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小舞
你的身高達標了嗎?」
今天,我國公布了18至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這一數字一經公布後,不少民眾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身高,並戲稱沒有拖國家後腿。
與此同時,除了與自己進行比較,很多人的討論還引發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那就是鄰國日本、韓國相比,特別是被我們習慣性冠以「小」稱呼的日本人相比,我們的成年國民身高到底比日本人高還是矮?
說實話,單純的身高並不是國民身體素質更優的指標,但相對於其他衡量指標,顯然直接對比身高更直觀,各國也逐漸形成了個子高更好的統一認知。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似乎存在著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東亞三國中,韓國人身高最高,中國人次之,日本人最矮。
不過,可能是繼承了東亞人謙遜的品格,近年來在身高問題上,中國民眾和日本人都表現得非常謙卑,都認為對方的身高更高。
可能中日身高的爭議實在太過熱鬧,以至於日本媒體日經新聞都覺得有必要進行闢謠,在2019年10月專門以「日本人比中國人高,這是謠言」為題,在客觀數據的佐證下否定了這個長期以來被中日兩國民眾認可的結論。
那麼,依據今天中國最新公布的44歲以下成年人群體平均身高,相比鄰國日韓,我們的身高到底更高還是更矮呢?我們就來專門探討一下。
18到44歲區間的成年人,恰好基本覆蓋了我國從經濟改革之初到如今的成年國民群體,按照大家公認的身高與生活條件密不可分的關聯性,應該說這個平均身高比較客觀的反映了近40多年來,我國成年公民的身高水平。
平均身高這個問題,不同機構、不同年齡段、不同採樣標準可能計算出來的結果,即便數字相差不大,但排名卻可能不盡相同,甚至大相逕庭。由於找不到同期日本、韓國公布的相同年齡段平均身高數字,我們姑且參照《世界人口評論》2020年統計83個國家及地區的男性,以及119個國家及地區的女性平均身高,來對比下中日韓三國的平均身高。
根據《世界人口評論》的最新統計,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69.5釐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8釐米,與今天我們自己公布的44歲以下年齡段成年男女平均身高169.7釐米和158釐米基本吻合。
在這份榜單中,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為172釐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8釐米;韓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70.7釐米,女性平均身高157.4釐米。
據此直觀分析,我們傳統認知中的中日韓三國身高「韓國最高中國次之日本最矮」看法並不準確,反倒是近年來很過中國人認為的「日本人比我們高」更接近現實。東亞三國中,男性身高方面,日本最高,韓國次之,中國最矮;女性身高方面,中國和日本沒有差異,韓國女性僅以0.6釐米的劣勢位居次席。
當然,如果簡單依據一家機構的參考結果就貿然得出中國男人比日本男人矮的結論,並扭轉大家對一個國家「小」的傳統認知,顯然不客觀,也不具備說服力。
不得不承認的一個客觀現實是,相比日本方面的詳實數據,在身高研究方面的參考數據,我們國家有些缺失。不過,今天的報告顯示,同年齡段的中國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與我們自己5年前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6至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釐米和1釐米。
據此,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結論,我國「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換句話說,今天公布的成年男女平均身高可以理解為「我國有史以來成年男女平均身高的峰值」。
如此一來,再去對比日本人的身高變化,似乎更具說服力。過去,中國人的身高顯著高於日本人是多數人的認知,也是客觀現實。參考日本媒體日經新聞的報導,「荷蘭資料庫Clio Infra的數據顯示,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在19世紀初葉的清朝達到約165釐米。當時的日本人僅為155釐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也只有160釐米左右。」
不過,在戰後,日本人開始喝牛奶,還經常吃豬肉和雞肉。按平均身高來看,日本男性進入1980年代後平均身高超過170釐米,而女性也達到157釐米。
對於二戰後日本人平均身高伴隨著經濟騰飛而出現的大幅攀升,日經表示,對於日本人變高了顯示,起初很多中國人並不認可,認為這是日本方面編造的數據,但隨著國門開放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日本旅遊,親眼見證了日本人的身高后,由此認定「日本的年輕人個子越來越高了」。
在日經看來,這屬於「誤解」,數據顯示,日本19~21歲男性的平均身高在2000年創下了171.7釐米的紀錄,而2005年則降至171.5釐米、2010年為170.6釐米,2019年保持在170.7釐米左右的水平。2000年日本18~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為158.0釐米,2005年為158.3釐米,2010年則降至157.8釐米。
據此,日經得出的結論是「日本年輕人的身高不僅沒有變高,反而變矮了」。不過,即便日本人身高出現了反覆,但數據卻足以顛覆我們長期以來對日本人「小」的認知,確認他們確實「比我們更高了」。
中國有個詞叫「此消彼長」,如今,日本年輕人的身高盛極而衰再次變矮,而中國年輕人的身高則持續增高。
今年11月7日,一項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男性175.7釐米/女性163.5釐米)均超過韓國(男性175.5釐米/女性163.2釐米),位列東亞第一,而日本的數據為男性172.2釐米,女性158.5釐米。
據此判斷,至少在19歲剛成年國民的平均身高方面,中國、韓國確實與日本方面拉開了超過3釐米差距,優勢明顯,照此發展,未來日本成年平均身高在中日韓三國中領先優勢會進一步縮減,甚至跌出第一的位置。
按照《柳葉刀》這篇論文給出的結論,從1985年到2019年,中國和韓國成為了全球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過去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釐米,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中國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釐米,增量全球第三。
2016年7月,韓聯社曾援引英國《衛報》和《金融時報》消息稱,韓國女性平均身高近百年來增加20.1公分,增幅為世界200個國家之最。韓國男性則增加15.1公分,增幅排名第3。
報導稱,韓國女性平均身高從1914年的142.2公分增至2014年的162.3公分,增加20.1公分。同期,韓國男性平均身高從159.8公分增至174.9公分,增加15.1公分。100年前韓國女性身高在200個國家中倒數第5,而現在躍居第55。韓國男性身高在200國中排名從第150升至第51。
顯然,與4年前的數字相比,韓國人目前的身高顯然沒有這麼樂觀,不過,即便參照《世界人口評論》韓國成年男性170.7釐米的平均身高,也比我們的169.7釐米高出1公分。
現在,我國男性成年人平均身高雖然略微落後於日本人,在對方稱呼前冠之以「小」似乎說不過去,但依照目前年輕人身高增速,未來中國男人身高一定會再次超越日本人,重新佔據東亞第一。
不過,跳出中日韓這個東亞範圍,與男女平均身高均位列世界第一的歐洲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相比,我國成年男女平均身高差距不小,該國男性平均身高達183.4釐米,女性169.4釐米。
當然,這裡面具有人種差異,但無論是從哪個緯度比較,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成功,中國人不斷長高已經是客觀事實,不應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