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不為人知的故宮寶藏,《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升級上新

2021-02-08 廣電時評

硬核內容、題材廣度、文創模式、嘉賓陣容、呈現技術,《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上新」,以更加新鮮、趣味的方式,向觀眾呈現故宮不為人知的故事。

帶著一顆虔誠敬畏之心,推開故宮深牆的「門」。

11月1日下午,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在北京舉行《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節目看片會暨創新研討會,節目開播進入倒計時。看片會上,總導演毛嘉從硬核內容、題材廣度、文創模式、嘉賓陣容、呈現技術五個方面介紹了新一季《上新了·故宮》的亮點呈現,她感慨道:「如果你不把根系扎到最深、蔓延到最遠的地方,你是無法從如此龐雜的歷史範圍內抽取出我們想要表達的清晰脈絡的」。

春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CEO、《上新了·故宮》總導演毛嘉

2018年11月9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開播,在電視觀眾中再次掀起了一陣「故宮熱」。作為一檔文化類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一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問鼎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等20多個獎項,節目在流量、口碑、話題性等多領域獲得了認可。

第一季節目結束之後,毛嘉曾表示,「我們將會繼續扮演替觀眾挖掘故宮文化的角色,用更加富於誠意的作品滋養人們的心靈。」看片會上,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館員王子林引用了《中庸》中的一段話評價《上新了·故宮》節目組,「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溫故而知新。」足以見得新一季的製作誠意。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館員王子林

據介紹,《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在題材的選擇上有著更大的時空視野。這體現在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

時間維度方面,新一季節目不再局限於第一季以人物歷史為主要內容的格局,而是以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歷代文物為依託,用大歷史觀的視角解讀凝聚在古老文物之上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美。

空間維度方面,全新升級的《上新了·故宮》實現了地域的全面拓展,節目中所涉及的文物涵括中外,將呈現出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友好交往的歷史軌跡,探索在歷史上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相輝映、相得益彰,讓觀眾真正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互通、文明的溝通互鑑。

「明年是紫禁城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傳播好當代中國文化的創新成果」,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數字資產部副總經理魏豔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也給廣大電視觀眾帶來新的思考:如何從歷史的印記中,找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源流。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數字資產部副總經理魏豔

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博士後楊原看來,好的東西永遠是好的,「為什麼紫禁城能與山河同在?把作品的每個細節研究到位,再把細節綜合到一起,就會是好東西。我覺得《上新了·故宮》就是這樣。」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博士後楊原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故宮考古成果將在節目中首次公開,觀眾得以從中一窺歷史的真相。關於故宮這座神秘的宮殿,有很多民間傳說:故宮地底下到底是什麼?故宮地下是否真的有「地宮」?如果有,「地宮」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或寶藏?在《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中,這些謎底都將一一解開。

縱觀近年來的「爆款」影視劇、綜藝節目,向來不乏「故宮」相關題材的優秀作品。雖然類型、風格、受眾不盡相同,但都離不開「創新」與「匠心」兩個元素。新一季《上新了·故宮》想要繼續躋身「爆款」,在綜藝節目琳琅滿目的今天實現差異化審美,同樣需要深挖原創模式,吸引年輕人換個視角愛上「故宮」,提升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新一季節目將邀請鄧倫、張魯一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同時,王剛、吳尊、楊冪、宋祖兒、馬天宇等飛行嘉賓也將加入到探索故宮的陣營中。接地氣的表現形式,將讓節目脫離刻板說教的桎梏,通過明星的「眼睛」充分滿足年輕圈層的審美。

而由魯班、魯達、花花組成的「御貓天團」既是故宮裡的活物,與靜默的文物形成動態對比,也是故宮向外傳播的載體。它們時而靈動輕巧、時而慵懶軟萌,將以更加年輕化的形象成為故宮和年輕觀眾之間最佳的溝通橋梁。

「中國歷史上說不盡道不完的歷史文化的象徵性符號,化大為小,化總為零,通過一些有趣的點進入,把綜藝節目和文化歷史巧妙結合起來,《上新了·故宮》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如是說。中國人民大學廣播電視學博士、日本愛知大學訪問學者何天平在看過《上新了·故宮》新片後則表示,「在《上新了·故宮》播出以後,我們聽到國潮這個概念變得越來越多,慢慢會形成一種規模化效應,這就是我們在找尋文化綜藝和今天年輕人跟文化的連接點一種很重要的互動。」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

