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綿薄之力背後的溫度——部分高校黨員師生自願捐款支持...

2020-12-22 人大新聞網

疫情襲來天地寒,眾人相助山川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社會各界紛紛行動,掀起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連日來,全國高校黨員師生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踴躍自願捐款,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來自內心的光和熱。十元,百元,千元,一筆筆捐款,一份份愛心,彰顯著戰勝疫情的希望與力量。

一次爭先恐後的愛心大集結

大疫面前,大愛浮現。抗擊疫情,全國高校黨員師生爭相用捐款獻力,表達為國分憂、與疫區人民共渡難關的赤膽與忠誠。

北京大學黨委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組織全校黨員師生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5000餘人捐款。為避免人員聚集,北京大學專門開發了線上捐款系統,黨員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多種方式靈活捐款。學校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動員、主動作為,黨員幹部及時響應、慷慨解囊,紛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自己的貢獻。

2月27日,清華大學黨委向全校黨組織和黨員發出「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號召,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響應,全校1306個師生黨支部都開展了捐款工作,覆蓋率達100%,共有19890人參加了本次捐款,捐款總額209萬餘元。前期有2316人捐款157萬餘元。累計22206人次捐款,累計金額366萬餘元。

2月27日起,復旦大學黨委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學校領導帶頭示範,在前期已通過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紛紛再次踴躍捐款。全校51個二級黨組織迅速響應,在908個黨支部中積極動員,全校師生黨員紛紛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為國家和人民分憂。

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是一次爭先恐後的愛心大集結,廣大黨員師生行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在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剛從國外出差返京,不顧舟車勞頓,當即捐款1萬元。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曹文軒在學校號召發出前,就已通過其他渠道向武漢前線捐贈100萬元。

日前,江蘇省「春天會來,櫻花會開」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公益行動募款帳戶收到原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師生團隊捐款50萬元。2月7日,洪銀興在他的師生群裡發起捐款倡議,他特別強調:「量力而行,捐10元不算少,捐1萬元不算多。」半天時間,捐款額就超過了40萬元。除了積極捐款,洪銀興的學生吳清還通過自己創辦的企業「果麥新風」捐贈KN95口罩8萬多隻。

萬水千山也阻隔不了的真情

萬水千山,阻隔不了大家為國分憂、同心戰「疫」的決心。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博士生黨員辛媛媛正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交流學習,也積極參與了捐款。她表示:「我雖然身在海外,不能在第一線奉獻自己的力量,但願意通過捐款作些微薄貢獻。」

每一筆捐款,都包含著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3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主任曾玫和護士長夏愛梅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後,兩位同志第一時間向黨組織捐款,並表示:「在疫情防控這個關鍵時刻,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激勵,將永遠記住這個神聖、不平凡的時刻,繼續在疫情防控一線積極工作,不畏生死,請黨組織繼續考驗!」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相信我們萬眾一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定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張照亮主動聯繫所在黨支部帶頭捐款,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抗擊疫情工作的堅定支持。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很多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黨員捐款意願強烈。北京大學老校長周其鳳院士,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王陽元院士和楊芙清院士伉儷,在收到通知的第一時間就每人捐款1萬元。他們說:「此刻我們要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66歲的血管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學科帶頭人王深明第一時間捐出1萬元,表達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有63年黨齡的退休醫師黃惠文在病榻之上一直關心著抗疫進展,多次詢問捐款事宜,直至2月24日不幸去世。2月29日,黃惠文的女兒得知醫院黨委組織黨員自願捐款信息後,立即聯繫其生前所在黨支部捐款,以完成黃惠文生前遺願。

「我不富裕,8000元是我向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的一點心意。感恩黨的堅強有力領導,相信春天很快就會到來!」廈門大學藝術學院80歲的退休教授洪瑞生通過學院黨委捐款時,在電話裡這樣說。

聚沙成塔方能眾志成城

「為武漢加油」,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的吶喊,全國高校黨員師生的積極捐款,顯示了這句話背後的溫度和力量。廣大學生黨員雖然沒有固定收入,但他們也積極響應,奉獻綿薄之力,表達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和必勝的堅定信念。

在北京大學,只要聽說哪裡有組織捐款活動,生命科學學院2019級研究生黨員郝芳池就會積極參加,目前已累計捐款600元;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生黨員蘭文浩捐款後說:「廣大黨員同心戰『疫』,我也要獻上小小的一份心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眾志成城,聚沙成塔。短短數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017級、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黨員累計捐款24000餘元。清華大學黨委向全校黨組織發出黨員自願捐款的號召後,不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博17黨支部發來的捐款及明細表,參與捐款的黨員絕大多數都是90後,捐款累計30400元。

