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張曼玉的旗袍了,來從食物入口「吃透」《花樣年華》

2020-10-23 夏小淑

有人總結王家衛式的臺詞,基本上就是一個事件+一個繞口的時間+一個敘述的結尾,比如「我們最接近的時候,我跟她之間的距離只有0.01公分,57個小時之後,我愛上了這個女人。」

但他有一部電影不是靠這樣的念白推進的,而是用極致的鏡頭把一個愛情片構謀成了懸疑片,少一個鏡頭則少,多一個鏡頭則多,是迄今歐美影評界綜合評價最高的華語電影之一。那就是《花樣年華》。

王家衛的電影裡大多紅男綠女,充滿情和愛,他擅長把庸俗的事情拍得雅致,鏡頭不黃不色,卻能把一種曖昧烘焙得恰到好處,《花樣年華》就是如此,所以這部電影要「品」。《花樣年華》的宣傳裡多是張曼玉換了多少身嫋嫋婷婷的旗袍,這次不妨從電影的食物來品電影的味道。

《花樣年華》靈感來源於劉以鬯的中篇小說《對倒》,只是採用了小說的意向構思了一個全新的故事。故事不複雜,在1962年的香港,混亂嘈雜的公寓裡面,周慕雲(梁朝偉飾)和蘇麗珍(張曼玉飾)兩個家庭各租了一個小房間,蘇麗珍的老公和周慕雲的老婆有染,兩人發現後,作為「受害方」形成了某種同謀的關係,他們時常扮演對方的愛人,推演這場情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兩人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一切有情,依食而住,家人就是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的人,人和人的情感往往會通過食物遞進,味蕾是有記憶的,食物是能夠聯結彼此的。周慕雲和蘇麗珍有幾場吃東西的戲,貫穿下來,就能清楚地看到兩人的情感走向。

餛飩:

蘇麗珍的丈夫陳先生經常出差,其實是在和周太太私會。獨自一人的蘇麗珍常常拎著一個小巧的豆綠色的保溫桶下樓買餛飩。

午夜的街頭,穿一身素色精美旗袍的蘇麗珍在水汽瀰漫裡一步一個臺階,輕盈地扭動著腰身。走到小攤旁邊,在煙火氣裡抱著臂膀,遺世獨立的樣子,仿佛此刻已被時間定格,周遭熙熙攘攘皆與她無關,什麼都近不了她的身,美到讓人心生憐愛,只能遠觀,容不得一點意淫。

裝好餛飩,轉身穿梭在市井小民裡,有種「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自持感


為什麼會一個人在午夜買餛飩呢?因為長夜漫漫,冷冷清清,寂寞難耐,如果是兩個人在一起,就可以做飯吃。但一點點小餛飩又不足以填飽肚子,只是打發些時間罷了,作為無聊生活中的一點消遣。

而小餛飩也成了她和周慕雲相遇的開始。周慕雲也是一個人,她上樓,他下樓,她轉過街口,他路過轉角,他們擦肩而過,他們驚鴻一瞥。

牛排:

兩家是鄰居,晚上回來的時候,蘇麗珍看到了周慕雲帶著和她老公一樣的領帶,周慕雲看到了蘇麗珍拿著和他老婆一樣的手包,事情不言而喻。領帶是周太太買了兩個一樣的,手包是陳先生買了兩個一樣的。

周慕雲把蘇麗珍約出來吃牛排。其實兩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和對方的另一半在一起了,牛排是很紮實甚至有時候難嚼的,這也說明這個真相已經坐實,同時又令人難以接受。

兩個人一起緩緩走在午夜的街頭,只留下悠長的背影。像可以傾訴可以依賴的盟友,像兩個剎那相遇的寂寞靈魂。

他們達成共識,扮演對方的愛人,兩個人點了對方愛人喜歡吃的飯。蘇麗珍說原來你太太這麼能吃辣,她似乎不能承受辣,但還是一次次用牛排沾著辣醬,像用辣椒灼燒的痛感來掩蓋內心的疼痛。

這種身份的顛倒,讓兩個人也分不清什麼時候是單純的友誼,什麼時候是曖昧的情愫。兩個人坐在車裡,周慕雲想拉蘇麗珍的手,剛觸碰到,蘇麗珍就急急地縮了回去。可能她也在想,旁邊這個人是周慕雲還是陳先生呢。

芝麻糊:

