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福建廈門準研究生借宿朋友家虐狗致重傷的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事後,狗主人謝女士表示目前狗狗病情已有好轉,對於網友的關注表示感謝。謝女士稱,事發後虐狗男子曾打電話向她道歉,但謝女士表示,她曾給過該男子機會,現在原諒他的期限已經過了。
早前報導
準研究生借宿朋友家虐狗致重傷,脫下拖鞋用力抽打十多下
8月22日,福建廈門的謝女士爆料稱,自己養的一條博美被借住在自己家的一名男子虐待。
監控視頻中,男子怒氣衝衝地對狗狗說「你再叫」,隨後用一根金屬棍棒使勁戳打狗狗。
該男子是謝女士婆婆朋友的兒子,今年9月份就要去讀研。因為男子在謝女士家附近打暑假工,就讓他暫時借住到了自己家裡。讓謝女士沒想到的是,男子住進來以後,先後兩次向自己的愛犬施暴,第二次直接導致狗狗重傷。
延伸閱讀
保護動物 加強公益宣傳和公眾教育是關鍵
在探討「虐待動物的原因」這一問題上,有34.6%的網友認為學校有關動物保護的教育不足是主要原因;27.41%的網友認為是由於「缺少專門的法律條例」;20.89%的網友表示「公眾動物保護意識較低,社會倡導力弱」;17.1%的網友認為「視頻倒賣產業鏈及其他利益鏈條」也是造成大學生虐待動物的一大誘因。
當下,網絡社交平臺成為了動物保護的重要領地,發揮著不可或缺的輿論監督作用。那麼,在網絡上看到了虐待動物的視頻,人們會怎麼做?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網友選擇尋求動物保護組織或有關部門幫助,約三成網友會向平臺舉報該視頻,超兩成網友會直接發表評論並譴責該行為,僅有3.98%的網友選擇「一掃而過,不發表任何意見」。
就「保護流浪動物,動物保護組織最有效的行動」這一問題上,現階段網友們還是更多認為「加強公益宣傳和公眾教育」應該是動物保護組織的主要發力點,佔比43.15%。33.24%的網友認為動物保護組織可以推動立法工作的及時展開。而「提早設立流浪動物救助站」和「與相關部門達成合作,發揮監督作用」兩項,分別有13.02%和10.59%的支持率。
(原標題:好消息!準研究生虐狗事件狗主人發聲:狗狗病情好轉)
特別推薦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紅星新聞 封面新聞 公益時報
編輯:張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