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萌。
小萌小時候最大的童年陰影就是和爸媽一起吃飯。
我總是因為喜歡扒菜,而經常被爸媽混合雙噴無數個回合。
以至於到現在,小萌只要看見誰在吃飯的時候扒菜,我就會化身成「中年母親」開始對那人如「親生女兒」般地念念叨叨。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成為「親生女兒」居然會是趙麗穎。
在《中餐廳》第四季第二期的節目中,員工們終於在營業結束之後,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晚餐時光。
本應該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吃飯環節,卻因為趙麗穎在吃飯時一直扒拉菜碗裡的菜,而上了熱搜,還是被罵上了熱搜。
在討論中,趙麗穎扒拉菜舉動的嚴重程度,已經涉及到教養問題和素質問題:
看著這個熱搜下眾多的謾罵,黃曉明和張亮坐不住了,紛紛做出回應,為趙麗穎鳴不平:
小萌回顧節目再結合這兩位哥的發言,大致把事情進行了一個梳理:
節目中的這個碗是個大深碗,並且裝著的是份冒菜——
裡面有很多蔥姜蒜等佐料,吃得時候很難不扒拉。
而且並不只有趙麗穎這樣,黃曉明也是在一邊說話,一邊在扒菜。
坐在黃曉明左手邊的,也有一隻手在扒拉那盤菜。
這隻手是誰的呢,按照大家座位的順序來看,這手應該是林大廚的。
而且在遠景畫面中不難看出,這個碗的確很深。
幾個方面結合來看,大家都會存在去碗裡挑菜的情況,但唯獨趙麗穎被惡意放大。
而只是在熱搜上圖個樂的網友,很難發現這一點,輕易就被輿論帶著走了。
當然,除了這件事情外,我們也經常發現,在綜藝裡某些明星總有一些「異於常人」的舉動。
01 ■
節目組的魔鬼剪輯
就繼續拿趙麗穎說吧。
《中餐廳》到現在也才播出了3期的內容,趙麗穎就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這個節目被罵了。
在第2期的節目正片裡,餐廳營業結束後,大家都在賣力地忙活著。
在後廚,黃曉明、李浩菲、林大廚、張亮等人都有在鏡頭裡出現幹活的畫面,卻唯獨見不到趙麗穎的身影。
但其實在第二期節目的會員專享Plus版本中,趙麗穎一直在前廳工作——
小到擦桌子、洗杯子,大到打掃,都是她獨自一個人完成的。
但這些畫面,一些觀眾,或者說大部分觀眾,根本看不到。
沒見著趙麗穎幹活的畫面,然後就誤解成趙麗穎沒有在認真工作、趙麗穎在耍大牌、在偷懶不幹活。
順著這個思路,哪裡能忍?上節目不幹活,那你幹嘛來了?
必須得噴一噴!
這就是節目所帶來的爭議點,有了爭議點了,那播放量自然就來了,節目方的KPI算是可以圓滿完成了。
但趙麗穎到底受到了怎樣的誤解和攻擊,nobody cares。
後來,看過會員Plus版的人,看到這麼多無端的謾罵,心疼勸說:
趙麗穎,求求你退出《中餐廳》吧!
人間不值得。
除了《中餐廳》這檔節目外,靠惡意剪輯博噱頭,似乎已然成了國產綜藝的通病。
在3年前,伊能靜和秦昊參加了《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
在節目裡,夫妻倆坐在一起吃飯,秦昊只顧玩手機遊戲,伊能靜說話很少搭理。
後來倍感無聊的伊能靜和兒子通起了視頻,在伊能靜和孩子通話的整個過程中,全程秦昊都在玩手機。
節目組儼然把秦昊剪成了一個未長大的孩子,全程只會冷漠玩遊戲,不疼老婆不愛孩子的形象。
這也引發了吃瓜群眾們的吐槽和對伊能靜過往秀恩愛的懷疑。
其實真實情況是:
「秦昊在24小時的拍攝中,只玩了一個小時遊戲,並且一直在幫女兒米粒換尿布、洗澡、叫外賣,但這些鏡頭都被節目組一剪沒了。」
其實,小萌知道任何綜藝節目都是有剪輯的,但現在最大的詬病之處在於,節目的剪輯理應該是讓觀眾最大化的獲得有效信息。
真人秀重在一個「真」字,但現在真人秀已然變成了一個戲劇化、抓馬的舞臺。
這不是參與者的問題,而是節目組刻意地製造矛盾,放大矛盾,達到話題度的提升。
可能在這樣的剪輯之下,收視率上去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演員的形象隨時有可能面臨崩塌。
另一方面,其實節目組的魔鬼剪輯就是在把觀眾當成傻子玩。
02 ■
假借善良之名,行暴力之事
除了趙麗穎之外,一直以來人設很穩的楊迪也翻車了,而且他自己也急得聲淚俱下的解釋了。
在《青春環遊記》這檔綜藝裡,在大家玩「你畫我猜」的遊戲環節中,節目組給的畫板上寫的是歸國四子的「張藝興」。
賈玲提醒當時在猜題的劉敏濤「鹿晗、黃子韜、吳亦凡」,想讓劉敏濤猜出張藝興。
而劉敏濤一直沒有get到這個點,在一旁的楊迪也非常著急,於是喊出了「三缺一」這個詞。
不得不說,邊聽這期節目邊做作業的小萌立馬就聽懂了這個提示,自然就會想到張藝興這個人,當時小萌還覺得楊迪好機智。
但節目播出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有人反映「三缺一」這個詞居然是黑稱,黑的人就是張藝興。
因為在這「歸國四子」中,其他三人經常一起玩耍,但與張藝興的接觸卻很少,這讓很多人覺得他們有點排斥張藝興。
飯圈的人就認為楊迪是故意說出黑稱,還陰陽怪氣地說楊迪是5G衝浪達人。
並且直接在話題中攻擊楊迪長得醜,罵他腿短臉大脖子粗,要被醜瞎了。
what?!
