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一名吳姓女子的iPhone8Plus在充電過程中出現爆裂,裂縫約0.5cm,外觀未出現損壞。
報導稱,9月26日下午,吳女士手機電量還剩70%,由於想追劇看片,就插上電源線繼續充電。短短3分鐘時間,手機外殼就出現了爆裂,但她未聽到任何爆裂聲響。
據報導,吳小姐使用的是iPhone8Plus的原裝充電器,並未使用第三方充電器。
蘋果隨後也證實了上述新聞的真實性,並正著手調查更多細節。目前,該用戶已將手機退回至經銷商處,並拿到了更換後的新手機。
除此之外,有日本網友同樣在Twitter上爆料,稱自己24日購買的全新iPhone8Plus出現問題,機身膨脹,屏幕被撐開。目前,該機器同樣被送往蘋果官方檢測。
從上述兩起事件的圖片中看,iPhone8的電池應該並未發生爆炸,但出現了鼓包現象,最終導致整部手機裂開。
一般情況下,單純的電池鼓包不會對手機使用者造成人身危害,但鼓包依然是十分嚴重的電池故障之一。糟糕的電池設計、裝配工藝,外力衝擊,保護電路失效,都可能導致鋰電池發生鼓包甚至自燃、爆炸。
iPhone8發生的兩起事故不禁讓人聯想起一年前的Note7爆炸門。有韓媒報導稱,蘋果本月發布的三款新品iPhone採用了來自SDI與LG的電池。在網絡上流傳的一份BOM(物料清單)中,iPhoneX的電池電芯供應商則為ATL、SDI、LG三家。
而SDI,正是去年三星Note7爆炸門中首先被指存在爆炸隱患的電池供應商。SDI隸屬於三星旗下,是三星集團在電子領域的子公司之一。
按照目前iPhone8的出貨量,僅憑藉兩起意外事故斷定iPhone8電池存在隱患為時尚早。但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在早期發生鼓包、爆炸事故的可能性極低。而iPhone8在上市首周即發生了兩起事故,仍然讓人擔憂。(本文選自:bianews)
亞化諮詢《中國鋰電月報》提供中國鋰電產業鏈的行業信息與精準分析評論,內容覆蓋上遊的鋰資源、碳酸鋰,中遊的鋰電關鍵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鋁塑膜)和電芯製造,下遊的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包及新能源汽車。《中國鋰電月報》於每月第一個星期三以PDF電子文檔格式出版,並發送到客戶指定的電子郵箱!
《中國鋰電月報》分為免費版與付費版兩種。與免費版相比,付費版的區別在於包含有月度更新的鋰電關鍵材料項目表,包括以下產品:
1. 鋰電正極材料項目表(月度更新)
2. 鋰電負極材料項目表(月度更新)
3. 鋰電隔膜項目表(月度更新)
4. 鋰電電解液項目表(月度更新)
5. 六氟磷酸鋰(及LIFSI和LITFSI)項目表(月度更新)
6. 鋁塑膜項目表(月度更新)
為了給行業和企業決策者提供獨立的、客觀的分析評論和參考意見,作為專注於能源化工新興領域的諮詢機構,亞化諮詢推出了《中國鋰電產業鏈年度系列報告2017》。
《中國鋰電產業鏈年度系列報告2017》,包括以下7個模塊
1. 《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年度報告2017》
2. 《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年度報告2017》
3. 《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年度報告2017》
4. 《中國軟包電池及鋁塑膜年度報告2017》
5. 《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年度報告2017》
6. 《中國鋰電隔膜年度報告2017》
7. 《中國鋰鈷資源年度報告2017》
本報告的更新與交付
1. 報告年度更新,不同的模塊有各自的更新時間
2. 我們將確保為您提供最新更新的年度報告模塊
3. 報告將以PDF電子版發送到客戶指定的電子郵箱
欲了解詳情,歡迎聯繫亞化諮詢朱小姐021-68726606-107或13918257168或ritazhu@chem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