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作為寶石的一種,憑藉鮮豔的顏色和稜角分明的外觀,成為眾多飾品的首選材料,深受大眾喜愛,那麼天然水晶為什麼是六稜柱狀?
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矽礦物,這400~600度的高溫以及2~3倍大氣壓的作用下,與大量的水混合會產生純淨的液態二氧化矽,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其中的矽變得很活躍,大量的矽原子會聚集在一定的範圍內,形成原子群,又因為歸屬於特徵對稱元素
因此在三維空間中會規律的對稱排列,形成對應的金包形狀,包含了abc三個軸長以及軸角阿爾法,貝塔伽碼對應關係為A=B=C阿爾法等於貝塔等於伽瑪小於120度,且不等於90度,構成這些結構的每個點可以看作是正點,這些機緣便不斷地吸附在正點上,相對應方向生長,當遇上另一個正點後,在相同距離也會遇上第3個重點,這種現象叫平移周期
如此往復後形成規律的面,最終在金包特性下形成規律,生長到6輪處天然水晶生長的過程需要充足的時間,一般在10個百萬年以上。
其實根據結晶過程中不同金屬離子的加入會表現為不同的顏色。
所以也會導致水晶有很多不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