為了儘可能地讓觀眾觸摸到真實的歷史,新一季《上新了·故宮》還加入了一系列的「黑科技」,企圖用最新鮮、趣味的方式,向觀眾呈現故宮千百年來不為人知的故事。現場露出的第一期精華片段中,節目用3D動畫技術復原明朝故宮的搭建場景,超高的技術門檻將讓節目看起來科技感十足。

《上新了·故宮》總製片人劉兵曾在採訪中表示,「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傳播。」能夠看到,只有當傳統文化真正融入每個人的生活點滴,才能真正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國風文創也可以是一種文化輸出的載體,可以是表達文化價值認同的一種形式。

華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新了·故宮》總製片人劉兵

如何讓傳統文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上新了·故宮》可謂頗具匠心。第一季節目,利用「文創新品」這個有效的紐帶,讓大眾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元素的魅力。節目播出後,根據宮廷簪花金什件與乾隆花園倦勤齋中的江南元素設計而成的美什件單日搶購達5000套;結合了暢音閣蝙蝠和仙鶴紋樣、乾隆時期的戲衣設計而成的真絲睡衣在淘寶旗艦店供不應求……

凡此種種,無不體現出《上新了·故宮》這條文化產業鏈條的生命力和號召力。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服裝設計學博士楚豔談到,「《上新了·故宮》給我一個最大的啟發就是怎麼把我們的傳統文化,把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能夠用一種新的解讀方式傳播到更多的年輕人內心當中去。」

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服裝設計學博士楚豔

新一季節目在此基礎上做出更進一步的升級調整。節目籤約了4位頂級設計師,力圖將「上新研究所」打造為一個「前店後廠」的文化目的地,以新氣象走進大眾視野的同時,也將為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生活開啟更大的想像空間。

劉兵介紹,所謂「前店後廠」,實際上是一個實體運營的「上新研究所」,目前已經在北京798開啟。「前面是旗艦店,後面是節目設計文創的上新研究所。這種模式會是非常大的線上轉化線下的突破,勢必能夠成為文化內容變現模式上的又一創新。讓傳統文化煥新,不僅是文化層面的,也是產業層面的。」劉兵說。

某種程度上來說,「上新研究所」既是一個集文化、消費、展覽於一體的銷售與傳播終端,也讓節目所要表達的文化信息突破播出時效,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讓文創搭載故宮的歷史文化信息,不僅豐富了媒體的表現手段,而其產業鏈條中的售賣環,在全媒體的語境下也將成為一種全新的信息接收終端。「有的節目叫好,有的節目叫座,而《上新了·故宮》是市場真賣貨,節目真好看!」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評價《上新了·故宮》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

探討文創品的上新研究所,將古韻與現代審美結合,《上新了·故宮》圍繞故宮文化所賦予的節目責任感和儀式感令人心生敬意。劉兵說道:「我們希望《上新了·故宮》能憑藉以中國文化為依託發展壯大的民族文化產業引領國潮,以點帶面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這不僅僅是一檔節目的流行,它會引領一種文化潮流,帶動一種文明風尚,給觀眾以更強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誠意滿滿,定不負期待,11月8日,《上新了·故宮》第二季,讓我們靜靜聆聽朱牆內外的「故宮新事」。

