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孤單
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來源|晚睡(ID:wanshui01)
0 1
這個夏天是八卦事業的旺季,娛樂圈充斥著各種頒獎禮和走紅毯,大咖小咖們精心打點行裝,像儀仗方隊走過主席臺一樣,接受吃瓜群眾的評頭論足。
連很多平時不怎麼現身的演員都會出來打打醬油,比如姚笛,也帶著自己的電影《穿越時空的呼喚》走上了上海電影節的紅地毯。
娛樂通稿上說姚笛穿深V薄紗裙驚豔亮相,扎著丸子頭,自然清新的感覺特別仙女云云。
其實看現場給我的感覺是她也過分清瘦了,身材幾乎撐不起禮服,眼神更是怯怯的,毫無精氣神,氣場什麼的就談不上了,整個人有一種想要拼命向裡縮「希望你們看不見我」的氣質。
更何況禮服固然是美美的,只可惜是過季款。
這套2016年Marchesa的高定禮服,三年前已經被白百何在華表獎紅毯上展示過,說明姚笛的時尚資源已經真的不太好了——演員的時尚資源絕對是跟著她的咖位走的,無比勢利。
《穿越時空的呼喚》是一部主旋律正能量電影,以三峽紅葉為背景,展現了兩代航運人的大愛與無私。
因此成為了上海電影節的開場影片,姚笛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首屆湖北電影金鶴獎最佳女主角獎。
但很遺憾,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觀影體會並不好,有網友評論影片手法老舊,故事狗血,鋪墊也很生硬,男主角的演技令人出戲,作為開幕影片實在太丟臉了。
姚笛的演技雖然還湊合,但一方面完全撐不起這部顯得十分尷尬的電影,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把她當小三的經歷扯出來,冷嘲熱諷。
選擇以主旋律影片復出,是很多過氣藝人的選擇。
不過這種影片往往傾向於傳輸價值觀,在影片的藝術性上不高,也很難有票房。
如果姚笛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走上自己的復出之路,恐怕是要落空了。
作為娛樂圈最著名的小三,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5年,姚笛依然在為當年的選擇付出代價,事業持續低潮,很難被公眾徹底原諒。
0 2
姚笛這邊的冷遇,卻正好對上馬伊琍那邊的風光。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上,馬伊琍擔任評委,貼身禮服盡顯美妙身段,一頭短髮乾淨利落,姿態優雅,氣場強大。
這位已經43歲的女演員擁有令人迷醉的成熟之美——不是什麼現在飽受追捧的少女感,而是一種經過風雨見過世面有了一把年紀之後才會有的淡定和從容。
各路媒體和娛樂通稿都為馬伊琍吹出了彩虹屁,這固然是娛樂圈一貫跟紅頂白的習氣,不過一個女人過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是絕對可以從她的臉上看出來的。
上次馬伊琍來到白玉蘭獎是憑藉《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一角拿下視後,這次又以評委的身份回歸,可以說是真正的大贏家。
這幾年馬伊琍的事業一直呈上升趨勢,並且不斷嘗試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接拍《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時,還是二女兒的哺乳期,她一邊拍戲一邊餵奶,為了保證母乳餵養只能穿松垮沒型的哺乳內衣,以至於戲中的她總是呈現出胸部下垂的不完美狀態。
那時很多娛樂通稿嘲笑她,這種下垂身材也敢演激情片,但她的剛強與倔強,在她接受新的挑戰中暴露無遺。
一切都只為確保自己隨時都有能力站立,她接受了一個有瑕疵的婚姻,不等於就要接受有瑕疵的生活和有瑕疵的自己。
她一路高歌猛進,以《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成功復出,《我的前半生》讓她的事業煥發出了第二春,而且比劇中的子君更值得驕傲的是,她的生命中並沒有一個可以依賴的「賀函」。
她和姚晨一起合拍了電影《找到你》,用自己素色的表演風格,從開始的謹小慎微,到後來臉上逐漸浮現出隱隱的狠毒、仇恨,將一個本來應該被人憎恨的女人演出了令人同情的豐富內涵。
馬伊琍憑藉這部影片獲得了第十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8年年度女演員稱號,一個人帶著四部影視作品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
《找到你》獲得了金爵獎的提名,《未擇之路》入圍亞新獎,《進京城》則入圍了電影頻道媒體關注單元大獎。
這屆電影節被媒體稱作「上海馬伊琍電影節」,她的實力和霸氣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見證。
這一路的蛻變證明馬伊琍在挑選劇本、篩選角色的高精準度,以及本人對人物角色的深度研磨和細密揣摩,她完美地展現了演員與角色相互成就所能獲得的高度。
0 3
姚笛被群嘲後,有人同情她的境遇,認為是社會上對男女出軌的雙標態度態度導致了她至今都走不出低谷。
是的,在一個男權痕跡依舊十分明顯的國度中,男女出軌所得到的待遇是很不相同的,普通女性出軌會比男性出軌付出的代價更大,更不容易被原諒。
但在娛樂圈中,這幾年不斷加大懲處「劣跡」藝人的力度,這種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男明星出軌和女明星當小三都沒什麼好下場。
試看,難道文章沒付出代價嗎?
一個真正有演技的好演員,幾乎沒有什麼戲可拍了,完全轉入幕後,幾次試圖復出都沒有翻出大的水花,現在他已經活成了馬司令背後的女人。
他本有燦爛的星途,結果人生被一次錯誤的選擇所逆轉,教訓不可謂不慘重。
還有,社會對姚笛不寬容,輿論難道對馬伊琍就很友好了?
