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電影,集結了蝙蝠俠、金剛狼和黑寡婦,身懷殺妻之恨的金剛狼要硬懟蝙蝠俠,甚至把愛慕自己的黑寡婦拱手讓出。想想這複雜的人物關係,這部電影一定很精彩。
沒錯,這就是克里斯多福·諾然,不對,是諾蘭2006年的《致命魔術》。很難想像這部電影把克里斯多福·貝爾(蝙蝠俠)、休·傑克曼(金剛狼)、麥可·凱恩(管家)和斯嘉麗·詹森(黑寡婦)集結到一起。但這些都是小菜,真正的大廚是導演諾蘭。憑藉多視角和倒敘手法,本片呈現出萬花筒般的敘事效果,今天趙山河就聊聊在這部自己心目中敘事最厲害的作品。
1.最初給你看的其實是結果
本片開頭是在法庭上,魔術師波登(貝爾)因為涉嫌謀殺競爭對手安傑(休),要被判處絞刑。這就讓大眾好奇為什麼波登要殺死安傑。律師威脅波登如果不交出魔術的秘密,會把她的女兒賣到工廠去。可憐天下父母心,身處囹圄的波登要跟女兒生死離別,困境下人物自然會引起觀眾的同情。
本片起初就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吸引到了觀眾。
那麼接下來,諾蘭就要給觀眾解釋這個故事,但是他不走尋常路,而是三條線索齊頭並進,穿插敘事。趙山河按照時間給大家捋一捋時間線。
首先是A階段的故事,英國魔術師波登和安傑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兩人同為魔術戲院的託兒。在一次魔術表演中,波登的魯莽害死了安傑的妻子。殺妻之恨不共戴天,而且安傑在葬禮上質問波登時,波登居然說不知道。
於是安傑開始報復波登,在波登表演空手奪子彈的時候,開真槍打斷了波登的手指。波登也展開報復,設計讓安傑在表演白鴿消失之際夾斷了觀眾的手指。
接下來的事情發生了變化,波登的瞬移術贏得滿堂喝彩,安傑百思不得其解。為了打敗波登,安傑派出奧利維亞(斯嘉麗)去波登這邊做臥底,接著還找來了替身,做了更加高級的瞬移術。可惜波登策反了奧利維亞,知道了替身秘密,繼續設計讓安傑跌斷了腿,又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受盡嘲笑。
A階段的故事很簡單,是兩個頂尖魔術師你一拳我一拳打起來。吃虧的安傑開始反擊,這就進入了B階段。安傑綁架了波登的機關師法隆。為了救法隆,波登說出魔術秘訣是在美國的特斯拉。
安傑便前往美國找到特斯拉,在那裡得到了可以複製自己的機器。帶著機器回到英國的安傑開始了對波登的復仇。
復仇的故事便是C階段。安傑的魔術吸引波登到後臺查看秘密,反而看到溺死的安傑,於是波登被控告謀殺。殊不知,這些都是安傑的陰謀,安傑化妝成卡洛斯爵士,還要領養波登的女兒。這就是電影開頭的片段,只不過諾蘭把結果早早給觀眾看了。
人算不如天算,原來法隆是波登的孿生弟弟,之前瞬移術便是靠著外貌相像的兄弟來完成的。在波登被處以絞刑的當晚,法隆成功殺死了安傑。
總的來說,本片之所以顯得複雜的原因,在於諾蘭同時講個A、B、C三個故事:開頭15分鐘,先是波登被判刑,安傑去美國找特斯拉,再到最初時的安傑和波登為魔術做託,三個時間點是一步步往前史發展,諾蘭一點點為觀眾揭開謎團。
這樣講故事精彩之處在於兩點,一是魔術本身精彩程度,雙胞胎的瞬移術,無限次的複製術,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妙筆。二是故事結構本身的複雜性,這裡不是說用了倒敘,用了閃回,用了結尾揭秘,就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而是說,在諾蘭的作品中,電影是一個整體,每個元素都是為敘事服務。故事的倒敘並不是單純的一句「我的奶奶以前。。。。。。。」,而是用了日記這個道具引入。這就讓我們想到第一人稱的不可靠敘事。在監獄的波登讀到安傑日記的最後一句,才得知安傑早已預謀。再到卡洛斯爵士的亮相,經過這場二重確認,觀眾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2.復仇者反而被仇恨所噬
除了結構上精妙,本片還探討復仇這個經典文化母題。西方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箴言,東方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執著。所以復仇是自人類誕生以來,便融入到其血液當中。
