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上不了臺面的肉麻情詞,被各路名家取笑,王國維稱他輕薄子

2021-01-19 貓眼國學

中國古代著名的詩詞大家有很多,而且大家的擅長寫作題材也各不相同,比如山水詩要看王維,憂國憂民詩要看杜甫,俊逸超群要看李白……正是這些優秀的文人墨客造就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對於整個東方乃至整個世界而言,他們都極具影響力。然而本期我們要說的文人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側重於兒女情長的婉約派詞人柳永。毫不誇張地說,柳永就是古代的「情詞小王子」,一般的詞人寫詩填詞是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而柳永填詞則是為了讓歌女傳唱,算是詞人中的另類。

柳永,又稱柳七,是北宋著名詞人,說起來柳永也算是一個官二代,他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就學習了詩詞,對於填詞造句很有天賦和造詣。他的造詞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清新自然,具有一種婉約之美。若你讀過柳永的詞,便會有一個感受,那就是「美」,比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讓人透過文字感受到悽美,所以柳永的詞向來是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當時很多歌女都以能夠演唱柳永的詞為榮。

不過柳永的詞也並不是每一首都受歡迎,比如《玉女搖仙佩·佳人》這首詞就受到了很多爭議,這首詞稱得上是《全宋詞》中最為肉麻的一首,但是後世卻對此各種取笑,各路名家大師也對這首詞有頗多微詞。不過這首詞也並非像大家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大師們雖然看不上這首詞,但這首詞卻是一首別具一格的情詞,寫的有情有義,堪稱情詞中的典範。

詞的上片,單刀直入,直接對佳人進行了一番誇獎,這個美麗的佳人是飛瓊仙女身邊的女伴,她的容貌不凡,跟尋常人家的女子有很大不同。世人都愛用花來形容女子,然而詞人卻認為「擬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因為就連花也比不上人,這種形容方式既不落俗,又叫人眼前一亮,不可謂不高明。

而後幾句則是最肉麻也是柳永被世人取笑千年的原因,「願奶奶,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餘心意」,其中「奶奶」是一句俚語,以此入詞,令人不禁捧腹,也正因為這兩個字,被國學大家王國維取笑道:「餘謂屯田輕薄子,只能道『奶奶蘭心蕙性』耳」。這種俚語雖然讓這首詞看上去上不了臺面,不過卻顯得詼諧靈動,十分接地氣。

通過柳永的作品,或許世人會覺得他是一個流連於勾欄之地的浪蕩子,然而他本身並非是花花公子,反而是一個有理想、有志向的「好青年」。不過屢次應試不第徹底打擊到了他的自尊心,他深感命運的不公,於是只能通過放浪形骸的生活來排遣內心的愁苦。