原來我們主編叨姐最愛的「多人運動」居然變成了罵人的話,以後叨姐看來是不能愉快地拉著小萌我一起玩麻將了(沒有黑的意思,狗頭保命,要槓就是我的錯)。
楊迪本人也是沒料到啊,眼瞅著自己就要罵成篩子了,都不帶休息的,立馬錄了道歉視頻。
說自己完全不知道「三缺一」是黑稱啊,還特地去搜索補課了一下(求生欲也是很強了)。
結果就和自己理解的一樣,「三缺一」的意思就是打麻將三個人少了一個人,沒想到會傷害到別人,對冒犯到的明星和粉絲道歉。
小萌就不明白了,作為一個明星就一定要了解圈內所有的梗嗎?
大到過往經歷,小到奶名、黑稱都需要去了解的話,這未免也太苛刻了。
要了解娛樂圈這麼仔細的話,小萌猜就連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時間也未必夠用吧。
要是這樣的話,以後小萌可不敢網上發表什麼言論了,誰知道哪句話又傷到了某個明星,傷到了某個網紅。
被有心之士放出來一頓暴擊,我這承受力可沒楊迪那麼強,可能從此就一蹶不振,一下子就嗝屁了。
也許就像夏北島曾在《夏盡時亡》中說:
有的人美麗,有的人平凡,有的人衣食無憂,有的人奔波勞累。
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站在事不關己的角度,對別人的事情品頭論足。
這些人在網絡上對別人要求要遠遠高於現實。
比如有人在路上看到有狗狗被困,出於好心買了點東西給狗狗吃,在大多數人都在誇博主正能量的情況下,還會有一些尖銳的聲音:
「你為什麼要餵魚給狗吃,這會害了它,為什麼不搞點狗糧來。」
「餵都餵了,為什麼不能帶它回家,這樣下去它還不是會死嗎?你只是作秀罷了。」
人家也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而已,並沒有可以富裕到,可以救助一個就往回家領的程度。
網絡本應該是讓大家能夠更快地接受新鮮信息,而不應該苛責所有人必須和聖人一樣,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03 ■
而在這些惡意剪輯和指責批判之下,也讓小萌想到了自己。
大一的時候,我是班長,在班級團建前,同學會把錢轉給我,等到團建時,由我統一支付。
有次,我們去某免費景區進行團建,浪完之後,大家進入到安排好的餐廳吃飯,有幾個人沒吃飽又加了幾個菜。
到結帳的時候,發現大家交到我這裡的錢不夠了,超出的金額也不多,才120元,平均到每個人也才3塊錢。
當時小萌就想,這麼點錢也別找同學們要了,自己出了得了。
當然我們吃飯就花費了一千多,想著找老闆商量給我抹掉二十的零頭,於是就拉著老闆在一旁討論。
有幾個腦洞大的同學,看見我和老闆在角落裡交談,就聯想到了電視劇裡導遊拿回扣的場景。
「好啊!大家一起出來玩,班長不給大家爭取優惠就算了,還要拿回扣。」
這樣的言論在同學中傳播,我本來是想做好事,結果莫名其妙成了一個「黑心中間商?」
剛開始我還想著清者自清,選擇沉默,覺得時間自然會我正名。
但謠言並沒有因為我的沉默而停止,反而越傳越離譜——
「她經常做這種事情的,不知道以前拿了多少回扣」
「她故意帶我們去那家餐廳的,早就想好了」
.
最後演變成我是餐廳老闆的親戚。
???
好吧,君子能忍,小萌不能忍。
當天晚上,我就把所有的轉帳記錄、收款明細、消費明細單據、餐廳菜單價目表、以及和老闆溝通的所有內容,全部一一整理起來,發在了班級群裡。
並表示:
如果大家還有任何疑問,可以儘管來問我,我24小時在線,歡迎任何形式的正面剛。
後來漸漸出現了一些緩和的聲音,大家看我解釋得滴水不漏,開始意識到是誤解我了,向我道歉。
所以啊,在面對誤解的時候,在輿論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沉默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沉默只會讓誤解加深,認為他們所說的就是事實。
以此給你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沉默而理解你。
要想破除這種標籤,那只能擺出事實依據讓大家心服口服。
我們不像明星那樣要面對10000+的負面評論,對於生活裡的一些黑料,還是可以去應付的。
當然,小萌這麼說,不是站在受害者有罪論的角度。
而是希望在這種網絡時代下,如果自己作為當事人,深陷在輿論中心的時候,把自己或好或壞地理由陳述出來。
可以像楊迪一樣正面地依次回應,正面"剛"出來。
聽說你不服?
那咱們就現實中碰一碰,你看我扎不扎你就完事兒了!
ps:如果覺得自己說不過,歡迎加叨姐(daojie04)或者小萌微信(xiaomeng0004),咱們一起來懟回去!
▽
能毒舌不裝逼,會剁手的老司機
明晚21:21,我在玩轉大學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