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著白宮的鐵絲網,鎖住川普的恐懼,掛滿民眾的嘲弄和希望

2021-01-17 海外即時通

文|Faye

新近流行這樣一個段子,說美國總統川普言出必行,說修牆就「修牆」。不過,這裡說的牆可不是川普一直想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的隔離牆,而是指最近面對因為弗洛伊德之死而引發的抗議狂潮,總統先生用鐵「圍牆」把自己圍進了白宮裡。

一周前,為了讓川普能夠走到白宮對面的聖約翰聖職教堂拍照,警察對抗議群眾釋放了化學氣體,發射了橡皮子彈,此舉遭到了抗議者的嚴厲反擊,在示威者將白宮前的圍欄破壞後,這位謹慎的白宮主人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區周圍重新築起了高高的鐵柵欄,並關閉了最近常聚集著示威者的拉斐特廣場。

不過,令川普不曾想到的是,當總統親自把自己困進白宮的圍牆之後,這些高高的鐵絲網,卻被抗議者們「玩壞了」。他們並沒有將抗議升級成令川普感到恐懼的那種形式,反而以一種和平的方式,隔著臨時新建的黑色圍欄,與被鐵網和混凝土路障包圍的白宮槓了起來。在藝術家和抗議者們的「裝飾下」,鐵柵欄上掛滿了標語、畫作、鮮花,它一下子變成了被警察殺害的弗洛伊德的臨時紀念館,變成了藝術家們表達「Black lives matter」的作品牆。

白宮外,儼然成了反對種族歧視的最前沿、第一現場。

在圍欄建立之初,美國特勤局說,由於「安全必要」,圍欄預計將持續到美國時間6月10日。《紐約時報》報導,周三,白宮南側的部分圍欄已經被拆除。但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10日最新消息,川普政府似乎正要撤回這一決定。不過,擔心拆除會損壞這些標語和畫作,很多志願者也已經開始在保存這些物品。有好幾家博物館已經表示,他們有興趣收藏這些藝術品並展出。

基辛格勸說尼克森總統時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坐在用刺刀團團圍住的白宮裡,是做不成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的」。

這一次,「白宮豎起了一堵牆,但人民將它變得美麗」,《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標題如是說。

但不知道,在熱愛豎牆的川普心中,那一朵朵鮮花是否就是一把把刺刀?否則,他何以不惜打破白宮數百年來和平、開放的傳統,而把自己變成了一隻「困獸」?

一、布滿鮮花、藝術品的圍欄

川普又創造了歷史,大概在美國歷史上,不曾有任何一位總統,曾經在白宮門外建造起如此之高、之長的圍牆。

根據美媒報導,這道黑色金屬柵欄有8英尺之高,它將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即白宮所在地址)和拉法葉公園(Lafayette Park)包圍了起來——面積大約有四個街區那麼大。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面對白宮豎起的高牆,抗議者開始張貼越來越多的藝術品。鐵柵欄上有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和埃米特·蒂爾(Emmett Till)的畫作。有反對種族歧視的標語。有哀悼亡者的鮮花。還有展示警察暴行的海報。人們在鐵柵欄外參觀、拍照,或者舉起雙手以示抗議。而在圍牆邊的地面上,也被抗議者畫滿了各種畫作。

在這面用以隔離的圍牆邊,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他們的憤怒、抗議。有意思的是,圍牆與牆邊的人們,似乎也成了數百年來黑人種族隔離和生生不息的抗爭的某種象徵。

(編者註:埃米特·蒂爾是一名非裔美國人,1955年他在訪問密西西比的親屬時,因與一名21歲的白人女子卡羅琳·布萊恩特談了話,該女子謊稱蒂爾調戲了她,幾天後這位14歲的少年遭綁架並被殺死拋屍河中。)

6月8日,人們圍在華盛頓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廣場北側的安全柵欄上看海報和標語牌。鐵網上遍布「BLACK LIVES MATTER」這樣的標語。

還有示威者在離白宮最近的圍欄前舉起雙手表示抗議,身後貼滿了抗議警察暴行的圖像和標語。

在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廣場北側安全圍欄上,掛著一個黃色花圈,旁邊是一個醒目的「我無法呼吸」的標語牌。

