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龍韜娛樂在微博發布訃告稱黃子韜爸爸黃忠東病逝,享年52歲,喪事將一切從簡。這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了,很多網友也有同感。黃爸爸才52歲,噩耗實在是來得太快了,讓大家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
早在黃子韜曾在《真正男子漢》打電話給爸爸,黃爸爸和班長交流時,請他別讓兒子做高難度的動作,對兒子的體貼關愛無微不至。
黃子韜回國發展之時,黃爸爸開通微博,並寫下長文透露在他的堅持下,要求兒子與SM公司解約,對兒子的事業無條件支持。翻閱黃爸爸的社交帳號,也幾乎都是關於兒子的動態,直到去世前最後一條消息,還是和黃子韜有關。
9月14日晚,黃子韜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張父親的黑白照片,並配文:「晚安爸」,悼念因病去世的父親。照片中,黃爸爸戴著帽子,站在窗前,一手比著耶,笑容燦爛又溫暖。
黃子韜父親黃忠東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僅設置了一個小廳供親朋好友弔唁,截止目前不少圈內好友紛紛前去悼念。最後小編希望黃子韜一定要堅強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自古以來,親人的離去都是一件格外悲傷的事情,為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並有了各種不一樣的祭祀習俗,但大多都離不開酒。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我國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俗。
人死後,親朋好友都要來弔祭死者,這就是葬禮期間的舉辦的酒席。有的少數民族則在弔喪時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聽到喪信後,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贈送喪家幾斤酒及其大米,香燭等物,親戚送的酒物則更多些。
喪家則要設酒宴招待吊者。死者入葬後,古代的習俗還有在墓穴內放入酒,為的是死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人間飲酒的樂趣。
漢族人在清明節為死者上墳,必帶酒肉。秦漢以後,中國的祭祀活動仍然圍繞著「酒」為核心,這種習俗,一直流傳下去。上大型祭祀活動,酒還要貢獻多次,素有「三獻」之說。
在祭祀典禮中,奠酒儀式要分初獻、亞獻、終獻,合稱三獻。當然,也有超過三獻的祭奠,有五獻、九獻。多次獻酒,體現的是人們對祖先或神明的誠意。
用喝酒這種形式祭祀先祖、親人可以適當的舒緩自己的情緒。以酒祭祀,慎終追遠,是對祖先和歷史的敬重和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