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分享】精裝書才是陪伴孩子的心靈歸宿!

2021-02-19 豆豆魔方科學育兒

感謝安娜子桐媽媽的分享,本文已得到子桐媽媽授權分享。

精裝書,眾所周知,在親子閱讀中的地位可謂重中之重。


厚厚的封皮到底有啥作用, 就是孩子在翻閱的時候,書脊基本都是平鋪展開的, 這對0-6歲的孩子來說,在他們的手部力量還沒有發育到足可以支撐起繪本的時候(好拗口啊),平攤書脊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利於保存,小孩子讀書,破損是比較嚴重的,尤其在最開始啟蒙的時候,除了小寶愛撕書,咬書之外呢,三四歲開始閱讀啟蒙的寶寶對於書籍的保護意識也沒有那麼強烈,要靠不斷的引導,所以硬皮書的作用就凸顯了。

小寶看書比較喜歡重複,讀到第五頁的時候還要返回到第二頁看看,而且每一頁停留的時間也長,所以平攤開,無論是拿在媽媽手裡還是平鋪在床上,桌子上都有利於寶寶隨時不停的翻閱。

在書架上展示的時候好看,立體感強,即使豎插的時候也因為有厚厚的書脊而顯得十分的「優越」, 對孩子視覺是個很大的衝擊,就好比我們一下子到了圖書館,書店,看到一排排的書,立刻閱讀的欲望就上來了一樣。

不會出現一套書中某一本孩子不喜歡的狀況 (平裝書經常都是成套系出現的),每一本的利用率相對的比較高,當然精裝書很貴這是有目共睹的。

那如果一本書既有精裝,又有簡裝的,買什麼樣的呢?


如果是經典之作,當然要買精裝的了,利于欣賞和保存,如果是普通的就買簡裝的好了,如果是大套系的我還是建議平裝的,因為精裝套系真是太貴了,性價比實在難以接受。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 小寶不管是啥樣的,都建議儘量買精裝的,因為喜歡重複,閱讀進程慢,而大寶閱讀種類多,速度快,需要攝取的營養也多,所以平裝多一些也無妨。

就是說大寶更重於繪本知識,故事情節,畫風等,而小寶更多的則是「感知」,對繪本的感覺,這感覺裡面就多了吧,視覺享受也是其中一種吧。

讀書,不就是一種享樂嗎?

不過縱觀子桐的閱讀「生涯」,在0-6歲這個階段裡面,精裝繪本也無外乎就那麼四百本左右(遠遠不及引進的速度),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我會在精裝本上再多下些功夫,重新規劃,多讀一些,因為看著靜靜躺在那裡的還未閱讀的精裝本,我只能感嘆,老天再多給小豆包一點時間吧! 我摯愛的精裝本,等著我啊!

0-6歲500本精裝繪本伴隨孩子前行,小寶媽媽加油啊!如果能達到600本的境界皆大歡喜,六六大順,六歲六百本,這個計劃不錯啊!

那麼大童,就是小豆包們需不需要讀精裝書呢? 答案是」。

大童的精裝書明顯的要傳遞和表達的是不一樣的東西,而這個所謂的「東西」會為大童的高階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他們的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如經典的《要是你給老鼠吃餅乾》不就是邏輯寫作訓練的良好素材嗎?如著名的《小島》大童更能體會他的美,和美的含義!

同樣道理,英文親子閱讀是否需要精裝書呢?


英文精裝書,可以說好的英文精裝書一是不好淘,二是價格貴,也正因為這兩點,好的英文精裝書的利用價值會更大,因為能激發孩子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欲望,對於第二語言的閱讀,興趣不就是重要的前提嗎?

如經典的《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能激發孩子的閱讀欲望,忽略第二語言的障礙。如著名的《What daddies andmommies do best?》不僅教會孩子句型,更感動親情。

我們再來算筆經濟帳吧!


0-6歲,一共12*6=72個月,每周一本精裝本,我們可以讀72*4=288本精裝本,288本精裝本*20=6000元,每年1000元,也就是每個月80元左右的精裝購書比例,大概一頓KFC價格,基本還是每個家庭可以承受的。

精裝本,讓他靜靜的躺在那裡,陪伴孩子一同成長,成為每個孩子的心靈歸宿

========================================

關注豆豆魔方微信mydoudoucube ,回復對應數字,自動獲取2-12歲兒童教養經典內容:

==================================================

回復G03,了解1.2歲-3歲,管教您家的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04,了解管教您家4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05,了解管教您家5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06,了解管教您家6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07,了解管教您家7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08,了解管教您家8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09,了解管教您家9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10,了解管教您家10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11,了解管教您家11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回復G12,了解管教您家12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注意,上面的G05 0是數字,不是英文O哦,G可以大小寫英文都可以,不要回復成 5,05什麼的,S爸已經回復了2000多條了,你們就可憐一下我吧!呵呵!

==================================

了解豆豆魔方 科學探索主題家庭遊戲盒,您也可以直接到官方淘寶店訂購或者到豆豆魔方官方微店訂購!

