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公眾號[古韻今和]第6期
主題:端午
編者按:自徵稿日至截稿日期2020年5月5日24:00止,收到各地詩友來稿1200餘首,現分期刊出,不合格律或不符主題要求者不取。其中優選作品已於第6期《中華詩詞》雜誌同名欄目發表。謝謝大家!
原 唱
唐·李白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宋·蘇轍
競渡
史君欲聽榜人謳,一夜江波拍岸流。
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爭作弄潮遊。
長鯨破浪聊堪比,小旆逆風殊未收。
角勝爭先非老事,憑欄寓目思悠悠。
詩友作品(第2輯)
張黎華(湖南耒陽)
端午懷屈原
瀟湘千載說懷沙,風月一壺水為家。
捲起雲濤三萬尺,錦囊詞骨盡開花。
端午懷鄉
嶙峋傲骨老風沙,望斷雲山何處家。
唯有子規知我意,聲聲啼出石榴花。
王利民
端午故園行
老巷幽深小徑沙,隔牆不認舊時家。
多情自有房前樹,猶記頑童打棗花。
端午夜值勤感懷
滿目風飈滿面沙,逆行值守戍千家。
燈明夜靜相思重,如見窗前母女花。
許雪松(浙江慈谿)
端午楊梅
端陽時節雨沙沙,客似雲來到我家。
猶愛江南風物好,楊梅更勝滿山花。
端午原韻次蘇轍《競渡》
曾經滄浪泛清謳,一曲離騷萬古流。
角黍爭投湘水載,千帆競渡楚江遊。
直心不棄紅塵老,往事相隨大夢收。
最是人間平淡處,晴光細雨共悠悠。
李崇元
次韻唐·李白
疫驚黃鶴落汀沙,庚子逢災霧鎖家。
嫋嫋笛聲天使奏,英雄淚浸漢江花。
張躍發
端午
雨後彩旗揚碧沙,萬人兩岸不歸家。
鑼鳴鼓擊龍舟起,千槳齊揮激浪花。
陳水寶
端午次韻李白
龍舟競渡吊懷沙,千載菖蒲掛萬家。
秦殿楚臺何處是?匆匆流水送楊花。
賀中軒
端午龍舟賽
馭濤衝浪攪河沙,奪獎直驚敖廣家。
喚返屈平觀景象,問誰爭富牡丹花。
李順仁(福建龍巖)
端午節憶詩魂
錦繡華章萬代謳,汨羅滾滾水長流。
懷精抱質開陳諫,眷國思鄉放逐遊。
美政力行花不發,離騷淚寫筆豐收。
劃舟解粽傳芳品,奉祭詩魂意鬱悠。
高軍(山西文水)
打工者端午
渺渺人生一粒沙,南城風雨且為家。
盼圓眉月鳴金笛,米粽娘包落淚花。
付輝
次韻李白
人回始地覽長沙,悲憤懷情國即家。
汩水龍舟思屈子,詩宗一躍浪開花。
燕淑清(江蘇無錫)
太湖竟渡
湖拋五線九天謳,石刻離騷血性流。
十舸黃龍人大喊,一腔鼓點渚中遊。
歌頭小子槳之切,水調汩羅恨莫收。
粽逐詩魂心念念,雲間未減楚音悠。
陳守湖(陝西)
端 午
童蒙逐艾弄塵沙,青粽長安客萬家。
莫道今宵無好景,一窗煙月照薔花。
唐景裕(河北盧龍)
端午節
黎元赤縣楚辭謳,汨水含冤萬古流。
角粽絲纏民意系,龍舟浪破史潮遊。
蘭花潔雅身為佩,志向堅貞念未收。
決勝當今強國夢,常思屈子意悠悠。
傅祖偉(湖南常德)
競渡
神州典範萬人謳,天下江河不斷流。
往昔先賢憂國奮,當今俊傑弄潮遊。
常聞各地龍舟賽,決戰多方績效收。
盛世良辰添異彩,興邦圓夢樂悠悠。
