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又要到了
今年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節目方案哦!
選自《音樂是我的好朋友》第二冊
活動(一)《過端午》
1、節目形式: 樂器與角色扮演組合
2、節目準備:(根據實際參演人數確認準備數量及編配體制)
樂器擬定:大鼓(1個)、手鼓(6個)、沙槌(6個)、雙響筒(6個)、銅鑔(2個)
演出人員:樂隊擬定人數為21人(大鼓老師演奏),表演隊擬定人數為10人。
3、節目編排:
選用《過端午》這首樂曲,讓小朋友充分感受、傳承中國傳統節日。小朋友們能夠大膽的用聲音、動作表現歌謠的節奏、節拍,此曲採用樂隊伴奏結合律動表演的形式。(可邀請家長參與到划龍舟的遊戲當中)
(1)樂隊大鼓在中間,其它樂器類型編排座位在鼓兩側。表演方式有兩種。一是小朋友在舞臺上進行律動表演及划龍舟遊戲;二是邀請家長充分體驗遊戲。
(2)大鼓和銅鑔固定節拍貫穿整首歌謠,手鼓、雙響筒、沙槌固定節奏。
(註:根據小班小朋友年齡特點,適合做節奏感強的樂器以及簡單節奏型,樂器不宜過多,以節奏感強樂器為主,適合老師、家長一同參與。)
● 活動總結通過本次活動陪伴小朋友們度過了一個歡樂,有意義的六一兒童節。在讓小朋友們充分感受了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的同時,也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次檢驗。結合教學活動完成此次演出的同時也能更好的讓家長融入到活動當中,也為小朋友們以後的學習活動帶來了積極效應。
活動(二)《火車嗚嗚響》
1、節目形式: 樂器與遊戲
2、節目準備:(根據實際參演人數確認準備數量及編配體制)
樂器擬定:火車哨(1個)、邦戈鼓(2個)、鈴鼓(6個)、沙槌(6個)、單響筒(6個)
演出人員:樂隊擬定人數為21人。小朋友跟著音樂邀請家長互動,逐步把小火車隊伍壯大起來
3、節目編排:
《火車嗚嗚響》是一首節奏感非常強的歌曲,小朋友們不僅可以對火車的聲音、造型(鳴笛、開動、慢跑、快跑等)進行模仿和律動,還可以進行樂器伴奏。此曲採用樂隊伴奏結合律動遊戲表演的形式進行。
(1)樂隊按照樂器類型編排座位在舞臺一側。遊戲時老師做火車頭,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做小火車一系列的表演,之後邀請家長一同參與遊戲當中做律動表演。
(2)前奏吹火車哨;歌曲部分,鈴鼓打固定節拍;砂槌、單響筒(火車→敲;嗚嗚響→刮刮刮)、邦戈鼓打節奏,(邦戈鼓兩個鼓面是五度的關係,火車→左;嗚嗚響→ 右右右)。
(註:根據小班小朋友年齡特點,適合做節奏感強的樂器以及簡單節奏型,樂器不宜過多,以節奏感強樂器為主,適合老師、家長一同參與。)
● 活動總結通過此次活動讓小朋友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六一兒童節,隊小火車有了更充分的探知,提升了幼兒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結合教學活動完成此次演出的同時也能更好的讓家長參與到活動當中,進一步拉近家庭、學校的關係。
活動(三)玩具兵進行曲
1. 節目形式:樂器與角色扮演組合
2. 節目準備:(根據實際參演人數確認準備數量及編配體制)
樂器擬定:鈴鼓(6 個)、串鈴(4 個)、沙槌(6 個)、打棒(6 個)
演出人員:樂隊擬定人數為22 人,表演隊擬定人數為10 人。
3. 節目編排:
選用《玩具兵進行曲》這首樂曲,讓小朋友們聽到歌曲就想角色扮演,當一個小士兵。此曲採用樂隊伴奏結合律動表演的形式。
(1) 樂隊按照樂器類型編排座位在舞臺一側,舞臺中間為10 位「小士兵」。
(2) 這首樂曲是ABA 的結構特點,A 部分是樂器齊奏,B 部分是「小士兵」 按音樂提示進行表演。
(3) 鈴鼓、串鈴固定拍貫穿整首歌曲,沙槌、打棒演奏固定節奏。
(註:根據小班小朋友年齡特點,適合做節奏感強的樂器以及簡單節奏型)
● 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六一兒童節活動,讓小朋友們充分感受進行曲的情緒、風格,並對「小士兵」的角色進行模仿、創編。表演與樂器的配合完成此次演出,氛圍濃烈,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