另外,柳永流連煙花之地並非完全只是緣於情感的放逐,其實這也是他的一種謀生手段,他憑藉給歌女填詞獲得生活收入,同時他的名氣也與日俱增。既然不能入朝堂,那不妨用另一種灑脫的生活方式來度過餘生。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12歲小選手遇到肉麻情詞,康震耐心講解,重點卻不方便講
    最讓他們「無奈」的是,偏偏千年文壇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往往是愛情詩。語文老師的難處,在《詩詞大會》第5季中,嘉賓康震老師也遇到了。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來自少兒團的12歲小選手周胤好就遇到了首肉麻情詩題,當時的題目要求划去兩句詩中的錯誤項:A.
  • 宋代歌女和戀人分別寫首肉麻情詞,被原配無意看見,助其嫁入府
    在風華正茂之際,她和狀元郎李億兩人在溫庭筠的牽線搭橋下走到了一起,一個才子一個佳人,也算是一時佳話,日子過得好不快活。怎料不久後在善妒原配的再三使壞下,魚玄機只能去道觀出家。而「懼內」的李億隻能眼看著魚玄機離去,雖然嘴上說著不久之後就會去接她回來,誰料只是嘴上說說,此一別便再無相見。這也就有了魚玄機無奈愁苦的感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 柳永一首輕薄的閨房詞,難怪有人罵他墮落,把纏綿寫到了骨子裡
    「奉旨填詞」,是柳永個人仕途的不幸,卻是宋詞天下的萬幸,柳永對宋詞的貢獻可以用裡程碑來形容:他大力推崇慢詞,改變了小令一統詞壇的格局,使其平分秋色;他積極發明詞牌,兩宋之間他是創用詞牌最多的人;更為關鍵的是,柳永將俚俗語言發揮到了極致,大力抒寫市民的生活情調,尤其是對歌妓的深層解讀。
  • 柳永:北宋娛樂圈的超級巨星
    但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柳永,又因一首《西江月》:「縱教匹絹字難償,不屑與人稱量。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被人構陷,終結了仕途。「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最為出名的詞句之一,大概也是對他科舉之路的最好描述了。
  • 晏殊這首詞,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詞,其中兩句道盡了人間悲喜
    導語:晏殊這首詞,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詞,其中兩句道盡了人間悲喜如唐朝的詩歌、元朝的戲曲一般,宋朝也有著它最為鼎盛的文化——詞,史稱宋詞,作為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 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俗文學與雅文學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然而其待遇和發展軌跡卻大不相同。且看在宋朝同樣是作詞,也有雅詞和俗詞之別,寫俗詞的作者同樣不受待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柳永了。柳永這一生大多數的歲月都屬於「野生文人」,再加上行為浪漫,生活作風也不登大雅之堂,被「正統文人」給了不少白眼。
  • 王國維和他的朋友圈
    王靜安遺照明信片(香港翰墨軒提供)梁啓超評價他為:「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魯迅曾說「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底何意?為何經常被人誤解
    品讀古詩詞時,最怕的就是想當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情詞,是宋詞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而這首《蝶戀花》也是柳永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詞中最後兩句,更是被王國維列為人生第二重境界。但是作為一線教師,筆者發現不少學生經常理解錯這兩句詞。
  • 辛棄疾新婚後外出,用25味中藥給妻子寫了一首相思的情詞,真肉麻
    提及辛棄疾,除去他在戰場上的英勇殲敵,還會繼續想起他揮灑墨水,給大家留有的經典作品。另外辛棄疾也是一個痴心的男人,他常常給他的夫人寫詞來表述自身的懷念之情,而有一首古詩更加是經典,並不像他人那樣肉麻,卻又甜蜜浪漫無比,其漏骨程度上,能夠堪稱一絕!
  • ...拋棄」 沒落「成衣王國」Espirit又迎來維他奶創始人孫女「逼宮」
    名門之後10天接下「燙手」成衣王國短短10天時間,兩度增持,羅琪茵幾乎以「掃貨式」拿下「成衣王國」的最大股東。7月3日,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羅琪茵場外以每股0.8029港元增持思捷環球1.5億股,涉資1.2億港元。
  • 淺析盧國沾的情詞
    盧國沾是香港流行曲填詞人,活躍於七、八十年代的樂壇,有「詞壇聖手」之稱,他著名的流行歌作品有〈大地恩情〉、〈前程錦繡〉、〈小李飛刀〉、〈變色龍〉等。八十年代的樂壇,情歌風氣泛濫,有見及此,盧國沾在1983年發起「非情歌運動」,雖然得到不少的詞人響應,但最後都無疾而終。
  • 白衣卿相柳永:最多情的詞人,最無奈的詞人
    年少的柳永滿腹經綸,自是才高八鬥,露出了輕狂之意。也曾豪氣幹雲,一腔熱血志向遠大。心向著父親兄長看齊,希望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業,做個國家的棟梁之材。然而,天不遂人願啊!意氣風發的柳永第一次春闈,就落榜了。他氣呀,怎麼我就落榜了,不應該呀!
  • 詩人愛上小自己40多歲的才女,寫肉麻情詞,開篇10字火了900多年
    千年文壇,有太多的經典情詩情詞。從《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起,愛情就成了古典詩詞中的重要題材。大家之所以愛寫,是因為愛情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題材之一。但要寫好一首愛情詩詞,卻並不容易。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大家看這首詞的用字,是不是基本上都明白如話,就算是沒什麼古文功底,讀起來也不費力。那它為何會如此流行呢?而且不只是今人喜歡,古代眾多名家也都十分推崇它。特別是開篇10個字,可謂火了900多年,直到現在還經常被人用來表白。原因大概有兩個。
  • 《人間詞話》十三則:王國維銳利的審美眼光
    這裡將這二則分開,是因為前面一則主要是分析溫、馮二詞特點以佐證自己的美學觀點,這一則分析李璟詞的特點,所以將二則分開,但是兩則都是表達王國維自己的美學觀點的作品。這一則意思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詞作「菡萏香銷翠葉殘」一句讀起來有屈原《離騷》中「哀眾芳之蕪穢」、「恐美人之遲暮」的感覺。
  • 【詩詞】柳永-《蝶戀花》
    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 道盡世間悲歡離合的柳永,或許歌妓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他的詞語言通俗,善於抒情,在描寫男女之間愛情的詩作中,他是詞史上第一個深入描寫女性心中情感的人,他還開創了慢詞的創作,慢詞即指依照慢曲而填寫的調長拍短的詞,後來的詞人如蘇軾、晏殊等都受到他的影響。柳永著名的詞有《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悽切》等,那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更是被人們傳唱千年,直到今天,還有這首詞對應的歌曲。
  • 悲情作家,浪子柳永
    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柳永卷土又來,第三次應試也以名落孫山而告終。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恆駕崩,仁宗皇帝趙禎繼位,改年號天聖。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柳永兩次赴考,均失利。屢戰屢敗的柳永倍受打擊,憤然寫下《鶴沖天》詞。鶴沖天·黃金榜上宋:柳永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 說說慢詞開山大家柳永與他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一、首先要說的是柳永其人柳永(約987-1053),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為永,字耆卿,因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稱「柳七」或「柳三變」,柳永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婉約派詞人,他把畢生精力都花在作詞上,柳永才華橫溢,但恃才傲物,這也導致他仕途不順,幾次科舉都沒有考中,直到51歲才中進士,工作的關都非常小,他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 柳永《雨霖鈴》翻譯及賞析
    多情人自古最傷心的莫過離別,又怎能忍受離別在這冷落的清秋時節! 今日拂曉,我將在何處酒醒?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在他生前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據《避暑錄話》記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對於柳永詞的藝術造詣,歷來被人稱道。如劉熙載《藝概》說「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於敘事,有過前人。」《四庫全書題要》稱」詞自晚唐、五代以來,以清切婉麗為宗,至柳永而一變,如詩家之白居易。
  • 柳永: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我點頭稱是,儘管這些年修行不斷,終於克服了貪、嗔,但可能由於未得明師指點,至今痴毒未盡,一直無法去除心中之無明有愛。「我已了卻塵緣,本不該再言塵事,但汝近日關注柳永,所述所作多有遺誤,若不點化,恐怕遺誤眾生。我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