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歌曲當屬龔琳娜版的《小河淌水》,無奈這首歌對唱功的要求太高,最喜愛的高音部分我目前根本唱上不去。一首自己只能欣賞卻無法演繹的歌曲,怎能作為最喜愛的卡拉OK歌曲呢?
如果只在能唱的卡拉OK歌曲裡挑選,或者說自己在K歌時最喜歡唱的歌曲,當屬《說聊齋》了。根據顯示偏好理論,人們的選擇蘊含著人們的偏好。彭麗媛原唱的《說聊齋》,雖然是歌,唱腔卻有戲的韻味,既深沉蘊藉,詼諧纏綿,又質樸豪放。笑中有淚,樂中有哀,集莊嚴詼諧,玩笑感慨於一身,特別像百歲老人眼中的人生百相吧!
第一次唱這首歌時還是二十出頭的小姑娘,牛鬼蛇神比正人君子更可愛的體會還不深,喜怒哀樂都上心頭,也不過為賦新詩強說愁。如今從青蔥歲月來到兩鬢星星的中年,從楊柳岸曉風殘月跨步到大江歌罷掉頭東,再唱起這首熟悉的歌,再品品喜怒哀樂齊上心頭,才算真正了解其中況味。面對生活,笑中有淚依舊笑,樂中有哀終須樂。這首歌只適合看慣世間冷暖,不再輕易傷春悲秋的中年人去品味。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如果說每一首被人喜愛的歌背後都有故事,那麼《說聊齋》的背後是一串故事。《聊齋志異》是我小時候最喜愛的故事書之一,那麼多神通廣大、古怪精靈、或刁蠻可愛或溫柔可親的狐仙、山鬼和花神,不按人間常理出牌卻又比人類更重情更懂愛。人們之所以喜愛歌曲《說聊齋》,是因為每逢唱起這首歌,記憶中那些可敬可愛可感可嘆的形象就紛紛湧上心頭吧!
藝術起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無論是曹雪芹還是蒲松齡,都致力於塑造光芒四射可歌可頌的女性形象,正因為現實中的女性大多受制約,受侮辱甚至受損害,然而,一代又一代的忍受侮辱損害的女性,以妻子和母親的形象給世界保留著溫暖和關愛。
回到《說聊齋》這首歌的歌詞作者和演唱者來說吧,歌詞作者喬羽和原唱者彭麗媛都是山東人,山東人性格中常見的質樸、幽默、爽朗、豪放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歌曲之中。人人都知道山東出好漢,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山東出好妻呢?無獨有偶,我的朋友裡寥若星辰的幾位賢妻良母都是山東人。說到《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籍貫同樣是山東,大家應該不會覺得奇怪了吧!如果沒有生活中對中國女性的可敬與可愛的體認,他的創作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難怪我最喜愛的卡拉OK歌曲是《說聊齋》,原來這首歌發源自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源頭的齊魯大地,齊魯文化裡賢淑溫柔、聰明可愛的女性形象在歌中熠熠生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