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巴洛克音樂,因為它們節奏感強烈、律動性強、旋律細膩精緻;巴洛克的建築同音樂一樣,不僅光影明暗對比強烈、充滿細緻又豪華的裝飾,而且極富雕塑性和戲劇性,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那麼,當巴洛克音樂與巴洛克建築融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呢?一起看看下面這十座令人著迷的巴洛克劇院吧!
建於 1240 年的捷克格魯姆洛夫城堡緊鄰奧地利邊境,是除布拉格城堡外捷克最大的城堡,在它的內部包含一個巴洛克風格的小小的劇院,至今仍在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這個舞臺依舊使用機械裝置,十分華麗古樸,走進去就有滿滿的穿越感。
卓寧霍姆宮是瑞典王室的私人宮殿,位於斯德哥爾摩省梅拉倫湖畔,它最早建於 16 世紀後期,宮殿中有一個規模不大的劇院,稱「卓寧霍姆宮劇院」,這個劇院使用的也是最早的機械舞臺,令人驚喜的是它的所有裝置都能夠完美地運作,至今還會有劇目在此上演。
瑞典,離斯德哥爾摩不遠有座格利普霍姆堡劇院。格利普霍姆堡是一個非常壯觀的海濱城堡,由古斯塔夫三世建成,在城堡內的劇院規模也是比較小的,但它布景十分奢華,雖然已經不再上演戲劇但仍然作為景點接待遊客。
瑞典還有一處最古老的洛可可劇院「烏裡斯達宮殿劇院」,也就是坐落於市政公園的烏裡斯達宮中的劇院,它不僅沿用至今,而且每年春夏都會規劃一個非常完整的歌劇節,比如今年夏天應該會上演格魯克的《奧菲歐與尤麗迪茜》。這個劇院上一次上演這部歌劇還是在 2009 年,圖中便是劇照啦。
名聲赫赫的法國皇家歌劇院是世界上最華麗的歌劇院之一,以天藍色的幕布與金色、粉紅色和綠色裝飾完美融合而聞名。這座歌劇院在 1769 年由建築師加布裡埃爾主持建造,建築師在設計劇院的時候為了使其與宮殿風格保持一致,創造性地使用了一些代替原料,比如牆壁看起來是大理石的,但實際上是木製的,只是塗上了類似大理石的塗料。除此之外,皇家歌劇院還擁有兩個陽臺和似乎看不到盡頭的柱廊,這要歸功於精心放置的鏡子。
博洛尼亞市政劇院的原址上是馬維茲劇院,在 1745 年毀於火災,到了 1763 年,政府同意重新修建一所公立劇院,由安東尼奧·比比埃納主持建成,也就是今天的市政劇院。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觀眾席採用了排鐘的形狀,中間有一條長走廊,這主要是為了預防火災的發生。
博洛尼亞市政劇院先後上演過羅西尼、貝利尼以及威爾第的多部作品。1871年,華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也是在這裡首次登上義大利歌劇舞臺的。
奧林匹克劇院是義大利北方維琴察的一個劇院,建於 1580 年,1585 年完工,由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弟奧設計,劇院直到他去世後才完成。奧林匹克劇院的舞臺布景具有視覺陷阱效果,安裝於 1585 年,是現存最古老的舞臺布景。
法爾內塞劇院位於義大利帕爾馬,是法爾內塞家族第四代帕爾馬公爵拉努喬一世 1618 年請阿里奧蒂修建的,劇院是長方形,木結構,設在公爵宮殿內的軍械庫中。在此之前,東西方所有的劇場都是「開敞式舞臺」,但法爾內塞劇院的舞臺則被設計成一個鏡框型,也就是說它周圍是牆壁,臺口再掛起大幕。
法爾內塞劇院在建築史上有開宗立派之功,但它主人的命運卻從此漸趨沒落 —— 法爾內塞家族末代公爵在 1731 年死去,第二年10月劇院做了最後一場演出,從此廢棄不用。1944 年它在二戰中毀於轟炸,直到戰後又重新修復。這座劇院與上文中的奧林匹克劇場是義大利兩座最古老的劇院。
拜羅伊特邊境侯爵劇院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城市拜羅伊特。它建於 1744 年到 1748 年,建築師為約瑟夫·聖皮埃爾,室內設計師為來自義大利博洛尼亞的朱塞佩·畢比埃納和他的兒子卡羅。
這座歌劇院最著名的是浮華絢麗的裝飾、用幻影般手繪帆布布置的木結構包廂層以及進深達到 27 米的巨型豪華舞臺,更難得的是,劇院內的表演廳還保留著最原始的材質,如木料、帆布等,它可供 500 名觀眾真實地體驗巴洛克宮庭歌劇文化與聲學設計。
路德維希斯堡宮位於德國斯圖加特市,是德國最大的巴洛克宮殿之一。這座宮殿裡的劇院上演劇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58 年,而劇院舞臺的機械裝置十分巧妙成熟,如果你想了解它的原理,還可以到旁邊的博物館裡觀察劇院舞臺的模型。
十座華美炫麗的歌劇院介紹完了,你都認識哪些又去過哪些呢?留言告訴友友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