為了避嫌,兩人一前一後回公寓,周慕雲先下車,遭遇一場大雨,生病了。蘇麗珍得知他想吃芝麻糊,但又不好明目張胆地做給他。於是做了很多每個人都分了一碗。

這一碗黏稠香甜的芝麻糊暗藏了蘇麗珍多少的情感,她希望他好起來。一個女人若是動了情,她甘願把所有的溫柔和專注都湧向他,哪怕費盡周折,也甘之如飴。

「謝謝你的芝麻糊,那天剛好想吃芝麻糊。」男人又何嘗不知道其中的深情呢。

兩個人的感情也像慢慢熬製的芝麻糊,炒熟、攪打、過篩、加糖、攪拌,漸漸變得黏黏連連,也有了些許不一樣的味道。

糯米雞

蘇麗珍喜歡看武俠小說,周慕雲喜歡寫武俠小說。只寫了很多開頭的周慕雲決定完成一部武俠小說,並讓蘇麗珍幫著看看。

一天房東喝多回來了,外屋忙起來,人來人往,在周慕雲房間看小說的蘇麗珍也不好出去了,外面又打起麻將,兩個人只能都待在房間裡。

在狹小侷促的空間裡,他們面面相覷。周慕雲從麵攤買了麵條,分給蘇麗珍的時候,拉拉扯扯糾纏不清。

外面麻將打個不停,周慕雲買了糯米雞,兩個人也在享受著這種外界的緊張感帶來的小小的刺激,像平淡生活中的一場盛事,各自揣著隱秘的快樂,不能見光的快樂。

家常飯:

後來周慕雲搬到了2046的旅館,蘇麗珍也如約而至,她說著「我們不會和他們一樣的」,他們是誰?《花樣年華》裡有很多偷情的人,除了他們的愛人之外,還有蘇麗珍的老闆,周慕雲的朋友。

她蘇麗珍不要做這樣世俗的人。

吃著家常飯,蘇麗珍假裝雲淡風輕地問「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對方也若無其事地回答「你有病吧」,不管有沒有,聰明的世間男子大多都會這麼回答,首先在氣勢上就不能輸。這個對方當然還是周慕雲,他們還在玩扮演的遊戲,同時也在玩味著自己的痛苦。

還是像上次坐在車裡,周慕雲牽她的手,她握緊說「我今晚不想回去了。」 她把最後的自矜自傲也給了周慕雲。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如果多一張船票她不會跟他走,他也不會跟她走。

故事的最後周慕雲去了新加坡,蘇麗珍後來也去了新加坡,回來帶著她的兒子又住到了原來的公寓,兒子叫「庸生」,金庸和梁羽生的合稱,從名字看應該是她和周慕雲的孩子。周慕雲也回來探看,只是沒有敲開蘇麗珍的門,就此兩人錯過。

電影裡充滿變幻的煙霧和易散的水汽,像男女之間的感情一樣。至於兩個人為什麼相愛沒有在一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他們曾經相互慰藉,知道動情是何其容易又是何其難,還需要管怎麼開始的,怎麼進行,怎麼結束的嗎?他們已經用失去的東西安慰了自己,錯過是遺憾,也是永遠銘記。