疫情能隔離人群,卻隔離不了愛和關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劉守英教授向湖北省洪湖市捐贈物資合計10萬元,並組織人力物力將購買到的防護服、口罩等物資運送到疫區最需要的地方。了解到學校一線抗疫人員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後,安徽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皖江學者張世宏千方百計與韓國、日本和泰國的國外合作單位聯繫,尋找採購渠道。2月10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800個醫用防護口罩已捐贈到學校。他還帶頭自願捐款,先後兩次捐款1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點點滴滴見真情,丹心一片寫忠誠。全國高校黨員師生的自願捐款,仍在進行中。「人人擔責,人人負責,人人出力,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他們的共同心聲。

(原文刊載於《光明日報》2020年03月05日03版)

原文連結:[光明日報]綿薄之力背後的溫度

相關焦點

  • 綿薄之力背後的溫度
    綿薄之力背後的溫度——部分高校黨員師生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剪影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疫情襲來天地寒,眾人相助山川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社會各界紛紛行動,掀起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大連理工大學:盡綿薄之力匯聚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強大力量
    大連理工大學接到組織黨員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後,學校黨委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和籌劃部署,全校黨組織迅即響應,10000多名黨員積極踴躍參加。捐款中大家更多的關心是「能不能多捐點?」「可不可以再補捐?」「群眾可以捐不?」
  • 「不能到一線,就盡一份綿薄之力!」 廣漢老黨員捐款10萬元抗擊疫情
    「當前國家抗擊疫情形勢嚴峻,作為一名老黨員,我不能到疫情防控一線去,只能以這種方式盡綿薄之力。」最近,廣漢市新豐街道70歲老黨員喻淨生向廣漢市慈善會捐款10萬元,用於支持當地抗擊疫情。喻淨生說我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防控,我必須做些什麼才能對得起自己胸前的黨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盡我所能,幫助別人。
  • 黨員初心不改,「綿薄之力」很厚重
    看在眼裡的居民們很心疼他們,有幾位黨員居民則拿出實際行動,助力抗疫的社區幹部。雖然這些黨員們都認為自己盡的是綿薄之力,但是疫情當下,對社區幹部來說卻是巨大的物資和精神支持。93歲老黨員捐款萬元支持社區防疫工作「我想在這個特殊時期表達一名老黨員、老幹部的點滴心意,為社會盡綿薄之力,也是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參與防控疫情的實際行動。」前不久的一個下午,前進居委建唐大樓93歲高齡離休老幹部馮國樑帶著1萬元積蓄,親自來到居委,把錢交給了居委幹部。
  • 黨員獻愛心 匯聚磅礴力
    96歲高齡的內蒙古醫科大學首任黨支部書記、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崔樹德和同齡夫人潘桂芳共同自願捐款10萬元,並撰寫數萬字的疫情防控宣傳文章,助力抗擊疫情。73年黨齡的退休老幹部呼群,主動打電話給社區黨支部書記,為抗擊疫情捐款8000元。1933年出生的老黨員吳玉環在生命彌留之際,向黨組織捐款1000元,她說:「我年齡大了,幫不上組織什麼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只能通過捐款盡一點綿薄之力」。
  • 中山路街道黨員幹部:綿薄之力匯聚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中山路街道的黨員幹部們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衝鋒在先,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奉獻,以綿薄之力匯聚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用愛與責任構築起一道攜手抗擊疫情、保衛群眾生命健康的堅固長城。疫情發生後,廣大黨員踴躍捐款捐物,截至目前,中山路街道共計接收來自黨組織、黨員捐款11萬餘元,讓無數善心和愛意在乍暖還寒之際匯聚成溫暖的力量。
  • 天府人物推介丨朱宗普:綿薄之力折射使命擔當
    在四川省冕寧縣就有這樣一個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一位甘於奉獻的基層工作者——宏模鎮新陽村總支部書記、四川京泰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宗普,他帶領自己的團隊踐行社會責任,擔負黨員使命,為疫情防控捐錢捐物,為脫貧攻堅奉獻心血。在四川日報全媒體主辦的「追光2020」天府人物推介活動中,組委會收到了朱宗普的報名資料。1月15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守土盡責打贏這場生命安全「保衛戰」 ——我省高校師生全力以赴...
    疫情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我省高校黨委切實擔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迅速動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師生、黨員幹部將黨旗插在抗疫第一線,以多種方式投身抗擊疫情工作,用愛與責任構築起一道攜手抗擊疫情、保衛師生健康的堅固長城。