·End·

編輯 | 徐蕾 王海婷

相關焦點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嘉賓探尋浪漫的雪中故宮
    1月10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欣喜。「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已連續9期登頂同時段同類別收視榜首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
  • 《上新了·故宮》: 上新了,上心了
    《上新了 · 故宮》,一檔大型文化季播節目,11月9日21:05在北京衛視首播、愛奇藝獨播。播出後,一片喝彩,好評如潮。首播臺、網雙平臺榮耀登頂:電視端收視率全國第一,網際網路熱度值全網第一。它為什麼這麼火?筆者以為,《上新了·故宮》之所以引發關注、熱議和點讚,關鍵原因在於用心體現文化創新。同樣的故宮,不一樣的解讀。
  • 大陸劇:上新了·故宮第三季
    ·故宮3  劇 情 簡 介 : __________      《上新了·故宮第3季》是首檔聚焦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新類真人秀節目。每期節目中,嘉賓作為新品開發官跟隨故宮專家進宮識寶,探尋故宮歷史文化,並與頂尖跨界設計師聯手高校設計專業的學生,每期誕生一個引領熱潮的文化創意衍生品,打造「創新」與「故宮」相結合的製作模式。  劇 集 截 圖 : __________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今晚開播
    ·故宮》第三季今晚開播啦!向下滑動一覽第二季未開放區域尋找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而這個印記化為了三個字——「定」「守」「護」【定】「定」——一個定點這個定點可是紫禁城的幾何中心為了找出這個點新品開發員一行來到了位於中軸線上的太和殿在仔細探尋了一番之後新品開發員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是它?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今晚開播!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今晚開播!·故宮》第三季今晚開播啦!> 在前兩季節目裡 咱們已經隨著各位故宮博物院的老師 和盡職盡責新品開發員一起 探秘了許多未開放區域 也了解了許多銘刻著歷史的文物寶藏 向下滑動一覽第一季未開放區域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瑞雪映故宮 心中駐暖陽
    已連續9期登頂同時段同類別收視榜首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熱播 | 首暴故宮599年前"真實"模樣!
    用鏡頭跨越時間,以創意碰撞過去,去年熱播的綜藝《上新了·故宮》再次強勢回歸,第二季本月剛一開播,就好評不斷。把新時代的色彩勾勒在故宮厚重的背景牆之下,將古今對話和古為今用這兩個層次落到了實處 ,並從文化傳播層面過渡到文化共享層面 ,真正做到了用匠心來復刻中華文化之美。
  • 故宮再「上新」!《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即將開播
    10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了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
  • 故宮再「上新」探尋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碼
    午門城樓上,「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尚未謝幕,600歲的故宮再次「上新」。  近日,文化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北京衛視播出。在延續前兩季挖掘故宮一磚一瓦、一殿一物背後故事的基礎上,節目還首次邀請大學生設計團隊參與故宮文創設計。古老的文化元素與青年人的創意巧思在節目中彼此碰撞,為這檔「爆款」文化綜藝節目注入了新活力。
  • 「特權」的《上新了故宮》,帶來視覺的盛宴,更帶來民族的沉澱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正在熱播,作為一檔聚焦故宮博物館的文化創新類真人秀節目,第一季的《上新了故宮》就創造了傳奇般的成績,當年首播數據顯示:電視,網絡雙平臺第一!電視端收視率全國第一!網絡端熱度全網第一!連奪三冠,故宮文創出圈了。
  • 「白玉蘭綻放」《上新了·故宮》摘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
    經過激烈角逐,《上新了·故宮》一舉摘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成為本屆電視節的綜藝贏家。  《上新了·故宮》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是首檔實地實景探尋故宮未開放區域的綜藝節目。
  • 鄧倫與故宮再續前緣!又上新了,故宮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啦!我們的故宮倫又回來了。作為第一檔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綜藝,在第一季的時候便引爆了話題。每一期都會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走進故宮,通過不同的主題來感受這座神秘而又莊重的古老皇城,尋找文創靈感,跟設計師們一起設計出故宮的文創新品,讓故宮文化「活」起來。
  • 《上新了·故宮》鄧倫聶遠雷佳音共同探尋故宮文物回歸之路
    作為中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藏有超過186萬件文物,受到無數人的保護和捐贈。在返回大量文物的途中,出現了許多捍衛國寶的動人事跡。在本周六的20:22,在《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第二期中,「故宮創新產品開發者」鄧倫、聶遠、雷佳音將探索從紫禁城在一起。
  • 故宮,又上新華章-《上新了·故宮》第三季
    《上新了·故宮》不僅要展現故宮強大的文化生命力,更要以年輕視角和文化創意載體,融合充滿創意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全民大開腦洞,徵集各類設計Idea,挖掘每個人心目中的「故宮」,讓年輕力量賦予故宮新生的文化活力。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來了 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座宏偉的建築群,在600年間完成了從皇宮到故宮博物院的轉身,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聚集了清晰的時間印記。近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播出。「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來了 鄧倫、張魯一、聶遠驚喜「上新」
    這座宏偉的建築群,在600年間完成了從皇宮到故宮博物院的轉身,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聚集了清晰的時間印記。10月24日晚,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今日首播 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座宏偉的建築群,在600年間完成了從皇宮到故宮博物院的轉身,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聚集了清晰的時間印記。今日20:5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 《上新了·故宮3》今日首播 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座宏偉的建築群,在600年間完成了從皇宮到故宮博物院的轉身,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聚集了清晰的時間印記。今晚20:5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 娛情匯|《上新了·故宮3》歸來
    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回歸啦!這一季,趕上了好時節——2020年,不僅是雄偉的紫禁城建成600年還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在前兩季節目裡我們隨著故宮博物院的老師和新品開發員一起探秘了許多未開放區域,也了解了許多銘刻著歷史的文物寶藏。這一季「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帶領觀眾一起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