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謹防預付式消費陷阱

2021-01-11 澎湃新聞
寶安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謹防預付式消費陷阱

2021-01-10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預付式消費是消費者提前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費用,類似整存零取的方式接受服務或購買商品,具有「先付費、後兌現」一次性付款多次消費、消費周期長以及消費不連續等特點,是一種典型的信用消費。最近,消費者李小姐就碰到了一起由預付式消費引起的糾紛,去年李小姐在某商場內門店報名了少兒遊泳課,並且在無籤訂任何合同的情況下一次性支付了五千餘元,後來發現該門店已經關門。與該門店多次溝通無果後,到寶安區消委會尋求幫助。

針對預付費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

為了引導消費者正確消費

避免消費糾紛再發生

寶安區消委會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

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時,多做比較、謹慎選擇

注意以下幾點

1

選擇證照齊全的商家。

消費者在購買預付式消費卡時,要先通過多方了解經營者的經營狀況和信譽。儘量選擇規模大、證照齊全、經營狀況較好、服務質量佳、誠信度好的商家,不要輕信商家廣告宣傳和優惠幅度大而忽視了潛在風險,使自己權益受到損害。

2

辦卡金額不宜過大。

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科學理性購買預付式消費卡,一次性充值金額不宜過多,謹慎選擇金額過大、服務期限過長的預付式消費而承擔過大的風險。應選擇金額較小、期限較短的預付費卡,即便商家出現因經營不善關門、轉讓等情況,風險小、造成個人損失也小。

3

細化約定服務內容。

在辦理預付卡時,消費者要仔細了解和閱讀辦卡說明,不要圖方便或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最好與商家籤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詳細約定預付卡的使用範圍、有效期限、服務項目、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條款,同時要特別注意終止服務、轉讓等限制性約定,以免日後發生糾紛無據給維權帶來困難。

4

妥善保留憑證,及時維權。

消費者選擇了預付費式消費後,一定要注意妥善保存好預付憑證、合同或協議、宣傳單、發票等證據,以備日後發生消費糾紛時維權有據,當發現商家有經營異常情況時,可以撥打12315或12345向有關部門諮詢、投訴或舉報,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寶安在行動

