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海峽兩岸文化經濟高峰論壇」在浙江省奉化市拉開帷幕,各界精英人士齊聚一堂,DC國際作為特邀演講嘉賓出席,設計總監白雲博士結合DC的建築實踐,做了主題為「From DC to CD—從設計中國到中國式設計」的主題演講,獲得觀眾及媒體一致好評。同期演講嘉賓還有國內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博士,以及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蔡康永先生。
DC國際作為建築設計行業中的領軍者,一直以來都以鮮明獨立的設計個性,致力於提供專業與優秀的設計作品。多重文化背景的團隊努力追求一種即能結合中國國情又能反映國際建築思潮的設計,實現建築的可實踐性、空間的公正性、文化的現代傳承。DC是從Design China(設計中國)到Chinese Design(中國式設計)的一種轉變。隨著十三年的建築實踐,DC的設計到了可以適當進行文化輸出的階段,開始關注東方的,本土的,中國式的設計。
山水城市與空間和諧
建築並非簡單的空間營造,而是對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解讀和新生活模式的總體印象。就如DC設計的安正時尚集團總部,來源於服飾文化與建築文化的比對,同時建築師也試圖把時尚產業,服裝產業,文化產業相結合。山水城市是一種生活理想,是在描述一種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DC試圖通過建築去融合它。
["印象安正"用設計詮釋建築與服裝之間的關係]
從社會公正到空間公正
空間公正應如何理解?有三個維度可以說明社會公正在建築層面的折射,一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資源,二是給所有人公平的享有空間的機會,三是在開放的方式下進行空間分配。
DC設計的人才公寓的項目獲得了2012年的中國建築傳媒獎,這是中國首個覆蓋了大陸以及港澳臺四地,側重建築的社會評價、體現公民視角、實現公民參與,以「建築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為評獎標準的建築獎。
["人才公寓"在建築設計中體現"空間公正"的人文關懷]
["江北外國語學校"的 "三明治"的策略]
從消費文化到文化消費
DC國際正在進行南京夫子廟的修復,並提出鮮明的設計觀點:文化只有被消費才有價值。對於這樣傳統空間意義上的街道,我們希望它表達出來的文化被消費的狀態是現代的,同時DC對秦淮河兩邊的岸線進行整治和疏通,強化了人和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南京夫子廟的修復強化了人和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證大西鎮"的再造江南]
[用現代材料表現中國傳統的山水]
城市有生命,都要經歷發展和衰落。在發展的過程當中,DC國際希望能夠適當的慢下來,去尋找和保留一些我們更值得珍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