就在黃色花圈的旁邊,掛著一幅比圍欄還高,以至於拖到地面上的巨大黑色橫幅。當人們的目光在巨幅標語上停留的時候,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背後高聳入雲的華盛頓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不僅是華盛頓特區的地標建築物,還代表著美國「國父」華盛頓所傳承下來的現代共和主義理想。(編者註:現代共和主義是美國公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自由和不可剝奪的個人權利是中心價值觀,人民的主權是一切法律權威的源泉。)

但川普似乎並不這麼看,他說:拉斐特廣場被驅散的和平抗議者是「恐怖分子」。

二、白宮為美國人民擁有,只是允許總統住在那兒

連接著白宮和美國國會大廈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一直面對民眾開放。在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發生後,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街區才禁止車輛通行,但對行人依然保持開放,這是美國首都自由的象徵。

川普此次將該街道和歷來遊行活動的聚集地——拉斐特廣場封鎖起來的行為無疑打破了這一常規。

此舉引起華盛頓市長穆裡爾·鮑澤(Muriel E. Bowser)和市民的強烈反對。「作為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的人中的一員,我已經非常習慣使用周圍的聯邦設施。在這裡,人們可以從國會大廈的地面上走過……能夠在最高法院和白宮兩邊四處走動,現在所有這些都受到威脅。」

華盛頓市長似乎與川普槓上了,在通往白宮的必經之路上漆上了巨大的「Black Lives matter」

在華盛頓市長鮑澤和市民們看來,在白宮周邊建起兩道防線的措施,正在使總統、他的家人和他的員工所居住的大院更加遠離示威活動,遠離美國公眾。最重要的是,這裡雖然住著總統,但別忘了,「那也是人民的家。」

就在上周五晚上,抗議者還在通往白宮的必經之路上高呼:「誰的房子?我們的家。」

不過對於華盛頓特區的抗議聲,總統先生似乎並不care,上周五川普在Twitter上寫道:「@ MayorBowser如此無能,完全沒有資格經營像華盛頓特區這樣的重要城市。」, 「如果國民警衛隊沒有進一步的舉措,那麼她看上去不會比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市長更好。」

川普這種強硬的態度,很快引來社會各界學者的譴責,其中來自愛荷華大學託馬斯·潘因研究所的總統歷史學家林賽·切爾文斯基表示:「白宮就是人民的房子。美國人擁有並付錢允許總統住在那兒。但圍欄和路障表明,川普正在對美國人民隱藏自己。」

還有許多批評家和評論家將白宮周圍的障礙物與沿美國南部邊界修建的隔離牆進行了比較,他們說,這是川普渴望與外界隔離的體現。但這一次,美國總統想要隔離的不是外國人,而是自己的同胞。

三、開放的白宮:為了讓總統回家,助手們不得不用威士忌「誘騙」熱情的市民

當川普在白宮與美國公眾之間築起一道圍牆的時候,他或許忘了這裡曾是一片和平、開放的土壤。

歷史資料顯示,自1800年白宮落成以來,它就一直保持著和平、開放的傳統。託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是第一位住進該建築物中的總統,雖然一開始白宮附近也安裝了矮矮的木製和鐵圍欄,後來還裝了石牆,但白宮的場地一直向公眾開放,允許公開遊覽。

這棟如英格蘭及愛爾蘭風格房屋般無拘無束的白房子,都一直以對外開放的「習俗」而著稱。

在開放白宮這件事兒,也曾發生過一些至今仍被淪為談資的趣事。

譬如1805年,託馬斯·傑斐遜總統在他的職典禮時開放了白宮。據悉,當時在國會山莊參加傑斐遜宣誓儀式的大多數人們,儀式結束後都跟隨他回到了在白宮的家。這位和藹可親的美國總統,還在藍廳接見了一些前來支持他的民眾。

還有1829年,大約2000個市民聚集在白宮祝賀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的就職典禮。因為招待會人數過多,傑克遜還被迫躲進了一家旅館。最終為了讓新任總統安全回家,他的助手不得不以橘子汁和威士忌調製的強力雞尾酒,將這群熱情的市民誘騙出來。

