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喪到弄哭你的劇集,本劇導演和編劇都是李炳憲,這是他繼2016年網劇《積極的體質》之後,首度執導的電視劇作品。
可能會有小夥伴並不熟悉他的名字,不要緊,因為他的作品你一定聽說過,《陽光姐妹淘》《非常主播》《二十》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韓劇韓影。
他所執導的電影《極限職業》自今年上映後,就火爆韓國,直接打破了韓國的影史紀錄。他也成為了韓國影史票房前十名導演中最年輕的一位。
不過,李炳憲的導演之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一開始,他只是一個編劇,在多年的劇本工作之後,他才開啟了自己的導演副本。
他所導演的藝術短片《味道》獲得了第7屆亞洲國際短片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 ;電影《永無結局的故事》獲得了第38屆首爾獨立電影節觀眾獎 。
但就是作品接連獲獎的他,在韓國現實的影視圈環境下也沒能順利走上商業片的康莊大道,最終還是不得不撿起自己的編劇「工作」。也許正是這樣波折的經歷,才讓他執導出了這樣一部「喪」的作品。
現代年輕人的「艱難」生活
《浪漫的體質》講述了一群年齡到了30歲、人生卻才剛剛開始的女性們的生活。
「喪女一號」真珠。她是一位編劇,有一個談了七年戀愛的男友。但這場愛情長跑一點都不順利,在無休止的吵架和好、吵架和好後,渣男出軌了。
被劈腿的真珠在被愛情傷過之後,幡然醒悟,她撿起了自己編劇的夢想,重新找工作,成了某知名編劇的助理。以為自己就要走上「花路」的她,卻沒想到這只不過是從一個坑到了另一個坑。
「喪女二號」韓珠,她的故事更加狗血。年輕時的她是校園女神,追求者無數。矜持又單純的她從未有過戀愛經驗,就被一個渣男輕易套路了。
雖然兩人並不認識,但男生一上來就問她喜歡什麼類型的男人,韓珠隨口一說,喜歡搞笑的。行動力超強的他馬上就去報了搞笑社團。
感動的韓珠馬上陷入了愛情中,於是,懷孕,生孩子,結婚,再離婚。
結婚第二年,男生以要去環遊世界,想要幸福為由,向韓珠提出了離婚。韓珠問他,那我的幸福呢?渣男卻反問到,你的幸福為什麼要問我呢?
一代校花就這樣成為了單親媽媽。
和前兩位比起來「喪女三號」恩靜的人生似乎是一帆風順的。
有著紀錄片導演夢想的恩靜,如願進入了紀錄片製作組工作,卻發現這個工作並不是她想像中那樣,忍無可忍的她最終辭職單幹,自己創立了一個小的紀錄片工作室。
幸運的是,她的第一部紀錄片就大爆,一夜之間成為了億萬富翁。同時,她還事業愛情雙豐收,創業過程中遇到了一個超愛她又支持她的理想男友。
但好景不長,男友突患癌症撒手人寰。萬念俱灰的恩靜選擇自殺,卻被弟弟救了回來。得到了又失去,還不如從未得到過。
雖然這部劇的標題中帶有浪漫,故事也是以愛情為主,但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都讓人甜不起來。可這,不就是愛情真實的樣子嗎?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童話故事,大部分的感情都是以悲劇結尾。
然而,生活給你的考驗,還不止愛情這一項。
真珠成為了編劇助理,不僅天天加班,還被老闆處處挖苦,最終因為頂嘴被這位大咖編劇辭退。就算是自己的作品被人賞識,在這個不大不小的編劇圈中,也會被自己的前任老闆打壓。
韓珠的生活,簡直就是社畜的真實寫照。早起晚歸的上班,不能遲到,不能卡點,還要照顧孩子。上班時還要注意不能被發現自己有孩子,以免遭受職場歧視。
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問題,突發狀況,都要自己東奔西跑去解決,就算挨罵也要好好聽著。就連孩子發燒了,也要等工作差不多完成了才可以走。
生活就是這麼喜歡開玩笑,已經年過三十了,本應該有所成就的人生卻依舊是一團糟,愛情不在,事業也不在,一邊快樂,一邊墮落。
面對工作,不想接受,卻又不敢輕易拒絕,畢竟沒有了美貌和年輕加持的BUFF,在殘酷競爭壓力下的社會,30歲的你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
而面對你的荷包,現實與未來則更加殘酷。買車,買房,結婚,生孩子,養孩子,這些生活的大小階段無一不需要用錢。
這部劇真的完美的復刻了現代年輕人的真實生活,沒錢,沒能力,每天都在焦慮困惑迷茫的「喪文化」中度過。
正因這部劇的真實,讓不少人在評論中都說自己看著看著就不知不覺的哭了。
「喪文化」的流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喪文化」漸漸流行了起來。各式各樣的表情包,毒雞湯接踵而至。
「喪文化」指一些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活、學習、事業、情感等的不順,在網絡上、生活中用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以形成的一種文化趨勢。
很多80、90後不再相信明天會更好,「別嘆氣,因為永遠都有更難的事在後面」「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努力還有什麼用」這樣的句子開始在網絡上流行。
就連電視劇,也開始向喪的方向發展了。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英劇《去他X的世界》、美劇《無恥之徒》、動畫《馬男波傑克》等都是這樣的類型。
那麼,「喪文化」究竟從何而來呢?
其實,在這場頹廢的盛宴背後,隱藏的是全世界年輕人的真實生活。
隨著經濟增長的減緩,失業率上升。「工作貧窮」(Working poor)成為了常態。國際勞工組織發現,發達國家的年輕人正在取代老人,成為面臨貧困風險最高的群體。
「工作貧窮」又稱在職貧窮,是指擁有固定工作但相對貧窮(例如收入低於特定貧窮線)的人士。有別於失業者,他們雖然有得到工資,但工資的金額不足以維持一個合理的生活品質。
工作崗位的要求日新月異,如果不保持學習,變老以後的自己很可能就會不再被工作世界需要。
可相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年輕一代更注重於成就「自我」,施展自身的意志和渴望有著比「服從工作需要」更重要的意義。
欲望和生存需求的矛盾展開,喪也由此而來。
此時「喪文化」的出現,就成了大家排解情緒的一種宣洩口。這種自嘲式的黑色幽默,正是殘酷生活中的一顆救命藥丸。
人們用戲謔地態度調侃這令人抓狂的生活,用毒雞湯讓自己平靜地接受殘酷的真相。雖然看似悲觀、頹廢,但在頹廢之中也展露出一些同壓力重重的生活進行對抗的樂觀心態。
《浪漫的體質》中的三姐妹也是如此,即使被愛情傷透了心,生活也欺壓你,但是絕對不可以丟失的就是「浪漫的體質」,生活中依舊還是有「小確幸」的。
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真正的放棄。
正如劇中所說,「人生就是那麼回事嗎?懷抱著少許美好時光的記憶,去挺過大部分必然艱辛的時光」。
但不過,也才三十歲呀!三十歲也還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