相關焦點

  • 花樣年華:張曼玉和旗袍
    這兩天剛好又重溫了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不禁為蘇麗珍(張曼玉)和周慕雲(梁朝偉)的故事唏噓,燈光流轉,色調昏暗,慵懶音樂,曖昧流動!最難忘的還是昏黃的燈光下,風姿綽約的蘇麗珍:薄薄的嘴唇,大大的眼睛,以及泛著青筋的雙手,清冷優雅,又帶著一絲落寞!以下呢,是我在重溫過程中,記錄的片中張曼玉所穿的旗袍!
  • 《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
    想必大家都知道,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前後一共換了20多件旗袍。
  • 張曼玉《花樣年華》旗袍將被展
    張曼玉《花樣年華》旗袍將被展(9月15日14:57)  令梁朝偉榮膺康城影帝的《花樣年華》,這個月底終於上映,但此片早在半年前已賣埠歐美、日、韓國多個地方,且反應熱烈,比同時間一齊賣埠的《2046》迴響更大。
  • 《花樣年華》張曼玉的21件旗袍:看一眼就淪陷,穿旗袍只服張曼玉
    張曼玉被稱為「旗袍女神」,讓她美出圈的很多旗袍造型都出自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
  • 《花樣年華》上映二十周年,張曼玉的「旗袍秀」驚豔了時光
    2000年,電影《花樣年華》公映。20年來,《花樣年華》藝術魅力不減,它將華語世界之美,優雅的銘刻在全球視野之中,成為全球影迷和媒體心目中的時代經典。近日,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近日官宣,王家衛導演作品《花樣年華》4K修復版,將於5月20日在本屆"坎城經典"之修復單元中進行全球首映,以慶祝影片上映二十周年。
  • 氣質女人張曼玉,旗袍裡的花樣年華!
    由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花樣年華》,通過一個憂傷無望的愛情故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回看《花樣年華》張曼玉的服裝秀 超過20套旗袍演繹東方神韻
    渴望一個笑容 期待一陣春風 你就剛剛好經過 突然眼神交錯 目光熾熱閃爍 狂亂越難掌握 我像是著了魔 你欣然承受 別奢望閃躲 怕是誰的背影叫人難受 讓我狠狠想你
  • 《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一襲旗袍驚豔世人!
    相信沒有人會不被《花樣年華》所打動,它以浪漫頹廢的鏡頭拍出了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也拍出了蘇麗珍和周慕雲的曖昧糾結。
  • 《花樣年華》4K修復版將亮相坎城,張曼玉穿旗袍的樣子,驚豔時光
    為紀念《花樣年華》上映20周年,影片的4K修復版將在今年第73屆坎城電影節亮相,王家衛導演也將親自出席本次放映,《花樣年華》是世界影壇的經典,每一幀都很有藝術感,張曼玉穿旗袍的樣子,美得驚豔了時光,不妨一起來重溫一下!
  • 花樣年華:蘇麗珍與她的旗袍
    1962 年,香港,周慕雲(梁朝偉飾)對蘇麗珍(張曼玉飾)說:「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一句臺詞把心碎拿捏得剛剛好,這便是導演王家衛的傳世名作《花樣年華》。從 2000 年在坎城電影節首映開始,這部電影就是無數影迷心中東方美學的代名詞。
  • 花樣年華中的旗袍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香港導演王家衛在2000年拍攝了電影[花樣年華]。[花樣年華]是一部慢節奏的電影。電影許多場景在幽閉的環境中拍攝,充滿擁擠感,講述著一段不可敘述出來的禁忌之愛。這部電影當時橫掃中外許多電影獎項,現今仍獲得極高評價。
  • 《花樣年華》出4K版?張曼玉美了20年,不愧是最會穿旗袍的女人
    《花樣年華》這部電影是大家心中的經典,最近有消息說要推出4K復刻版了,並且參加坎城電影節,以此來慶祝《花樣年華》的20周年。《花樣年華》20年了,張曼玉也就在大家心中美了20年,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簡直就是個旗袍教科書!單色旗袍展現了張曼玉的簡單和樸實,雖然單色旗袍沒什麼特點,但卻體現了旗袍的傳統風格。
  • 花樣年華:張曼玉絕美優雅旗袍,美哭了
    花樣年華,時光逝去,它卻始終是星光璀璨的電影銀河裡,一枚閃光的星星。1962年,男女主角是香港的鄰裡鄰居,後發現他們的配偶之間的婚外情。他們漸漸走近彼此,約會,逐漸親密。再後來,他走了,而她困在自己的生活裡,荼蘼如花。
  • 花樣年華:旗袍、女人、舊時光!
    而在小編心中,唯有《花樣年華》中的身影方可詮釋出旗袍真正的韻味!▼美人如玉,旗袍如畫《花樣年華》是旗袍電影,張曼玉在其中換了20多套旗袍。旗袍是《花樣年華》中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暗含著許多象徵意義,在潛移默化當中向我們傳達了故事的進展和人物的情緒變化。
  • 張曼玉拍《花樣年華》那些鮮為人知的事
    《愛旗袍服飾》一生只為你守候!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旗袍裝,感覺是一個空虛的貴族婦人,對生活厭倦,卻對自己的真愛苦苦追尋。拍《花樣年華》時,每次上戲都要花5個鐘頭化妝,張曼玉說,「我最開始時恨死了穿旗袍!」
  • 《花樣年華》中的意難平:梁朝偉與張曼玉
    《花樣年華》裡身著旗袍的張曼玉不知俘獲了多少男人女人的芳心。38歲那年,梁朝偉正在與導演王家衛和張曼玉合作《花樣年華》,這部電影讓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梁朝偉和張曼玉,橫掃當年的各大電影頒獎禮。然而這對華語電影的黃金CP直到《花樣年華》再度合作卻有了不同的火花,有了互相博弈的感覺,對方也是她至今覺得最合拍的搭檔。
  • 譚元元穿旗袍舞出一段「花樣年華」,這身姿足以和張曼玉媲美了
    「花樣年華」的視頻,網友們紛紛感嘆「這美得……把我的魂都跳出來了!」身著旗袍的譚元元,一改「天鵝公主」的高貴冷傲,在舞伴的牽引下跳出了風情萬種,真正是「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圖說:網友評論譚元元的舞蹈說起「花樣年華」,人們或許最先想到就是王家衛同名電影中張曼玉的婀娜身段和讓人目不暇接的旗袍秀。但其實,旗袍也同樣受到舞臺作品的追捧。
  • 旗袍咖啡裡的花樣年華
    如同王家衛的經典電影《花樣年華》裡頭,張曼玉最致命的武器,便是那一套又一套變著花樣的旗袍,像是一團霧氣,隱隱約約,欲說還休,單單是看著心就讓人沉醉在其中欲罷不能,東方女性的美通過旗袍能夠分分鐘俘獲懂得欣賞之人的心。
  • 《花樣年華》,60年代,動作戲,秘密,吳哥窟
    但《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經典往往可以從多數人所理解的表面,再深入一層。如果再深入一層,《花樣年華》就不僅僅關於愛情,還關於時代。這也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更是一部時代的電影。
  • 那是屬於張曼玉的花樣年華
    我假寐回憶,她仿佛仍舊是《花樣年華》裡骨秀而精緻,落落寡合的美人,自幽寂晦暗的窄窄巷弄裡來,從上世紀逼仄蕭條的光影裡,卻分外增添一分不合時宜美態,多情卻似總無情地,嫋嫋如畫中地來。再一次,我凝睇於《花樣年華》,平生無限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