雖然這樣親民的招待會一度讓總統們感到頭疼,但這個習俗一直保留至1885年,後來由當年新上任的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安排了一個在白宮正面看臺的總統閱兵,來代替傳統的招待會。

四、「坐在用刺刀團團圍住的白宮裡,做不成總統」

在白宮歷史上,也有一些被迫關閉和像今天這樣被鐵柵欄圍起來的時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白宮兩側的東(1866年建立的)和西(1872年建立的)行政大道,原本作為公共街道長期開放,因為戰時情況特殊,這兩個通道均被關閉。後來位於白宮和財政部之間的東行政大道(East Executive Avenue)解禁後,又於1986年改建成服務道路和公園。

1893年,美國第18任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發現有遊客試圖偷拍他的小女兒,憤怒的克利夫蘭一氣之下關閉了白宮的南地,而在此之前南地已經被圍上了鐵柵欄。

除了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和「911」恐怖襲擊發生前後,白宮場地外的賓夕法尼亞大道被禁止通行,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可以在拉斐特公園和白宮籬笆之間漫步和騎行。

包括越南戰爭期間,有大量反越戰的示威遊行者沿賓夕法尼亞大道和拉斐特廣場的舉行抗議活動,也沒有被林登·詹森阻止。即使這位住在白宮裡的總統,白天工作時總能聽到外面在高呼:「嘿,嘿,L.B.J,您今天殺死了多少個孩子?」

如今川普在既不處於戰時又沒有恐怖襲擊發生的情況下,卻將美國民眾遠遠地隔離在這個國家政治中心的大門之外。

這不禁讓人想起46年前,在「水門事件」真相被揭開後,四面楚歌的美國總統尼克森面對失去權力的恐懼,在國會的彈劾下負隅頑抗,後來經高參基辛格勸諫:「坐在用刺刀團團圍住的白宮裡,是做不成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的」。最終,尼克森才不得不在國會面前低頭認輸,宣布辭職。這句話,不知坐在「圍城」中的川普是否聽說過?

(編者註:水門事件又稱「水門醜聞」,是20世紀7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場政治醜聞。1972年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水門綜合大廈發現被人侵入,然而時任總統理察·尼克森及內閣試圖掩蓋事件真相。直至竊聽陰謀被發現,尼克森仍然阻撓國會調查,最終導致憲政危機。尼克森於1974年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相關焦點

