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成關鍵詞 專家:一季度GDP增速或達兩位數

2021-01-1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復甦成關鍵詞 專家:一季度GDP增速或達兩位數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各行各業一度停工停產,一季度經濟萎縮6.8%。然而也是在這一年,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二季度經濟增長迅速「回正」達到3.2%,新增就業目標超額提前完成,「十三五」圓滿收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彰顯無疑。

  展望2021,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今年整體經濟形勢將如何?能否擺脫疫情影響?GDP增速能達到多少?全年宏觀政策基調如何?有哪些行業發展迎來風口?中國網財經採訪多位專家,詳細解讀。

  中國網財經1月11日訊(記者暢帥帥)得益於精準及時的政策支持,2020年我國經濟實現V型反轉,市場普遍預測全年GDP增速將實現「來之不易」的正增長,中國也將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國家。關於2021年,復甦或將是中國經濟貫穿全年的關鍵詞,多位專家預測今年GDP增速將超過8%。

  2021經濟增長趨勢如何?一季度GDP增速或達兩位數

  由於中國經濟持續強勁的復甦態勢和2020年較低的比較基數,市場普遍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大幅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2021年的GDP增長率為8.2%。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告訴中國網財經,從GDP增速看,僅僅看2021的數據會非常高,僅僅看2020年會非常低。如果做一個簡單的算術平均,中國經濟2020年和2021年兩年的年均GDP增速或將超過5%。

  5%什麼概念呢?張燕生指出,同時期全球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只有百分之零點四。在新冠疫情籠罩下,中國還能保持正的5%的增長,從全球來看應當是「一枝獨秀」。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報告預測,202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達到6%左右。由於低基數效應,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之後逐季放緩至9%、6%和5.5%左右,趨近我國經濟長期潛在增長率。據此,預計2021全年GDP同比增速會達到8.2%—9%。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告訴中國網財經,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21年我國名義GDP增速可能在10%以上,這既有2020年低基數的影響,也有對於2021年經濟修復的估測。要使經濟平穩運行,一方面在於紓困政策退潮過程要保持一個平緩的斜率,不可過快,另一方面在於房地產等各方面的調控政策也不宜出現非常急劇的調整。

  2021年宏觀政策基調如何?不急轉彎,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關於2021年宏觀政策基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到,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明年宏觀政策基調依然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伍戈認為,但是整體來看,隨著疫情逐步消退、經濟不斷修復,明年財政政策的積極程度應該會弱於今年。貨幣政策方面,預計不會出現非常強烈的、急劇的政策變化。

  張燕生表示,不急轉彎,把握住時間窗口、機會窗口,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將是2021年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疫情影響,2020中央和地方陸續出臺助企紓困政策。那麼,在主基調不變的情況下,各類助企紓困政策如何平穩退出?如何把握政策退出的時點、節奏以及工具組合?

  「紓困政策的逐步退出將會呈現出較大的結構性差異。」伍戈告訴中國網財經,今年執行的部分助企紓困類政策應當保持一定的延續性,但是對於那些已經修復得非常好的行業或區域,紓困政策已經不需要討論要不要退出,而是事實上已經開始邊際退出了,包括一些優惠性質的債券融資等,目前已經處於平穩退出的過程之中。

  2021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講好故事」、破題關鍵挑戰、擴大內需

  張燕生認為,2021年開好局、起好步關鍵要「講好新故事」。他表示,過去4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篇章,中國講好了市場經濟的故事、外向型的故事和工業經濟的故事。

  「未來30年,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篇章,要講好三個新故事。」 張燕生指出,未來30年,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篇章,要講好三個新故事。一個是講好科學的故事,科學技術、人才創新的故事,解決好李約瑟之謎、錢學森之問;第二個是講好法治的故事,是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法治的現代化,是推動制度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型開放;第三個是講好高端的故事,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以及創新鏈走向世界高端,並與全球體系對接。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告訴中國網財經,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必須破題關鍵挑戰,包括:保持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形成產業鏈供應鏈相對閉環,提升消費佔比,應對產業和勞動力結構變遷,應對收入分配結構和格局變化,推進城鎮化,提升投資資本收益率和研發效率等。

