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歌2》播出以來就備受爭議,從第一期網友聚焦在網紅出身歌手馮提莫身上的爭議,到目前張藝興有望成為節目神秘人x的風聲。節目帶給網友和觀眾的看點和驚喜不少,但是節目掉入綜藝困局的程度也越來越深。
毋庸置疑,第一季的《我們的歌》相當出彩。有流量歌手的參與,有實力歌手的呈現,在碰撞出絢麗的舞臺時,這檔節目碰撞出的輕鬆氛圍也成為它能大爆的原因之一。
當我看到A組嘉賓開始走冷門路線的時候,一邊吐槽陣容令人失望,但是一邊期待著這檔節目與上一季完全不同的嘉賓人選。《我們的歌》的第二季和第一季相比,依舊是熟悉的套路。但是當B組嘉賓以及神秘人X的提前透露來看,能否撬動這檔節目的綜藝感呢?
代際碰撞和流量加持,成為綜藝節目的老套路。節目將榜樣歌手和新生歌手放在一起,呈現出不一樣的舞臺。這樣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今的節目播出的效果比起第一季確實大打折扣。
第二期中,四個組合的表現都顯得中規中矩的,出彩的瞬間也就只有《母系社會》以及張信哲的曲風突破。其他組合的表現,都顯得沒有看點。而流量加持雖然提高了粉圈的關注度,但是對於舞臺來說不見得會有更好的呈現。
看到第二期《我們的歌》唯一的感受就是有點像《嚮往的生活》。和《嚮往的生活》一樣,節目中有前輩,也有年輕的藝人。但是不論是第二季的《我們的歌》還是如今的《嚮往的生活》都掉入了一個誤區,越來越沒有看點。
節目想要將不同時代的歌手放在一起,通過音樂的交流碰撞新的精彩。但是如見看來,歌手之間的磨合度不高,依舊是各唱各的。除了張信哲的突破曲風讓人眼前一亮之外,節目凸顯的時代碰撞只體現在年齡,而不是音樂交流上。
尤其是在第一期的節目中,簡直就是一檔懷舊節目。和《嚮往的生活》後期一樣,總是請常駐的老朋友,變成了一檔敘舊的情懷節目。即便是年輕人來了,也沒有什麼參與感。節目中年輕人看著前輩聊過往,和《嚮往的生活》中年輕人看著黃磊做飯其實都差不多。
其實想要融合新老歌手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更多互相了解的環節。甚至以命題的方式要求他們的舞臺達到彼此參與的效果。這樣就能有效避免馮提莫和鍾鎮濤那樣完全不搭的舞台風格。
流量加持,算是上一季《我們的歌》中做的比較出色的地方。肖戰的加入為節目帶來了不少的看點。看得出,節目組為了達到和上一季一樣的水平,在流量嘉賓的人選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王源,以及神秘人張藝興,都得到了粉圈的高度關注。
但是作為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流量的加持始終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節目應該做的更有新意。就拿嘉賓太一來說,他的音樂風格冷門小眾,名氣和流量更是比不上肖戰。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參與讓第二期張信哲與他的舞臺頗具看點。
而B組的陣容在曝光的時候,隨即引起了網上的轟動,李玟、鄧紫棋、孫楠和陳小春等實力派歌手加入了進來,更重要的是此陣容中還有流量偶像王源和人氣藝人GAI的參與,這陣容也算是「神仙打架」的一種的,既有流量的加持又有實力派的提現。
只不過筆者認為,B組的嘉賓中除了gai之外,與第一組的嘉賓風格重合度還是有點太高了。尤其是王源雖然名氣和實力都在線,但是個人風格還是有點弱了。對於一檔以搭檔合作方式進行表演的綜藝來說,沒有風格還是比較吃虧的。
如今的很多綜藝節目其實都很喜歡邀請有名氣的歌手,像王源除了這檔綜藝之外,之前也上過《我是唱作人》。而張藝興就更不用說,他的舞蹈和音樂綜藝節目相當多。這對粉絲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觀眾來說還是會疲勞的。
當然筆者不否定《我們的歌2》也會得到不錯的收視,畢竟幾位流量選手的參與,已經註定了這檔節目的收視率保證。但是一檔節目想要長遠地走下去,僅僅依靠表面的時代碰撞和流量的加持是遠遠不夠的。
比起看流量歌手的個人秀場,或者說看前輩歌手的懷舊時刻,音樂節目更重要的還是跳脫出爆款綜藝的打造套路,帶給觀眾一些更加新穎的音樂和舞臺,而接下來B組人員的表現能否會成為節目的亮點,大家還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