  • 美國白宮外數千人集會抗議 川普在車內向民眾揮手引發歡呼
    美國白宮外數千人集會抗議 #川普在車內向民眾揮手引發歡呼#) 【現場!
  • 7000美軍包圍白宮!鐵絲網和欄杆高高立起,伊萬卡呼籲粉絲行動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笑】雖然在總統大選上,拜登以306票擊敗川普贏得勝利,但川普並沒有表示放棄,而是伺機行動,就有了現在滿世界都知道的國會山暴亂事件。總統大選完畢之後還得經過國會認證和就職儀式才算是真正坐穩了寶座,而就在當天,川普煽動自己狂熱忠實支持者強行闖入白宮,肆意破壞,當時場面一片混亂。雖然事後川普遭到嚴厲譴責,當時有人喪失生命。可這些完全阻止不了這些支持者的決心。這些人不但沒有放棄,還不停地向民主黨高官發出死亡威脅信號,並打算在拜登任職儀式那天再次發動暴亂,範圍只會比這次更大。
  • 美疫情失控或是川普政府故意為之?白宮顧問:就希望民眾被傳染
    這和川普政府的錯誤政策是有著直接關係,對於很多美國民眾來說,新冠疫苗的研發可能已經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早在今年七月份就有消息傳出,當時白宮政府的科學顧問保羅·亞歷山大就曾經希望川普政府放寬對於美國國內社交距離的限制,以實現他們的所謂"群體免疫"政策。
  • 美媒:離開白宮後 川普將在這裡繼續呼風喚雨
    來源:參考消息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7日報導稱,川普在推特和臉書上的力量將在其總統任期結束後繼續存在。全文摘編如下:川普總統將離開白宮,無論是在明年1月還是在4年後。社交媒體研究者說,作為一名希望影響輿論、嘲弄反對者或幫助重振其商業利益的公民,川普可以輕鬆跟上這個節奏。通過兩次全國性競選和近四年的總統任期,這種能力得到了磨鍊和加強,使他有機會做以往的美國總統很少嘗試過的事情——像一位新任總統試圖掌控全國舞臺那樣,讓全國的目光始終聚焦自己。
  • ...馬克·羅澤爾|白宮|喬治·弗洛伊德|凱莉·麥肯納尼|川普|...
    此前的5月25日,弗洛伊德因被白人警察跪頸執法長達八分多鐘而窒息死亡,結果引發全美上百座城市展開針對警察暴力和種族不平等的抗議遊行。然而,就在全美對種族歧視受害者弗洛伊德進行悼念之時,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肯納尼6月8日卻再度語出驚人。 麥肯納尼公開表示,針對聯邦執法機構日前武力強行清除白宮外抗議者,政府「毫不後悔」。此話一出,立即招致各方批評。
  • 彭斯明日將在白宮直播接種疫苗,希望給民眾一劑「強心針」
    【南方+12月17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美國副總統、白宮新冠病毒工作小組組長邁克·彭斯 (Mike Pence)將於12月18日在白宮接種疫苗,屆時將進行電視直播,從而提升全美公民對於疫苗接種的信心。與此同時,彭斯的妻子、美國第二夫人凱倫·彭斯(Karen Pence)和美國醫務總監傑羅姆·亞當斯(Jerome Adams)博士也將於12月18日與彭斯一起,在白宮接種疫苗。亞當斯是川普政府中級別最高的非裔美國人之一,他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 川普拒籤「紓困法案」,掐滅民眾最後希望,網友怒斥:人不如狗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1月20日將有兩場總統就職儀式舉行,拜登和川普之間的戰鬥還在持續,甚至手段開始更加極端,矛盾上升。不過能夠同意進行白宮交接,說明川普已經做好了全面失敗的準備,但這不代表其不會在最後的任期上,給拜登製造一些麻煩,比如以下幾件事。
  • 和平官員陣亡紀念日,川普:州下半旗民眾展示國旗,我點亮白宮
    5月15日,美國迎來全國和平官員陣亡紀念日,美官員及民眾在這一天向因公殉職或致殘的地方、州和聯邦和平官致敬,正值疫情期間,川普下令各州等下半旗紀念。川普在和平官員紀念日和2020年警察周發表了一份公告。他在公告中說,「我們代表我們充滿感激之情的國家,自豪地向90多萬名宣誓就職的執法人員致敬,感謝他們在危險的不確定性面前表現出的決心和奉獻。我們的國家與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同在,我們將永遠感謝和支持他們。
  • 震驚,白宮外宣布獨立,美國陷入大分裂
    這必然要摧毀的,但是因為白宮戒備森嚴,抗議者多次闖入沒有成功,但引發了巨大的騷亂,川普因此還躲進白宮的地堡三次,這是川普一生中最不光彩的時刻。示威者在白宮附近,距離白宮大概不到兩公裡的地方,他們在街道上拉起了鐵絲網,設置了路障,鐵絲網上掛起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黑宮自治區,不接受美國政府的統治,這是在美國的心臟宣布獨立。
  • 30座美國城市在燃燒,白宮被圍險些淪陷,川普卻出逃看火箭
    (示威民眾包圍白宮)據悉,在華盛頓特區,大約2萬名憤怒的示威者包圍了白宮,並且示威人群正在逐漸縮小包圍圈,而負責白宮安保的白宮特勤局開啟了白宮中的通道,除了為有需要的媒體和工作人員進出,其他人一概不得進出白宮。
  • 60名特勤人員受傷,川普藏身白宮地堡,上演真實版《白宮陷落》