相關焦點

  • 愛情不是終點,陪伴才是歸宿
    愛情裡最缺的,就是陪伴與懂得,比愛情本身更加重要。簡單的喜歡最長遠,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溫暖。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愛情裡沒有終點,有的只是過程。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一直愛。所以,不要在平淡的愛情裡猶豫不決,不要輕易提分手,也許雨過天晴,你就會發現令人驚喜的彩虹。
  • 手把手教你製作精裝書【內含福利】
    恰逢暑假在家,家長們也可以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動手製作,咱們不做普通的平裝書,要做就做一本高逼格的精裝書。在動手之前,你需要提前準備以下材料:A4紙,硬紙板,封面用紙(布),白乳膠,剪刀,尺子,鉛筆,線,針,錐子,紗布等精裝書的製作可分為三部分:書芯製作,書殼製作,上書殼下面就是具體製作的過程:將書本的內容用word進行排版(你也可以嘗試使用Indesign等排版軟體哦)。
  • 作為一個高中生的媽媽,我是這樣陪伴孩子的
    我覺得,孩子若在學校遇到困難,跟媽媽講出來,一是會發洩出負面的情緒,二是媽媽可以幫助想辦法解決,有時候在孩子看來是大事情,對我們大人來說,可能是很簡單的小事。孩子若有開心的事情,能夠分享出來跟我聽,她會感到更加的開心。我還會提前給女兒準備一點簡單的飯,讓她回家吃一點。
  • 還來得及,修復孩子心靈創傷的6句話,彌補教育和陪伴的缺失
    由於教育和陪伴的缺失,每個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受到過一些傷害,即使現在已經為人父母了,還是會再無意間傷害到自己的孩子。希望父母能學會對孩子說這六句話,治癒他們的心靈創傷,現在還來得及。1、學會和孩子說「對不起」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會指責,而家長犯錯時則很容易就忽略了自身的錯誤,殊不知,當孩子被誤解的時候,對「對不起」三個字的渴望,是想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愛心媽媽 | 一(3)班葉虹萱媽媽:孩子的陪伴教育,從美味的花樣早餐開始
    因為最好的狀態就是陪伴孩子的同時,不放棄自己。一(3)班葉虹萱小朋友的媽媽,原本是一名外企的會計。之所以去外企工作選擇自由職業陪伴女兒並且每天都堅持為女兒做豐富又美味的早餐,都是源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因為小時候的女兒體弱多病伴有過敏性哮喘,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心疼女兒的她就有了通過食物改善孩子免疫力的想法,為此還專門去考了健康管理師證書。
  • 家鄉情懷,是一種心靈的歸宿
    家鄉情懷,是一種心靈的歸宿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政策的出臺,大批農村弟子外出務工,導致了在一定的時間段裡,造成了農村成為「空城」的現象。而到了90後、00後這一代的人,有些孩子因為從小跟隨父母在外地生活,漸漸地,當多數孩子們的小夥伴過節過年都會老家的時候,這時,很多孩子都會問自己的父母一個問題——我的家鄉在哪?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也是無可厚非的,有的孩子從小就在城市出生長大,有的孩子還在城市裡完成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這樣,孩子難免會疑惑——為什麼別人都有老家,而我沒有?
  • 大樹學堂【十六】媽媽如何陪伴孩子學鋼琴?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大樹親子導讀孩子不愛學鋼琴,和媽媽有關係嗎?
  • 有種「硬核媽媽」叫劉若英!事業孩子兩不誤,高質量陪伴孩子成長
    可以說是孩子,事業兩不誤,堪稱「硬核媽媽」!劉若英是一個高齡媽媽,在2015年的時候才產下一子,並發文寫道:「奇妙的過程,開始奇妙的旅程,讓我們陪你一步一步慢慢走。」媽媽高質量的陪伴對孩子會有哪些好處?1、媽媽的陪伴是無可替代的,特別是在孩子12歲之前的階段,這個時期是母子間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的好時機,媽媽的陪伴有利於增加彼此的親情感!
  • 故鄉是你心靈最後的歸宿
    陪伴是孝,也是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當你感覺老了,父母或許已白髮蒼蒼,已至暮年,他們需要你的陪伴了。我們民族的傳承裡,「孝」永遠是排首位的。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養生意識的加強,人的壽命在延長,可是當父母到了一定年齡,是需要兒女的照顧守候的。
  • 男孩哭「買」媽媽一天的陪伴:在掙錢的路上,我們終究忽視了孩子
