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張鈞甯《如懿傳》大火:人如何才能活出自我?

2021-02-21 女人課堂

張小嫻說:

打拼和上進,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為了不枉此生。懷抱著這份信念,得意的時候才不會驕傲自滿;不如意的時候也就懂得變通和自省。人生要有這種高度,才能夠面對境遇的無常。」

何謂自我,就是有自己主觀判論,不會人云亦云,會緊跟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想做和喜歡做的事。

- 1 -

走出舒適區,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最近演員張鈞甯人氣很旺,不僅在《如懿傳》中大火了一把,還在《我就是演員》中,得到了評委們的全票肯定。

小時候的她其實是一個過於內向文靜的孩子。

在幼稚園,有一次張鈞甯想上廁所,但是卻不敢和老師說,實在是憋不住了,就央求姐姐幫自己和老師說。

是什麼讓她蛻變成一個遵從內心,活出自我的人呢?

她人生的第一次改變在她17歲那年。在景美中學讀書時,被學校儀仗隊選中做了隊長,因為訓練影響了學習,被媽媽叫停,她第一次問媽媽:「這是你的人生還是我的人生?」

28歲的張鈞甯碩士畢業後進入演藝圈,在遭遇事業瓶頸後她做了3件事:沉澱表演、堅持跑步和冒險。

30歲時,她和閨蜜陳意涵完成了「30歲必做清單」。飛菲律賓,扎髒辮,刺青,裸泳,跳海,和陌生人接吻。

她一次次突破舒適區,突破極限,做自己喜歡和想做的事.

提及這段經歷時,她說:「沒什麼可怕的,反而是對自己多了一些了解,不再害怕很多事情,我喜歡30歲以後的自己。」

走出舒適區,其實就是讓你一點點超越以前的自己,通過不斷挑戰,不斷適應,讓你的生命一直保持在鮮活狀態。

周國平曾說:

「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

活出自我的人,懂得走出舒適區,聆聽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正如張鈞寗所說,希望自己不要聽別人一點點,希望自己相信自己一點點,慢下來找到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是人活出自我的第一種方式。

- 2 -

直面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找到自我


黑塞曾說,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徵途,覺醒的人只有一項義務: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著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裡。

演員辛芷蕾是我們所熟知的一位演員,《戀愛先生》裡她所演的顧遙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前段時間,她以「我為自己有一張充滿欲望的臉而驕傲」為主題的星空演講,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共鳴,大家紛紛為她直面自我的勇氣打call。

在演講中,辛芷蕾訴說了自己的心路歷程。曾經她是一名「佛系女青年」,但這種狀態並沒有讓她快樂起來,直至被一位前輩點醒。

「你說你什麼都不想要,那你告訴我你擁有什麼呢?你不過就是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

前輩的話讓她從自我麻醉中甦醒,她開始自省,原來自己所謂的「淡泊」就是給自己懶惰和失敗找藉口。

她開始直面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找到自我。

她曾當著一群試鏡的女演員們,多次誠懇嚮導演和編劇說自己是《擁抱星星的月亮》女主角最適合的人選,不顧其他競爭者投來的異樣目光。最終她憑藉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這個角色。

說到欲望和野心,辛芷蕾直言不諱地說:「我想紅,我想成為國際巨星。」

欲望和野心,有時候其實並不是貶義詞,有了它,就擁有了所向披靡的勇氣和光芒。

正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所說:

「要想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用你的欲望提升自己的熱忱,用你的毅力磨平高山,同時還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直面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找到自我。

這是人活出自我的第二種方式。

- 3 -

在該奮鬥的時候拒絕安逸



歌德說: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近日,被一則《90後美女做「網約導遊」在杭州買兩套房》的新聞圈粉。

甜美秀氣的東北女孩胡娜娜,是一名導遊,兩年前,她加入了杭州「網約導遊」的行列。

她每天都會在網絡客戶端接單,和客人溝通當天的行程,在服務方面,她會更多顧及到小孩、老人、家庭、團隊的私人訂製需求,在服務上也更人性化。

這幾年,隨著導遊自由執業逐漸放開,自由行漸漸成了主流出行方式,網約導遊開始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從事「網約導遊」工作後,娜娜結束了以前早上6點出門,深夜12點回家的傳統導遊模式,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固定為8小時。

這種新型的服務方式,讓她擁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也結交了許多五湖四海的朋友,還在杭州貸款買了兩套房子,年輕的她,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她說,「我是一個被網際網路改變生活和工作的人,擁抱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每一個行業都有新機遇,我還會在杭州繼續奮鬥下去,靠技術,靠講解,靠服務,靠品質,成為旅遊界的一股清流。」

很喜歡知乎上的一段話:

「人生最大的遺憾或許就是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很多事情可以重來,唯有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復返。」

不忘初心,堅持夢想,在該奮鬥的時候拒絕安逸,在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為世界創造價值。

這是人活出自我的第三種方式。

- 4 -


活出自我的人,通常對生活有很強的把控能力,他們通常也能活出自己最好的狀態。

在《活成生活嚮往的樣子》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每個人能夠行走在生活裡,歷練生活的智慧,凝聚生活的信念,活成自己內心的強大和對當下生活的把握,這就是經過的生活。

當我們越來越懂得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就能更好的接納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走自己的路,活出自我,譜寫屬於自己人生的最美詩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