馬一平(甘肅平涼)
端午
年年此日憶沉沙,淚染江河醒萬家。
但見龍舟爭競渡,雲帆過處盡詩花。
劉優藝(江西吉水)
赴長沙端午舞會
五湖四海聚長沙,香粽迎來舞蹈家。
手攬裙腰連軸轉,漢宮飛燕旋如花。
馬繼清(四川)
端午
靈均憂憤向天謳,身沒汨羅江塞流。
歲歲粽包魚鱉賄,船船口號浪濤流。
菖蒲陳艾瘟邪避,庚子新冠英傑收。
華夏文明蘭槳付,潮頭競勝頌歌悠。
李伯廷(山西)
次韻李白
驅魔滅瘴浪飛沙,割捨小家為大家。
黃鶴樓頭聞戰鼓,曙光初照漢江花。
王發昌(江西鷹潭)
端午
大江東去浪淘沙,千古騷歌誦萬家。
歲歲來將屈恨祭,神州不唱後庭花。
李能智
端午
江空渺渺籠煙沙,艾束今夕著萬家。
角粽年年憑弔祭,高吟楚賦傍榴花。
孫豔梅(河北)
端午悼屈原
眸清氣正不容沙,謫去龍門痛別家。
浩蕩江流凝哽咽,碧霄六月散瓊花。
劉傑(安徽壽縣)
次韻李白
行吟澤畔賦懷沙,一片忠心薦國家。
高潔難從漁父辯,千秋怒放是詩花。
隋鑑武
次韻李白
汨羅屈子憤沉沙,國破勢微何處家?
時越雙千端午後,九州同賞樂園花。
陳鋼生
次韻李白
夢攜太白浪中沙,流水湯湯澤萬家。
黃鶴若知今日盛,飛還樓下逐江花。
九成
端午
如煙碧草隱塵沙,客挽馨風暖牧家。
囡女銀壺斟美酒,纖纖玉指弄蘭花。
王少華
悼屈子
汨羅江畔屈公謳,香草美人傾玉流。
橘頌寄懷明守節,九歌眷念夢遨遊。
離騷耿耿忠君表,天問漫漫求索收。
卓偉奇才千古敬,更悲獨醒嘆悠悠。
郭理壩(四川宜賓)
端午次韻李白
龍舟舵手汗拋沙,尋覓忠魂訪萬家。
黃鶴樓前玄武靜,子規啼血杜鵑花。
王靖
端午
綠楊懷夢雨沙沙,一疫縈牽幾萬家。
但得艾蒲能去病,全球盡放石榴花。
皚嵐(新疆昌吉)
說端午詩
年年懷屈賦沉沙,爭見渾涵幾到家?
捨棄雄黃蒲與艾,專吟舟浪汩羅花。
郭世忠(黑龍江伊春)
端午
滿腔憂憤寫懷沙,湘楚飄零未有家。
薦獻孱軀銘宿志,汨羅水起萬年花。
山之木
江城端午節
江城雪雨未沉沙,黃鶴鳴歸劫後家。
終是東方正陽照,龍舟奮翮浪飛花。
王文春(江西南城)
端午吊屈原
洞庭波浪屈懷沙,荊楚難歸何處家?
竟駕龍舟端午粽,人間遍種桂蘭花。
彭水洪(湖南華容)
次蘇轍《競渡》
端午涼風撫棹謳,一江鼙鼓擊中流。
衝波但見獸頭舞,躍浪不甘龍尾遊。
顧影生情詩自放,飛舟寄語意難收。
離騷吟透汨羅水,求索新潮滌鬱悠。
耆寧(浙江湖州)
端午吟
庚年端午億人謳,節日民風萬古流。
拜禮祖神求福進,打中時水競舟遊。
屈原米粽家家紀,艾草荷包戶戶收。
童腕纏絲防五毒,放鳶眾少樂閒悠。
高曄泰
次韻唐李白
一去巴陵萬裡沙,雲遊夢澤五侯家。
嗟乎屈子千秋客,不見餘人逐浪花。
操禮端
次韻李白
新春忍看卷塵沙,故國封城未省家。
黃鶴聲中聞破陣,歸途盡綻馬蹄花。
李亞娟
次韻李白
風雲開闔浪淘沙,一世浮生最念家。
玉笛吹塵梅雪落,羈情無限夢開花。
劉平海(雲南昭通)
端午登高
端午登高望金沙,江如玉帶回遠家。
疫情過後烏蒙舞,嶺上正紅杜鵑花。
錢方青
端午節懷屈原
名傳千載世人謳,一曲離騷領韻流。
因展雄才奸侫妒,為追美夢宇寰遊。
含悲扣壁天來問:誤國殃民誰罷收?
