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文
新京報2月18日報導 參加《中國好聲音》(微博)前,專事編曲工作的金志文已出過專輯《兄弟小文》,其中主打歌《左眼皮跳跳》曾風靡網絡,他也被界定為「網絡歌手」。如今,金志文毫不留情地稱自己被當時的音樂市場洗腦了。和其他「好聲音」學員相比,成名後,金志文曝光度並不高,他解釋說,推新作需要沉澱。「我對事業的期望是,在中國音樂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像劉歡、那英,他們都有樹標杆的東西。我的位置,我要慢慢爬。」
做編曲屬於服務行業,所有的經歷都是學習
新京報:前一陣看到《我是歌手》(觀看)節目中,陳明唱的幾首歌都是你編曲的。
金志文:對,陳明老師好久前就預約了,我負責她整個比賽中所有作品的編曲。由於這份工作,我接觸的大牌藝人很多,給我的感覺是,越大牌的歌手越認真、越謙虛,他們更在乎的是新銳音樂人能否提供更多的新想法給他們。
新京報:據說你昨晚(採訪前晚)突然接到一個編曲活兒,忙到早上六點才睡?
金志文:最近總有突如其來的事兒,有些是「好聲音」前就承諾的,要「還債」,有些是好朋友找上來的,很難拒絕。一般編一首曲子要三到五天,現在我一周編一首就飽和了,因為有很多商演和通告。不是迫不得已的活兒,我都不接。
新京報:也就是說,商演對你的誘惑更大一些?
金志文:說實話,商演能迅速改變我的生活現狀,我接受這個現實。它能讓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生活無憂無慮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做編曲從屬於服務行業,旋律定好了,要按照人家的要求去完成,再有想法的音樂人都會被磨得沒有稜角。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說音樂圈高不成低不就、創作人能力非常有限?因為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去迎合不喜歡的音樂。但現在我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我想要的音樂,所有的經歷都是學習,我不埋怨。
討厭的音樂紅得一塌糊塗,那就一起玩吧!
新京報:你說的這些,可以解釋為你很排斥被定位為「網絡歌手」、不願提及《左眼皮跳跳》的緣故?
金志文:算不上排斥,就是被當時的音樂市場洗腦了。喜歡的音樂火不了,討厭的音樂紅得一塌糊塗,那就大家一起玩吧!像《左眼皮跳跳》,這是一種妥協了的音樂形式,討巧、更快地引人注目,譁眾取寵。
這是每個音樂人都曾面臨的無奈和困惑。找你的人再多,技術、音色、設備再好,它還是同樣的旋律,作品水平還停留在那兒。看看我們這些音樂人,除了每天苦哈哈地做音樂,就是喝頓大酒發洩下,都糾結成什麼樣兒了!
新京報:你想要的音樂是什麼樣的?
金志文:我要把我的音樂風格全面展現給大家,律動、旋律以及配器等新穎元素,包括和國際接軌的音樂形式等各個方面。現在才剛起步,但這是我盡全力追求的目標。我的唱片出來,一切就都有了答案。年後籌備工作就會啟動。
新京報:顯然這需要等待,好像與市場規則違背:「好聲音」火了,學員最需要的是曝光度。
金志文:你說的就是趁熱打鐵吧!對「好聲音」學員來說,無論是有製作能力的音樂人推新歌,還是歌手與新的音樂製作人磨合,都需要沉澱。你是有曝光度了,但這個音樂形式到底適不適合你?這不是倉促決定的事兒。去翻唱,做口水流行歌,以為這樣就不會被遺忘,這很可笑。我希望展示給大家的,是一個純音樂的金志文。
老婆、孩子都有了,除了珍惜還是珍惜
新京報:能透露你現在的商演價格和編曲酬勞嗎?你曾說你的編曲酬勞已翻番,另外,有消息說平安的商演價格沒有你高?
金志文:他現在的演出價錢絕不低於我!具體多少就不說了吧,因為還在漲(笑)。編曲沒有具體的價錢,都是朋友。換句話說,給我天價製作費,我要是沒時間,還會有失誤;沒有錢,我做起來沒壓力,出更好的歌,這對我來說是更需要的。我做音樂不是為了錢,但要必須保證基本生活需要。
毫不避諱地說,現在我還在北京租房子住,生活和以前比沒什麼變化。一個80後,做自己喜歡的事,還堅持生活在北京,這不挺幸福的嗎?
新京報:約這次採訪,經紀人給你打電話時你正在睡覺,後來聯繫你老婆金蘭,想讓她叫醒你,但她當時正在醫院做產檢。
金志文:金蘭現在的狀況很需要人陪,我本應該抽出更多時間來照顧她,她也很理解我。等我事業穩定吧!我30歲了,老婆孩子都有了,已經歷了一個十年,再來十年,我不敢忽視,除了珍惜還是珍惜。
我每天都想下一步怎麼走,音樂怎麼做,危機感要比一般人大很多。我會儘可能堅持我想要的音樂,即便這種堅持是錯的,我也要試試,而且我有信心我的堅持是對的。金志文不是自寫自HIGH,是要和所有的觀眾互動共鳴。
■ 「鬧太套」往事
黃曉明(微信號:lovemingzone)讓我心裡流血
金志文曾為羽泉(微信號:yuquanweixin ) 、李宇春等作曲、編曲,憑「好聲音」出名後,網友搜索其過往作品時發現,黃曉明那首著名的「鬧太套」,作曲正是金志文。
這首歌(《One World One Dream》)我也不知道奧組委是怎麼分配給黃曉明唱的。讓黃曉明來演繹,是對我工作的認可,可他的詮釋,還是讓我心裡流點血。就好比你的孩子讓別人去養,沒養好,心疼、可惜。但這又能怎樣?已經是別人的孩子了。
畢竟,沒有黃曉明演唱,大家還不知道這首歌是我寫的。如果黃曉明唱得好,可能是一種效果,很棒;但現在這樣,又產生了另一種化學反應,有另一種效果出現,可以說是有利有弊的結果吧。
■ 「師侄」梁博
90後並不都是「腦殘」
「好聲音」冠軍梁博的老師,是金志文的學弟。用金志文的話說:「我應該算是梁博師叔輩的。」兩人相差十多歲,但私交很好。
梁博就是一個喜歡搖滾的年輕人的狀態,我們的音樂不同路。他對待音樂愛憎分明,我很欣賞。現在很多人都認為90後是「腦殘」,但在我看來,只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很直接:我喜歡的東西,你不給我都不行;我不喜歡的東西,你一邊玩兒蛋去!這種思維方式,要麼成事兒,要麼就什麼都不是。
人家在這個年齡段就已經開始堅持自己想堅持的狀態,我「隨和」了這麼多年,到現在才開始要堅持,你說我能沒有危機感嗎!
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大浙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