  • 65歲老兵捐十萬元助力戰「疫」:我老了,只能捐款盡綿薄之力
    郭毛德說:「我是一名老黨員、老軍人,可是我年紀大了幫不上什麼忙,只能通過捐款來盡一份綿薄之力。」郭毛德走進晉城市慈善總會後,打開隨身帶著的一個小布包,掏出10萬元現金用來抗擊疫情。這是晉城市慈善總會發起新冠肺炎疫情募捐以來收到的個人一次性最大金額捐款。郭毛德為戰「疫」慷慨捐款,但生活中的他卻近乎「寒酸」。
  • 石門橋鎮建國前老黨員踴躍為疫情防控捐款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這群人耄耋之年不忘奮勇報國之志,身形佝僂卻挺於「疫」線、初心未改。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建國前老黨員。2月29日的上午,石門橋鎮尹家佐村值守點迎來一位特殊的老人,推著助步器,鞋邊被泥水浸溼,只見他從口袋中掏出了3張百元紙幣,顫顫巍巍地交到支部委員尹幼雲的手裡,用堅定的聲音說道:「黨組織,我想捐款。
  • 為國家盡一點力!浙大圖書館101歲高齡老館長為抗疫捐款
    杭州日報訊 近日,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抗擊新冠肺炎專項基金收到了一筆愛心捐款。捐款人,是浙大圖書館退休老館長遊修齡,今年已101歲高齡,是一位有著63年黨齡的老黨員。說起捐款原因,遊老先生說:「為國家盡一點力!」僅僅7個字,短小卻動容,這不僅是捐款,這更是一種力量。雖已是期頤之年,但百歲遊老思路清晰,精神矍鑠。他的心始終和抗「疫」中的國家、人民在一起。
  • 戰疫 濟寧在行動丨為防控疫情盡綿薄之力 七旬老人為社區捐款寫...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2月3日訊(通訊員 張淼 見習記者 劉迪)2月3日,濟寧市任城區阜橋街道新劉莊社區有34年黨齡的76歲老黨員孫淑娟來到新劉莊社區居委會,將500元現金送到新劉莊社區居委會捐款箱中,希望為社區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 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微信裡,丁祖霞表達對祖國和家鄉的深深牽掛,同時以個人捐款5000元人民幣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一份心意,希望祖國及家鄉人民幸福安康,早日戰勝疫情。 3小時後,永定區海外華人第一筆捐資5000元人民幣已匯入湖南省慈善總會的帳戶中,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僑界力量。
  • 唯願盡綿薄之力!吉林市年逾90老藝術家為戰「疫」捐款5000元
    在吉林市的文藝界有這樣一位老人,雖年歲已高不能衝在一線,卻依然希望為這場舉國的戰「疫」盡一份綿薄之力。3月2日,吉林市歌舞團年逾90歲的老藝術家秦茵得知市裡組織黨員為戰「疫」捐款的消息後,立即找到市歌舞團黨總支捐款5000元。
  • 浙大圖書館101歲高齡老館長為抗疫捐款:為國家盡一點力!
    說起捐款原因,他說到:「為國家盡一點力!」僅僅7個字,短小卻動容,這不僅是捐款,這更是一種力量。這位老人就是浙大圖書館退休老館長遊修齡,今年已101歲高齡,是一位有著63年黨齡的老黨員。雖已是期頤之年,但百歲遊老思路清晰,精神矍鑠,他的心始終和抗「疫」中的國家人民在一起。對於捐款,老人家的一番話讓人動容。
  • ...微薄之力獻武漢——萬新公寓社區退役軍人劉志明為武漢捐款
    「這幾天,我通過各種媒體,感受著病毒感染者強烈的求生欲望,看到這麼多醫護人員、軍人及基層工作人員等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第一線,作為一名黨員、尤其是一名退役軍人,無法到一線參加戰鬥
  • [光明日報]靳諾:完善重大突發事件下的高校應急治理體系
    在疫情暴發的危急時刻,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全校黨員、各基層黨支部、二級單位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學校黨的組織、宣傳、統戰、教工、學工、團委、外事等職能單位高效運轉,學校應急治理機製得到充分發揮,為打贏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堅持把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和教學科研秩序的恢復放在突出位置。以師生為本,是大學辦學治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來盡「綿薄之力」
    來湖北省參與醫學援助的國家醫療隊隊員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也都來自他們的「本心」:自願前往參戰!為了參戰,不管資歷深淺,但凡黨員,都不忘在請戰書上「備註」:我是共產黨員。不是因為黨員的身份格外值得驕傲,而是大家都覺得,黨員更容易「入選」,更有可能獲得加入這場人民保衛戰的機會。
  • 「盡一點綿薄之力」LOL小智為武漢捐款20萬,卻回復「別罵人」!
    #遊戲圈中的春節#在這個春節,相信大家都覺得這個假期越過越長,在全國人民關心武漢的同時,電競圈也是貢獻出了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大家一起度過這個難關,而在電競圈響應號召的時候,LOL小智也是站了出來,曬出了一張截圖:自己也盡一點綿薄之力
  • 寶雞新福園中學一學生患惡性腫瘤 全校師生捐款近四萬餘元
    愛心捐款的倡議發出後,首先得到共青團員和黨員教師的積極響應,隨後,全校師生都自發、自願的愛心捐款。1元,5元,10元,20元,100元,200元…全校44個班級學生及家長愛心捐款共計34506元,團員捐款1331元;全體老師捐款共計11850元;從該校畢業升入石油高中的代表們聽聞消息後,也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捐款300元。短短的幾天時間,校團委募集善款共計479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