不改忠貞成獨醒,滔滔汨水恨悠悠。
夏紅軍(湖北隨州)
庚子年端午感賦
一場大戰浪淘沙,幸有英雄護萬家。
端午如常人絡繹,櫻花錯過賞荷花。
林志洪
端午競渡
化為蒲草阻流沙,換得青天照國家。
思屈驅龍催鼓笛,汨羅江畔競開花。
袁秋英(湖北赤壁)
端午懷屈原
汨羅江水卷千沙,屈子丹心為國家。
不忘離騷舟賽祭,遊人追憶淚含花。
陸德海(大連)
端午次李白
沅湘浩浩卷流沙,擊鼓飛舟響萬家。
遙對楚天何汗漫,邀來雅客賞奇花。
張彥良(浙江)
次韻蘇轍《競渡》
離騷千古盡吟謳,半懂何妨思湧流。
應有汨羅蹈波懺,恐無墨客得閒遊。
緬懷崇聖心常勵,競渡爭先槳不收。
解粽暖香聞見愫,為民求索氣飄悠。
正路慎德
祭屈原
端陽時節古今謳,屈子芳丹萬世流。
壯士思鄉悲曲喚,英雄愛國泣聲收。
龍船競魄追波去,汨水冤魂逐浪遊。
天問離騷歌詠唱,香甜米粽祭情悠。
姜麗萍
庚子端午,聞同事家屬為獄警,因抗疫六月方能歸家,有作
清陰又覆岸邊沙,稚子相思問到家。
長策初成心事定,歸來紅透石榴花。
蔣正華
端午
謀生外出到長沙,佳節今逢倍念家。
縱使隔山還隔水,連屏也賞蜀葵花。
鄒水平(湖南新化)
端午節步李白韻
鬥角勾心若散沙,汨羅江底屈平家。
龍舟千載因公競,熱血忠魂惹淚花。
黃金明(福建莆田)
端午緬懷屈原
騷人無數浪淘沙,詩史揚名第一家。
閃彩吟篇星鬥避,悽然濺淚感時花。
三月
端午
風迎蘆葦葉沙沙,艾草青青入我家。
垂淚小兒因有粽,啊嗚一口面如花。
李濟民(吉林通化)
端午隨想
香粽千年裹豆沙,為誰入宴小康家。
汨羅已絕三閭憤,競罷千帆插艾花。
禹麗娟(湖南懷化)
空巢家庭端午節
白米裹藏紅豆沙,嬌兒圍看笑盈家。
而今粽子依然做,滿室無人淚眼花。
端午節紀念屈原
千年屈子促歌謳,浩浩汨羅江靜流。
《天問》靈思誰可得,《離騷》神境自然遊。
豈因貴族威難近,偏為貧民恤不收。
舊恨料應都已散,如今國泰歲悠悠。
黃世晃(福建)
端午
汨羅江畔賦懷沙,魂斷煙波醒萬家。
誰令端陽石榴樹,年年帶血吐新花。
左哲夫(合肥)
端午
汨羅千載浪淘沙,一脈離騷傳各家。
庚子殘天華夏鉚,河山依舊綻春花。
劉仕勇(湖北安陸)
端午登三峽大壩懷屈原
巍峨大壩世人謳,祭悼屈原淚眼流。
遠視平湖煙裡渺,遺留神女夢中遊。
高樓大廈千竹冒,萬裡江山一目收。
華夏國強民富裕,還君遺願喜悠悠。
李伯廷(山西)
次韻李白
驅魔滅瘴浪飛沙,辭別小家為大家。
黃鶴樓頭聞戰鼓,曙光初照漢江花。
袁洪(湖北宜昌)
次韻蘇轍《競渡》
五月榴紅郢楚謳,龍舟競渡騁江流。
揚旗擊鼓思遙魄,奮棹飛鑣爭上遊。
眼見長鯨激濤去,耳聞喧浪掠波收。
每逢蒲節情難抑,倚水憑欄寄意悠。