    望著無言的母親,男孩哭著表示,要用存錢罐的錢買媽媽一天的陪伴。 我們不知道,這個哭「買」媽媽陪伴的男孩最終是否如願以償。 但這個視頻,在短時間內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做家長的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賺錢,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吃喝不愁的生活,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 父母的陪伴,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 【鈞嵐說】在陪伴孩子時,你需要做一件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陪伴的力量」,這個主題是我們早就預定好的,但是今天我特別想講「陪伴的力量」。因為昨天晚上在我陪伴孩子一起讀書、認字卡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一個媽媽對孩子的陪伴,只要你心在,人在,不論你做什麼,孩子都會很快樂。我們昨晚在一起讀經典時,其中有一篇我讀了一遍,他就很快樂;然後又讀一遍,他又是很快樂。
  • 尋一處心靈的歸宿柴可夫斯基「悲愴」
    尋一處心靈的歸宿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德國的音樂世界裡有貝多芬,俄羅斯的音樂世界裡則有柴科夫斯基。他們同樣給後人留下了一首名為《悲愴》的曲子,只是這兩首曲子的卻有著不一樣的含義。柴可夫斯基有著纖細的心靈和深邃的感受力,正是這一點註定了柴科夫斯基一生的寂寥悲苦,這悲苦源自於他心靈的孤寂。
  • 演員劉濤分享育兒心得:孩子的脾氣,即便是媽媽,也是要摸索的
    其實,劉濤在開始當媽媽的時候,也並不是遊刃有餘的。她跟所有的新手媽媽一樣,也曾面對過手忙腳亂的情況。後來,是通過自己摸索,跟有經驗的人請教,才總結出了一條育兒心得:知子莫若母。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孩子的陪伴,沒有不兼顧家庭。即使工作再忙,她也會擠出來時間去陪伴孩子。正是在這種陪伴中,她才掌握了寶寶的脾氣。劉濤曾經分享過自己了解的「嬰語」,真的是讓人佩服。她說:如果寶寶張開雙手的話,那極有可能是想讓自己抱抱。這個時候,就要抱起來孩子到處走走。
  • 曼陀羅繪畫陪伴孩子成長
    著有《心靈之鏡:曼陀羅繪畫療法》《心靈之路:曼陀羅成長自愈繪本》《兒童曼陀羅繪畫分析:理論與實踐》等書。  心理標籤:用陪孩子玩兒的心態進行曼陀羅繪畫,孩子會把內心真實的世界呈現給我們。  「當果果聚精會神地在大圓中畫了兩條道道,說是我們吃飯的筷子時,我內心一陣感動。2歲多的寶寶把線條畫得如此筆直是不容易的,這說明她是非常用心的。
  • 一片小小雪糕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暑期禮物
    前段時間,綜藝《王牌對王牌》裡,佟麗婭、薇婭等人談起了#平衡工作與陪孩子#的話題。薇婭坦言,她特別熱愛主播這個職業,幾乎把全部時間投入到工作中,所以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佟麗婭也說了一句話,讓薇婭瞬間陷入沉默,她說,忙工作大家都累,但陪伴孩子是需要媽媽一點點去過渡、適應、調整作息時間來實現的。不是一句「我沒有時間」來搪塞。
  • 女人一生最好的歸宿,是自己 - 白蘭花Michelia
    「別害怕孤獨終老,千帆過盡,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後的歸宿。 」——張小嫻最重要的人生排序最新一期《我家那閨女》一播出,papi醬就上了熱搜。節目裡,她和閨蜜焦俊豔一邊吃飯,一邊暢談人生,聊到關於婚姻和自我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熱議。她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人生排序就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 「媽媽,布娃娃會眨眼」,寶媽指責孩子胡說,後來才發現不對勁
    >玩具是陪伴很多孩子童年的「夥伴」,當父母陪不了他們玩耍時,陪伴孩子的就只有玩具了。有一次,女兒抱著一個布娃娃,然後興高採烈地對寶媽說:「媽媽,你看,布娃娃會眨眼。」寶媽看了一眼後,指責孩子胡說,直到後來才發現不對勁。原來,孩子平時會對著布娃娃自言自語,把每天發生的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都告訴這個布娃娃。
  • 吳淡如:被媽媽喜歡的孩子,才有安全感【2016年1月11日節目錄音】
    環境下,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可以收聽完整錄音。不久前,我訪問了一位很優秀的專業女性。她說著自己成長的故事時,我的心一陣一陣地痛著。她是個不被媽媽喜歡的孩子。她的媽媽在很年輕時,喜歡上她的爸爸,有了她以後,才發現她的爸爸老早就有自己的家庭。媽媽萬般不願意地把她生下來,在她很小的時候,和她的繼父結婚了。她的媽媽又接二連三地生了一群弟弟妹妹。幸運的是,繼父對她很好。
  • 《媽媽是超人第三季》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3月22日中午12:00,芒果TV自製的《媽媽是超人》第三季在芒果TV和愛奇藝正式上線。在先導片中,黃聖依、霍思燕、賈靜雯和鄧莎這4位「超人媽媽」接到通知書,參加「超人媽媽聯盟三年一班」的入學考試。在《媽媽是超人3》的先導片中,黃聖依要像學生一樣接受考核,考試之前,黃聖依很是忐忑,「我很擔心會不及格」。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微言夜讀·親子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父母要懂孩子、懂教育。懂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要研究和思考孩子成長路上遇見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陪伴孩子中,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