馬伊琍作為不爭氣的中國原配的代表,時不時的就會被拿出來批判一番。
因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明星公開表示原諒自己出軌的丈夫,即使是基於自身的正確選擇,也容易給社會帶來不良的榜樣效應。
包括我也曾經寫過這方面的文章,「個體的有意識,匯集多了,會形成群體的無意識。這些例子,這些美麗聰明有名有利的女人的選擇,將深深影響到更廣大範圍的女性的選擇。」
姚笛不容易,馬伊琍比她更不容易。
在剛生下孩子的哺乳期遭遇男人的背叛,媒體雜誌上鋪天蓋地都是兩個人的親熱照,男人的醜事盡人皆知,而自己身心俱疲,激素失衡,要怎麼面對這一切?
就算不是明星,只是普通的女人,恐怕也咽不下這口氣吧。
我之前有個讀者,老公出軌後幾年都沒有走出低谷,她給自己取了一個「別恨太久」的網名,就是為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別恨太久別恨太久,但真的太難做到了,滿腔的憤懣無處消化,對人性的失望羈絆著前行的腳步。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女人,出軌最大的傷害不只是感情的破裂,更是打擊了自尊和自信,對人性失去了信念,當曾經與你親密無間的枕邊人都能背叛你,你還能去相信誰?
稍不留神,馬伊琍也會墮入這樣的深淵,因為別人的錯誤毀掉自己的人生。
稍不留神,馬伊琍就會變成耿耿於懷的怨婦,然後我們現在同情的對象就該是她了。
這幾年,多少人等著看他們的婚姻失敗,多少人等著看她打臉自己的選擇。
她是現實中的羅子君,卻沒有小說中那樣的戲劇性——一個男人背叛自己,總有另外一個備胎在身邊忠誠守護,她所擁有的唯有自己。
該需要多麼強大的毅力才能不自憐自艾,需要多麼寬廣的心胸才能將過去的傷害化解為無形。
馬伊琍重新站起來不是因為社會對原配的廣泛同情,而是要感謝她自己從未放棄成長,她是打不垮的小強。
0 4
姚笛與馬伊琍相比,缺的不是演技,更不是地位,而是頭腦。
當初姚笛和文章在一起,不是不知道人家的老婆還在哺乳期,有兩個孩子的婚姻她都敢插足,第一說明道德感模糊,第二說明缺乏起碼的理性。
姚笛從未為這件事道歉過,倒是一直以受害者自居。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她還為自己辯護,說文章告訴自己會離婚,所以她才決定和他開始。
這是多麼天真的想法,姚笛也算是在娛樂圈摸爬滾打過來的,不是剛踏入社會的無知少女,她難道不知道男人出軌時都會這麼說嗎?
如果他們的婚姻已經破裂到走不下去,又怎麼會生下二胎?
她相信他,是因為愛他——根據來自娛樂圈內部的消息,姚笛是真的愛文章——但一個女人如果不帶腦子掉入愛情,將男人的言行視為聖經,就離倒黴不遠了,無論她是原配還是小三,結果都差不多。
出事之前,她已經憑藉電視劇《裸婚時代》一炮而紅,星途燦爛,這個時候她不專攻演技,卻一頭扎入已婚男人的懷抱,可見對自己的事業也沒什麼熱愛,還在走過去女明星出點名就想嫁人,渴望找個男人收了自己的舊路。
即使在小三風波後,對她來說,最好的洗白也是埋頭踏踏實實地工作,從最小的角色演起,就像當年的劉曉慶,由如日中天的女明星變成專演配角的「橫店第一漂」,生生靠著自己的敬業和演技,重新在演藝圈站穩了腳跟。
觀眾是苛刻的,也是寬容的,只要拿演技說話,拿成果說話,又時間夠久的話,人們是很健忘的。
正如評論家亞當·柯什說,「在欣賞藝術時,人類很自私。如果一部電影,一本書或一幅畫能給我們帶來快感,我們就享受它,不會去問創作它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鞏俐也插足過張藝謀的婚姻,同樣是轟轟烈烈,傳遍坊間,連《我愛我家》裡的和平媽還問老傅,「那鞏俐和張藝謀能不能過到一塊啊?」
但後來,鞏俐還不是用作品徵服了我們,她依然是我們最愛的鞏皇。
但姚笛不是這樣,她最想做的,還是用再找個更好的男人來洗刷自己的汙點,找了個富二代男友趕緊昭告天下,表明自己也是有人要的。
輕慢自己的人生,骨子中有太強的依附性,是姚笛身上最大的問題。
所以這樣的女人註定不會變成馬伊琍,即使讓她們兩個互換位置,她也不會成為後者。
她們太不一樣,面對人生的危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所以註定擁有不一樣的後半生。
在白玉蘭頒獎禮上,馬伊琍說過,「女人不要為取悅別人而活,希望你們為取悅自己而活。總之每個人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機會。勇敢努力的去愛,去奮鬥,去犯錯但是請記住一定要成長。」
這句話,希望姚笛也能夠聽得進去。
原配不是小三的死敵,一個人終究要靠自己創造人生的精彩,馬伊琍證實了這一點,如果姚笛能夠擺脫自己內心的依賴感,或許她會明白馬伊琍所明白的一切。
遭受挫折後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急著去選擇,而是要成為一個更有能力去選擇的人。
作者:晚睡,作家、情感諮詢師,一枚斜槓中年碼字工,喜好解讀複雜情感迷局,關注女性獨立與成長,已出版《晚睡談心》、《幫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