郝建標(吉林)
端午
風清五月不無沙,免疫端陽厭宅家。
郊外車房歌喚盞,天然草幕賞飛花。
趙潔
端午
競渡女兒辭浣沙,粽團蒲酒祭仙家。
江南絲雨人皆醉,古調難求著晚花。
周易立(湖北武漢)
端午次韻蘇轍
江城貢獻汗青謳,剎那全封斷疫流。
三月宅居深刻記,一朝啟戶更欣遊。
通衢又展揚帆志,古韻重鳴普世收。
勁鼓龍舟酬屈子,英魂永駐念悠悠。
孟月卿(山西太原)
端午感懷
屈子投江浪湧沙,巨星雖隕亮邦家。
千秋鐵骨詩魂鑄,每念感懷飛淚花。
馬成君(黑龍江大慶)
端午悼屈原
難酬夙願自懷沙,無悔平生報國家。
千載汨羅仍切問,緣何淫雨虐蘭花?
葉華明
次韻李白
夜郎渺漫若長沙,去國何時可返家?
黃鶴年年來復去,落梅五月又開花。
嚴高東
賽龍舟
左舷奮槳右舷謳,前浪開花後浪流。
抖興喧呼夾岸響,助威鼓角對河遊。
晴雲偏要抵舟看,盛況才能盡眼收。
連日封城黃鶴躁,而今觀賽正優悠。
李銀偉
端午節
糯香角黍碾紅沙,碧艾菖蒲懸萬家。
不忘忠魂祭重五,汨羅競渡起江花。
廖振東(江西贛州)
次韻李白
新冠毒霧捲風沙,政府關懷進每家。
抗疫迎來全勝日,龍舟競渡浪飛花。
王衍(廣東陽江)
端午
追思端午嘆懷沙,醒世匡時數屈家。
借得詩魂添虎翼,國強夢裡筆生花。
姚大全(安徽合肥市)
次《競渡》宋·蘇轍
汨羅江畔九歌謳,赤子忠誠逝水流。
歲月如磐成過往,龍舟投粽不堪遊。
茸茸野艾晨風拂,渺渺煙波夜雨收。
辭祖詩先同敬仰,美人香草戀悠悠。
劉振友(黑龍江)
再回老村
故土離別滿地沙,同隨父老去新家。
踏青北崗尋村跡,端午昔宅採艾花。
李桂霞(內蒙古赤峰)
次韻李白
一簾淑氣透窗紗,粽子香飄屈子家。
祛疫誰人憑艾草,神州五月綻心花。
王書文(湖北荊州)
端午懷屈原
千秋撞響汨羅沙,恍見靈均戀國家。
粽若東方金字塔,纏綿彩線繫心花。
尹學安(北京)
庚子端午月夜感懷
江城黃鶴放歌謳,鸚鵡洲頭老淚流。
庚子歲初瘟毒肆,端陽昌會泛舟遊。
若非援鄂同除疫,那得今時癘瘴收。
屈子舉杯對新月,酹觴叩謝水悠悠。
閻繩德(山西祁縣)
端午次韻蘇轍《競渡》
騷章千載放清謳,情系蒼生寄碧流。
蒲艾室懸驅瘴淨,龍舟江競蕩波遊。
沙懷有恨魂猶斷,獨醒無門諫未收。
歲歲楝花明眼日,如雷鳴鼓念悠悠。
唐浩哲
端午
直臣絕意唱懷沙,國破安能顧小家。
一脈龍舟唯競渡,揮旌擊鼓浪飛花。
庚子端午
新冠風雨滿屏謳,春節封城湧暖流。
口罩清明難出戶,薄裳端午信天遊。
若非屈子文魂在,哪有龍舟一望收。
採切菖蒲開老酒,舉杯邀月醉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