    6月1日,據美國媒體最新報導,為黑人弗洛伊德「伸張正義」的抗議者,趁著深夜將白宮團團圍住,進出白宮的車輛和人員均遭到了示威者的圍追堵截。白宮外的特勤人員、警察以及示威者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美國的騷亂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川普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川普一向以強硬著稱,喜歡用極限施壓的手段來令對手臣服。自從明尼蘇達州騷亂發生開始,他就一直在火上澆油,試圖以此來轉移國內矛盾。事發第一時間,川普就公開指責了州長的軟弱無能,並強調只要搶劫開始,警察就可以槍殺他們。
  • 大選臨近,當年匿名抨擊川普的白宮「內鬼」自曝了!
    泰勒的工作主要與移民、網絡安全和恐怖主義等議題相關,參與制定了川普政府頗有爭議的政策,包括對來自穆斯林國家的民眾發布旅行禁令,對非法移民施行零容忍政策,在邊境將孩子與父母分離。據泰勒自述,他是共和黨黨員,這也是他最初加入川普政府任職的原因,「作為一名共和黨黨員,我希望看到一位共和黨總統能夠成功」。然而,在川普政府工作兩年後,泰勒顯然改變了他的觀點。
  • 白宮爆發激烈罵戰,川普聽誰的?
    據美國媒體的報導,在上個星期五時,川普號召了一批「死忠粉」,在白宮舉辦了一場臨時會議,這些人中包括打官司一直失敗的「陰謀論」律師鮑威爾,還有先前得到特赦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以及梅多斯、白宮法律顧問以及川普私人律師朱利亞尼等。
  • 抗議席捲全美,白宮險些淪陷,川普卻出逃去看火箭,上演政治秀
    29日晚上,白宮因周圍的抗議活動而封鎖,美國特勤局人員緊急行動維護安全,通往白宮新聞發布室的門已被上鎖,特勤局人員也不允許任何人離開白宮。美國總統川普30日發推稱讚特勤局人員「做得很棒」,「我在裡面看著(外面的)一舉一動,沒有比這更感到安全的了。」他還繼續誇道,「正如你們昨晚所看到的那樣,他們表現得非常酷並且非常專業。不要讓(局勢)失控。謝謝你們!」
  • 「白宮優先」突然炸鍋!美媒曝光一重磅消息,川普連忙發聲否認
    然而,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近日白宮透露出「政界高官優先接種」的風聲,並且還通過了一項「疫苗美國優先」的政令。報導稱,長期以來,白宮一直試圖淡化新冠疫情,並且多次公開舉行聚集性活動,如今卻要求率先接種疫苗,實在是諷刺。
  • 白宮「陷落」!11萬人圍堵華盛頓,川普或被提前「轟下」臺?
    白宮「陷落」!11萬人圍堵華盛頓,川普或被提前「轟下」臺?近期,全美大選備受世人矚目,據外媒10月28日報導,美國大選即將在11月舉行,然而從目前公布的民調數據看,川普始終落後拜登數個百分點,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川普將很難保住總統寶座,並且就在此時,美國境內再次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白宮更是一度「陷落」,外媒報導稱,日前華盛頓爆發了11萬人大遊行,大批民眾走上街頭髮起抗議,據了解,這次抗議的參與者 多是女性,他們希望以此傳遞自身訴求,但華盛頓當局似乎對此視而不見
  • 離開白宮後,「川普」搬進新家
    上周白宮工作人員將箱子裝入一輛卡車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白宮的90名工作人員只有大約五個小時的時間用來完成這場新舊交替。今年因為疫情,還額外增添了清潔和消毒等工作步驟,相關人員表示「無論準備得如何,總是很混亂。」
  • 美媒:川普會在推特和臉書上「續任」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7日報導稱,川普在推特和臉書上的力量將在其總統任期結束後繼續存在。全文摘編如下:川普總統將離開白宮,無論是在明年1月還是在4年後。他將在其繼任者執政期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利用大量社交媒體支持者影響美國政治。
  • 白宮為何「淪陷」?歐巴馬給川普抗疫下了定義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長期以來,川普的疫情應對備受媒體和公眾詬病,不過,被坑的不僅僅是美國民眾,白宮內部的疫情也已經蔓延開來。米勒此前經常參與白宮疫情工作組會議,與雷德菲爾德和哈恩有接觸,她於5月8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 如何讓川普離開白宮?歐巴馬:上海豹突擊隊
    導讀:近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採訪時,被主持人提問若川普賴在白宮不走該怎麼辦時,歐巴馬笑著回答道,他覺得完全可以讓海豹突擊隊去把川普挖出來。同時他還表示,在面臨危機時,川普政府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他還拿出了自己當年上任時交接的順利進行來做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