KPI 壓力很大,即便作者文字功底很強,如果不熟悉平臺調性,一樣過不了稿。
這種混亂的對接,反而給編輯增加了工作量和困擾。
03
能不能把我熟悉的紙媒作者培養體系,結合我的新媒體運營經驗進行改良複製,建立一套全新的作者開發培養推介體系,服務於更多新媒體平臺呢?
就像我曾在夜叔和小紅唇新媒體矩陣做的那樣,請「過來人」分享經驗和「傳幫帶」,實現寫作者的成長和更新。而成熟的作者亦可以通過寫作經驗分享和發稿渠道幫助,實現知識和資源變現。
通過我已經和正在推進的一切,我相信答案是樂觀的。
所以爆文研究所到底是個什麼鬼,我想,他還是一門強調實戰的寫作課——爆文分享會。
一年前在深圳,我開創了第①期爆文分享會。當時是為了開發和培養夜叔公號矩陣作者。
隨著作者隊伍的壯大,在北京,我又舉辦了第②期爆文分享會。這一次的目的,是為小紅唇新媒體開發原創作者。
離開北京前,我籌備了第③期分享會,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意識到,如果分享會不能實現自我造血,繼續推進將會變得很難。於是我們嘗試了初步的知識付費。但因為時間倉促,各方面籌備都不甚成熟。
回到武漢,我啟動了第④期分享會,這一次,我們成功盈利,實現了知識變現。雖然開始的收益並不多,但知識的價值得以認可,分享會具備了持續運轉的可能。▼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進直播間聽課)
未來,我們還會開拓更多的發稿渠道和發稿類型,從軟文到拆書稿,從書評到影評,等等等等。今天更多的行業正在經歷網際網路的重塑,我相信具備專業素養的新媒體寫作人才將越來越有市場和價值。
我們會針對不同渠道不同文章類型,邀請在各細分賽道有爆文履歷的作者來分享經驗,幫助大家在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進行深耕。
我們不光邀請爆文作者分享爆文規律、寫作技巧以及上稿心得,還為大家同步對接渠道,甚至我們的分享嘉賓本人,就是平臺編輯。
而我們的分享也堅決杜絕泛泛而談,而是針對具體渠道,強調實戰經驗。並真正付諸行動幫助大家實現上稿。
有關分享會知識變現的收益,我會全部回饋給分享嘉賓。
同時我會將寫作課和社群進行聯動,通過爆文分享會提供寫作培訓,通過爆文工廠提供社群幫助——包括寫作導師指導和助教改稿提升,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寫作同路人,幫助大家更加快速有效地實現上稿。▼
不,不只是上稿,作為一個專注原創十餘年的編輯,我發現自己最熱愛也最擅長的事,就是幫助作者——而這正是我創立爆文研究所的初衷!
沒錯,那顆幼稚的初心,我願永保。
上稿只是第一步,如何通過新媒體打造個人IP才是我們未來更想要探討的方向。
我們會為寫作者進行寫作職業生涯規劃,和知識付費以及圖書出版來進行對接,力爭實現從爆文作者到爆款課程乃至暢銷書作家的闖關升級。
(在公眾號後臺回復「聽課」,獲取爆文分享會最新課程動態)
04
末那大叔的聯合創始人鑿夢老師曾問我,如果我跟你合作,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如果你只是作者中介,合作的效果恐怕不會太好。
我內心的答案依然來自那個幼稚的聲音。
還不知道,只是想做。
我回答說,我沒有商業模式,但我想連接渠道和作者,我不要做那個賺取差價的中間商,我要讓渠道和作者直接對接,並且,還要促成合作的加快和深入。
所以最後,我想爆文研究所,他的本質其實是一個潛規則的破壞者。
他研究爆文規律,揭秘運營背後的邏輯,通過分享,讓更多的人受益。
他要成為打破壁壘和連接需求的助力者,而不是構建壁壘和從中漁利的阻力者。
他要讓規則重現其本來的樣子。
05
我是飛醬,一個曾離家出走的二胎媽媽。
在外流浪的這一年多時間,我經歷了很多事。回顧這段人生經歷,我發現它固然夠折騰,卻非常專注。
甚至可以說,這一年多來,我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創立了爆文研究所。
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這樣介紹自己——
飛醬,畢生致力於幫助寫作者。▼
如果你還是想問,爆文研究所到底是個什麼鬼?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想說——
他是我的第三個孩子。
身為母親,我見證了兩個生命從無到有誕生的神奇,也經歷了一項事業從0到1的奇蹟。
但他們的生命並不屬於我,我也不是他們的創造者。
他們只是藉助我,來到這個世界。
就像我的兩個女兒是誰並不由我決定一樣,爆文研究所究竟是個什麼鬼,也不是我所能左右。
我的孩子們,自有其獨特的生命。
如果一定要為爆文研究所找到一顆受精卵。
那麼也許,是那個我們稱之為夢想的東西。
當夢想遇到現實的沃土,就像破土而出的種子,不可遏制地生發了。
「孩子的到來,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我相信我的三個孩子,是上帝交給我的三門功課。
網際網路重構了世界,微信重構了網際網路。
而爆文研究所,又會重構什麼?
讓我們拭目以待。
你,願意加入這場規則的重構嗎?
期待你的留言。
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將選出留言點讚最高的10位同學,免費贈出我的合作夥伴之一——末那大叔的新書《我喜歡你,像風走了八千裡》。▼
(活動截止時間:2019年3月15日24:00)
以及,如果你有朋友需要寫作上的幫助與連接,請把爆文研究所推給他。▼
(長按上圖二維碼識別並關注)
如果他問你,爆文研究所是個什麼鬼?
請把這篇文章丟給他。
蟹蟹大家。鞠躬。
沒有理由,就是覺得此處應該有歌。▼
▼點擊閱讀原文,進爆文分享會直播間聽課
(此處應有好看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