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愛奇藝的《青春有你》,秦正威在歌曲部分加入了詩歌朗誦,溫溫柔柔的聲音中透露出了飽含心事的感覺。知道自己不擅長跳舞,但還是展示給導師們看,態度非常好。
當然有些人稱為「詩朗誦」也可以理解。選秀舞臺講究音、美,秀,從秀舞蹈部分來說秦正威真的不佔優勢,但是唱跟美來說秦正威並不差,一段詞一段音樂不是誰都可以讀出詩跟青春的氣息,十人成團皆會舞,那叫舞團!
十人成團只會唱,那叫合唱團!各具特色匯聚成團,這不正是是青春該有的樣子嗎?
元宵晚會詩歌朗誦《相信》
看看今年元宵晚會上的朗誦就知道了,陳道明、濮存昕、吳京安、徐帆、宋春麗、史可六位演員,現場帶來抗擊肺炎情景報告《相信》,也許他們每個人的文字不長,但其中帶來的力量卻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正如他們所說的主題一樣,我們也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春天一定會到來!
也許他們的嗓音不是最好,但是他們一聲聲發自靈魂的誦讀,字字鏗鏘有力,讓人眼泛淚花。
如果演員的臺詞不能使我們立刻領會它們的意義,那麼一定是他說的臺詞含糊不清,觀眾既聽不清也不想去弄懂。把臺詞講好就是一項基本功,觀眾善於用自己的耳朵來判斷好壞。
《青春有你2》初選現場
演員沒有文學修養也不行,因為演戲畢竟不是重複生活,重複生活的戲決不是好戲。所以提高文學素質是演員重要的一課,否則便成了導演的「木頭人」。
比如《歐也妮·葛朗臺》的作者寫了那麼多的人物,每個人物都是作者用心血培育出來的。當演葛朗臺這樣的角色時,就會有立體感、厚感,戲出來不會一般化,富有深刻的內涵。
這就是原作者編劇的重要性。
借用作家小說中的人物描寫,也是豐富自己戲劇語言的方法。應該說,這對演員來說是演好戲的第一件要事,所以說在「青春有你」的舞臺上,秦正威的詩歌朗誦是符合大眾審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