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市場,一個與社會只有一牆之隔的市場。大學生群體,作為與網際網路一起成長的新一代,被視為未來網際網路平臺重點目標用戶,吸引眾多社交應用、校園電商平臺、校園創業團隊瞄準校園市場開展業務。我國近3000所高校,大學生校園市場這塊巨大誘人的蛋糕,向來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商家和創業者們的必爭之地。
據數據分析表明,現在大學生在校人數普遍都在兩萬人左右,高校人群的密度遠遠高於社會人群。在大部分90後與00後的大學生群體中,懶人經濟與宅經濟盛行,不用出寢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務,外賣、代取代送、代買等已成為趨勢。
因此集合這些服務需求,將需求整合到一個統一平臺上,通過線上平臺業務下單+線下進行配送的模式,是非常有前景的。
簡單來說,由創業者去拉攏做外賣的商家、快遞方或做代取代買等業務的商家,入駐到自己的平臺中,用戶通過平臺APP、公眾號或者小程序選擇下單,騎手通過配送APP接單,將商品配送到用戶手中,類似於美團、餓了麼這樣的運作模式。
自己做一個這樣的校園配送服務平臺,成本高嗎?
首先,你需要確定在哪個學校做平臺,並且與校方談好合作,因為受疫情影響,出於安全考慮大部分學校正實行著封閉式管理,外賣騎手進不了學校,屬於非常大的限制,不過如果是本校學生,那麼就無須擔心這樣的情況,只做校園內配送業務線,也是一個可觀的低成本項目。
其次,你需要準備一定的資金,搭建平臺或組建團隊需要資本,業務的運作需要靠專業的外賣配送系統來進行維持的,就像美團與餓了麼平臺,有自身的智能調度系統,才能保持如此多的業務模式開展,以及配送業務的運作。
最後,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外賣配送系統,一定要好用且專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為你的創業節省成本,維持住與商家、用戶、騎手相互連接與配合。
這樣的校園配送平臺,盈利高嗎?
做校園配送服務平臺,一般的盈利點來自於與商家的訂單抽成、騎手的跑腿收入、平臺廣告費等
主要有以下幾種:
1)每單抽商家20%提成,每單收1元配送費,按客單價20元計算,每單的毛利是5元,給3元配送員,你的淨利潤是2元,1天如果1000單,一個月淨利潤就是6萬,1天如果2000單,一個月淨利潤是12萬。
2)商家廣告收費,想排名靠前的商家,每個月可以收800到2000不等的廣告排名費。
3)跑腿收入,提供外賣的同時可以做其他跑腿業務,然後抽取騎手的配送費用。
4)廣告收入,當平臺有流量之後,與駕校、兼職、輔導班等針對學生市場的廣告合作,如果你能在一個學校做到1000單,綜合收入一個月淨利潤可以接近10萬元。
對於學生群體而言,大部分消費時間都來自於線上,所以大學生人群流量基本上也都來自於線上,但單一的線上體驗已不再滿足學生用戶的需求,反而更加注重的是,線上+線下全流程的體驗。只將重點放在線上,那麼獲取的學生用戶量將大受限制。線上獲取流量,線下做好服務,兩者缺一不可。
目前,較為合理與全面的解決方案就當屬於建立校園O2O一體化的服務平臺,校園創業者可把握住此商機,用平臺滿足學生大眾群體的需求,那麼在未來,必將在校園市場中佔據屬於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