原標題:《寶安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謹防預付式消費陷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預付式消費投訴上漲39% 深圳消委會公開推送6家失信企業
    深圳特區報2018年12月18日訊 17日,深圳消委會聯合福田區消委會、龍崗區消委會和光明區消委會公開推送6家失信企業及其經營者信用信息,這些預付式企業「跑路」、經營者失聯,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 深圳市消委會:消費者要警惕「預存話費送手機」消費陷阱
    1月5日,深晚記者從深圳市消委會獲悉,近期寶安區西鄉、沙井、石巖等地的部分手機店以「預存話費送手機」名義推銷商品或服務後,因話費返還額度不符、售前未充分告知消費條件和脅迫消費等原因引發了大量消費糾紛。對此深圳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進行了相關調查,並提醒廣大消費者勿貪圖小便宜,消費前認清「預存話費送手機」「免費抽獎送手機」和「0元購機」活動內容,選擇資質良好的商家進行消費。「預存話費送手機活動」一開始是三大運營商的營銷手段,但近年來大量商家打著三大運營商旗號以「預存話費送手機」「免費抽獎送手機」和「0元購機」的方式誤導消費,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市消委會發布第三季度消費投訴數據分析預付式消費油卡充值投訴激增
    昨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第三季度消費投訴數據分析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市消委會共收到8898宗有關預付式消費的投訴,佔投訴總量的17.42%,預付式消費油卡充值投訴激增。6月21日-9月20日,市消委會共收到51085宗投訴,與2019年同期的71222宗同比下降28.27%。其中,投訴行業類別排名前五的分別為:網際網路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家用電子電器類,生活、社會服務類,交通工具類。投訴分析數據顯示,三季度網路遊戲未成年人消費投訴量下降明顯。
  • 福建省消委會2020年第三季度投訴情況分析 - 中國消費者協會
    消費者對於商家給出的答覆十分不滿,故向福建省消委會求助。經調解,商家同意給消費者全額退款及回收售出的產品,並由商家承擔相應的運費。案件調解成功。在此福建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網購日常商品要在正規的大電商平臺網站品牌店購買,收到網購的商品後,要注意查驗。
  • 內江市消委會2020年度消費投訴統計分析
    但是面對廣大的消費市場,部分經營者的質量管理、售後服務還未能及時跟上,廠家不能提供配件,導致維修期限延長,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有的家電出現問題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送貨上門的部分家電質量低劣,退貨時服務銜接脫節,未按約定或國家「三包」規定履行售後服務承諾等情況時有發生。
  • 深圳市消委會發布2020年「雙十一」消費提示
    為讓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放心「剁手」、遠離套路和陷阱,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發布2020年「雙十一」網購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持清醒頭腦,科學理性消費。 一、直播間購物問題多,多方了解保理性 直播作為消費新興模式,部分直播商家存在誇大宣傳、產品質量差、售後困難等情況。
  • 廣東提醒消費者莫落入「炒賣靈塔位」投資陷阱
    中新社廣州七月三日電(記者吳道山)廣東省消委會今日在此間向媒體發出今年第四號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切莫落入「炒賣靈塔位」投資陷阱,造成財產損失。  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說,近段時間以來,廣東深圳等地消委會陸續收到大量有關對惠陽唐京靈塔園開發有限公司(臺資企業)等售賣靈塔位問題的投訴,僅深圳羅湖區消委會就收到了六百多封書面投訴。
  • 馬上消費@所有人:警惕「預付消費」掩蓋下的非法集資陷阱
    近期,又有一些以「預付消費」為名進行集資的詐騙陷阱相繼被曝光,不法分子多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提示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切勿捲入非法集資的陷阱。近年,在百貨零售、美容美髮、休閒健身等服務領域,「預付消費」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消費模式。此種模式,消費周期較長,存在一定風險,而且國家法律法規尚未規範,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 深圳消委會首次代理消費者起訴不良信用企業
    □ 梁喬玲本報記者傅江平  5月16日,深圳消委會聯合龍崗區消委會公開推送了5家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信息,涉及平行進口車商無法履約交車、網絡消費欺詐、預付式商家關門跑路等消費者鬧心的事兒。記者注意到,本次信息公開推送的一大亮點是深圳消委會首次代理消費者起訴不良信用企業。
  • 深圳市消委會支持起訴,失聯商家的股東主動為消費者退款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黃劼)商家收取消費者的預付費後失聯,公司註銷,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支持消費者提起訴訟後,原公司股東主動向消費者進行退款。這是深圳市消委會開展對跑路商家的消費者支持起訴工作來,首次出現的股東主動承擔退款責任的案例。
  • 廣東省消委會:重視解決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問題 廣大家長要履行...
    近年來,廣東網路遊戲產業發展迅速,有力地促進了文化消費,但由此帶來的消費投訴也不斷增加。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了解,由於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裡,網路遊戲成為他們娛樂休閒的首選,這也導致未成年人沉迷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更加突出,有關消費糾紛急劇上升。
  • ...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 福建省消委會發布上半年投訴情況分析報告~
    投訴熱點分析一、疫期預付式消費糾紛問題頻發2020年上半年度,售後服務類投訴1522件、合同類投訴1309件,二者佔了總投訴量的27.36%,居性質類投訴排名的前三名。2020年上半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預付式消費合同在履約時出現了困難,由此觸發了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疫期暫停營業退費糾紛、服務方式變更、使用期限受限以及商家關門或倒閉四個方面。辦理預付卡時,消費者最怕商家倒閉、跑路,自己的錢打了水漂。而因為疫情,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 預付式消費問題突出 建議加強監管 規範商家行為
    近日,陝西省消費者協會對2020年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綜合來看,2020年陝西全省各級消費者協會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735件,其中,質量問題、家電類、生活和社會服務類投訴最多,預付式消費問題突出,建議加強監管 規範商家行為。全省消協解決了8026件投訴問題,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21.59萬元。
  • 「雙11」後,消費投訴有哪些?深圳發布2020年「雙十一」消費投訴分析
    使用優惠券導致的價格變化不屬於保價服務範圍……12月1日,深圳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以下簡稱「寶安市場監管局」)發布「雙十一」消費投訴分析,「雙十一」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貨不對板虛假宣傳等問題。
  • 深圳花皇藝術傳媒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嚴重「失信」 被消委會點名
    昨日,市消委會聯合福田區、南山區消委會,公開推送4家預付式消費「跑路」和拒絕履約的經營者信用信息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等徵信機構,並首次發布教育培訓行業經營者的消費維權信用指數排名,為消費者提供指導,消費者可通過市消委會公布的行業消費維權信用指數排行榜選擇信用優質的經營者進行消費。
  • 福建省消委會提醒市民謹慎使用耳機
    21日,省消委會發布20款耳機產品的安全和感觀體驗比較試驗結果報告,提醒消費者正確選購和使用耳機產品。 省消委會方面介紹,據有關數據分析,如果一個人每天使用耳機累計超過6小時,連續超過2小時,長期下去,聽力就會嚴重受損,得老年性耳聾要比正常人提早20年。如果聲音分貝大於100,可能造成不可恢復性聽力損傷。
  • 謹防捲款「跑路」!濱州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12月10日,記者從濱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
  • 重慶消委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83億元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劉文新)記者從12月17日召開的重慶消委會系統秘書長業務培訓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化解消費糾紛、開展消費教育、強化社會監督,為營造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 積極應對疫情挑戰,努力提升消費環境!羅湖消委會去年挽回消費者...
    剛剛過去的2020年,羅湖區消委會秘書處在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的領導下,結合實際轄區情況,積極應對新冠疫情挑戰,加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力度,努力探索消費環境提升的方式方法,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消費者訴求按時辦結率99.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有所下降,對應的消費投訴量較上年度顯著減少。
  • @濱州人,謹防捲款「跑路」!這份預付卡消費警示請收好
    濱州市市場監管局關於預付卡消費警示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導致消費糾紛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