  實際上,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

  在伍戈看來,通過「需求側管理」擴大內需、激發「內循環」增長活力恰逢其時。他認為,在政策實施方面,勢必要從供需兩側同時發力。一方面是要通過完善就業制度、稅收制度、轉移支付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等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提升社會整體的邊際消費傾向;另一方面是要通過供給端的持續發力,「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據消費升級的趨勢和潛力,為居民提供更為優質、更廣闊的供給,以供給激發需求。通過增加有效供給,使得老百姓對於生活的美好嚮往能夠更好實現。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港股體育品牌一季度集體「緘默」:復甦會有時
    截至3月末,安踏自有工廠復工率達100%,外包工廠也已恢復90%以上產能。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令人們更加關注運動健身。據百度搜索指數,關鍵詞「運動」搜索指數有1月13日至1月19日的967,直線增長至3月16日至3月22日的2467,近期仍處於上升趨勢。
  • 2019韓國gdp增長率多少?2019年韓國gdp總量預測
    按照韓國央行的預測,2019年全年韓國經濟實際增速或由2018年的2.7%下降到2%左右,且由於韓元貶值,GDP換算成美元後,預計降為1.63萬億美元。韓國的人均GDP預計也將由2018年的3.33萬美元,下降到3.14萬美元。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 一季度榆林GDP增速全省第一 同比增長4.2%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榆林市地區生產總值865.57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27億元,同比下降5.5%;第二產業增加值592.67億元,同比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50.63億元,同比下降10.5%。農業、服務業受挫。
  • 中國社科院: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達7.8%
    中國社科院:明年中國GDP增速為7.8%!GDP總量相當於日德等5國總和據新民晚報的最新報導,12月14日,中國社科院首次發布關於2021年經濟的藍皮書,對明年經濟形勢進行分析與預測。在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疫情或將向好,消費和服務業逐步復甦,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5.5%,全年經濟增長達到2.2%。根據藍皮書預測,假如明年中國疫情繼續得到有效控制,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以達到7.8%左右,這將恢復到中國潛在增長率的均線水平。屆時中國也是全球疫情衝擊下最快回到長期增長軌道的國家。
  • 三季度,美國GDP增速修正為「增長33.4%」,其含義是什麼呢?
    在今年10月底的時候,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三季度美國GDP增速是大漲33.1%,11月底的時候公布的修正數值是「仍是增長33.1%」,12月底的時候公布了最終修正數值——美國GDP增速高達33.4%。美國經濟大增33.4%,您能看懂嗎?
  • 2021年中國GDP增速或達7.8%,10年內有望超美國
    中國社科院:明年中國GDP增速為7.8%!在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疫情或將向好,消費和服務業逐步復甦,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5.5%,全年經濟增長達到2.2%。根據藍皮書預測,假如明年中國疫情繼續得到有效控制,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以達到7.8%左右,這將恢復到中國潛在增長率的均線水平。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 北大光華:今年中國GDP增速或達9%,下半年壓力較大
    隨著復甦動能逐漸減弱,尤其是下半年增長回歸正常軌道之後,中國經濟可能因動力不足而再次面臨較大壓力。報告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顏色執筆。報告稱,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之後逐季放緩至9%、6%和5.5%左右,趨近經濟長期潛在增長率。
  • 東莞發布上半年成績單:GDP4361.28億元,增速排珠三角第2位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全市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疫情防控向好形勢持續鞏固,復工復產復市紮實推進,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止跌回升態勢,全市經濟復甦穩步加快。從總體看,主要指標逐步恢復,經濟復甦形勢向好。
  • 上半年中美、日德、英法、新馬泰等24國GDP增速對比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日經中文網的報導,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各國、地區的經濟整體縮減了近一成,下滑幅度達到雷曼危機時的約3.5倍。這是一個粗略的概括,實際上由於對疫情防控的實際效果不同,以及推動經濟復甦的時間和效率不同,各國經濟降幅並不一致。
  • 翹尾效應或助推2021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超過10%,全年有望超過8%
    通俗的說,是由於上一期的低基數,會大幅推動本期的同比增速。 我們都知道,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疫情的衝擊,我國經濟出現了同比6.8%的下降。但我國經濟很快就「從疫情中走出來了」——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就達到了3.2%,三季度更是上升至4.9%。
  • 2020年,中國一季度GDP為206504億,增速-6.8%,核算口徑一樣嗎?
    小強財藝導讀:2020年一季度GDP已經公布,中國一季度GDP總量為206504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增速為-6.8%。你知道GDP總量和增速這兩個數字是如何核算出來的嗎?計算口徑一樣嗎?增速計算:(206504-213433)/213433=-3.25%與表格中中-6.8%的增速有一定差距。其實,表格中的GDP按現價計算就是名義GDP,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是扣除了物價上漲因素後的實際增速,兩個數字的口徑並不是一樣的。那麼什麼是名義GDP?增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盛松成對話管濤: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貨幣政策還不需要收緊
    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行業復甦冷熱不均談及中國經濟前景,二人均指出,前三季度經濟已實現正增長,10月份數據也進一步改善。只要12月不出現黑天鵝事件,中國四季度GDP增速能實現5%以上,2020年全年經濟增長會超過2%。
  •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M2增速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
    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初步統計,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至此,M2增速已連續9個月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今年3月末,M2增速重回兩位數,創下2017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
  • 日經中文網:一季度中國GDP為-3.7%,2020年全年或僅增長3.3%
    來源:南生今世說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或已成定局。但具體到各個國家來看,可能並不相同。按照摩根大通的預測,今年(2020年)歐元區19國的經濟整體或下滑到-3.4%,美國經濟或下滑至-1.8%,日本稍好一些,預計僅下滑至-1.3%。
  • 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
    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大幅反彈,全年整體增速預測將達8.2%。「我們對明年的經濟形勢是比較樂觀的,因為基數原因,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十分強勁,而下半年則會逐步收斂,回歸潛在增長率。
  • 新華財經|專家預測2021中國GDP增速或達8.5% 製造業將逐漸觸底反彈
    新華社上海12月17日電(記者胡潔菲)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預計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達到8.5%。利潤的反彈將給下一季度產能回升奠定一個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從整體上看,今年以來工業生產的復工復產提速,尤其是三季度,工業領域產能超過了2019年的平均水平。此外,從政策層面看,強調要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可能意味著未來幾年製造業在政策上會有所傾斜。
  • M2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 為實體經濟注入活水
    今年以來,M2已經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這一數據連續高增長意味著什麼?M2反映的是當前的貨幣供應量,流通中的現金、老百姓的儲蓄存款、企業存款等都是M2的組成部分。「M2增速較高,表明市場上『不差錢』,企業和個人貸款相對容易。」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