復仇的動機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血親復仇,比如父母、恩師被殺,郭靖之所以從蒙古到南宋,是為了找段天德和完顏洪烈。第二種是俠義復仇,比如說《新龍門客棧》中周淮安因為忠臣楊宇軒之死,與兩位紅顏知己圍毆曹少欽。
《致命魔術》的復仇動機是安傑的殺妻之恨,這也能讓人理解。畢竟出席葬禮上,法隆也不知道是自己兄弟波登打錯了結,自然回答不知道。這種「無所謂」的逃避態度引起安傑的不滿。所以波登還是不懂人情世故,這種場合應該自己出場,當場跪下哭得涕泗橫流。
可這些都是美好的想像,因為波登和安傑本就不能相處融洽。波登出身底層,把魔術當成吃飯傢伙,甘心為魔術獻身。他看到為魔術一直裝瘸的中國魔術師,感慨道魔術就應該這樣。但是安傑更像個貴族,只享受魔術給他帶來的榮譽。
這種對榮譽的執著,裹挾著非理性的仇恨,讓安傑不遠千裡來到美國,成功拿到了可以複製人體的機器。這個時候的安傑完全是可以創造人的上帝,甚至左右別人的生死,雖然這個「別人」是他自己。
這是復仇對人的異化。復仇成功無否,並不一定促使復仇者獲得幸福,尤其是復仇者本身會在仇恨中迷茫,因為失去復仇對象而可能失去人生意義。《老男孩》中吳大修被關15年,出來之後決定復仇,但是沒想到一切的緣由是自己年少時犯下的過錯,復仇者反而變成被復仇者。
安傑也是這樣,在復仇中漸漸失去了方向,變得嗜殺暴虐,要知道回國100場演出,就是殺死100個自己。所以一直站在他身邊的卡特得知真相後,便跟法隆聯手殺死安傑。觀眾開始還為安傑感到同情,但是安傑的黑化也提醒我們人性的脆弱和複雜。
而波登也是這樣,為了復仇,為了保證魔術的完美,一直跟法隆共用一個身份。但是妻子莎拉不知道,即使女人的敏感能讓莎拉感覺到丈夫的異樣。在真假難辨的生活中,莎拉崩潰了,選擇了自殺。
在這麼一場復仇戲中,兩位都是輸家,因為他們都執著於身外之物,反而忽視了親人珍貴的情感。波登不聽法隆建議,執意要去後臺查看安傑魔術的秘密,反而被下套,臨死之前也向法隆懺悔,當時應該聽從他的意見。
3.電影主題到形式高度互文
簡單的故事如何講的好看?諾蘭用多視角和倒敘完成。
好看的故事如何做到主題深刻?諾蘭用人物轉變實現。
這還只是停留在孤立的電影文本上,真正經典的作品是要跟時代呼應。你躲在房間裡,是可以寫出主題深刻、不斷反轉的故事,畢竟那是有套路的。多視角早就被諾蘭玩爛了,人物的反轉我們也看過不少經典電影。但是聯繫到時代,並做到超越時代,那就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關於《致命魔術》,我們先看看特斯拉這個重要故事轉折點。歷史上特斯拉跟愛迪生是一個死對頭,兩人因交流電和直流電一直相互競爭,但是身單力薄的特斯拉根本無法跟家大業大的愛迪生相抗衡。
即使躲在深山老林裡做研究,但實驗室還是被愛迪生派人給燒了。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悲涼,讓我們感到一絲宿命的感覺。因為特斯拉和愛迪生的對立,延續到了安傑和波登身上。
再回到他們倆生活的背景,當時英國處在維多利亞女皇統治時期。這個時候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國力居世界第一,殖民地遍布全球,古老的中華帝國的大門便是被這個時代的英國打開的,從此中國進入百年屈辱史。
但是此時的英國大眾是富裕的,是強勢的,是驕傲的。正所謂飽暖思淫慾,有了錢,自然想花錢滿足下精神需求。類似魔術這種「奇技淫巧」開始大受歡迎,好的魔術師被稱為表演家。可以說娛樂產品這些「蝨子」都寄生在盛世繁華的皮裘之下。
觀眾的看是波登和安傑生活下去的基礎,所以兩人在A階段的互毆既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也是尊嚴之爭。因觀眾而生,也因觀眾而死,結局裡安傑死了,失去兄弟的法隆也無法施展瞬移術,兩個傑出魔術師消失了,但是還會有更多的魔術師出現,去填補他們的位置。
庸眾的勝利,還是精英的消亡,都無法完美解釋其中運轉的規律。但是我們看到小人物在大時代下的無奈,即使有通天手段,但是也逃不過自身的欲望,以及眾人的凝視。就像尼採所說,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那些東西會給你帶來好處,但是背後的陷阱你又能知道多少呢?
4.總論
最後一段雖然有點過渡延伸,但如果缺少特斯拉和維多利亞時代的背景介紹,本片始終只是一般水準的敘事佳作。諾蘭的作品不僅僅在於多用了幾條線,多用了反轉,而是在故事加入有時代意義的人文思考:有情感,比如《星際穿越》中父女親情;有家國,比如《敦刻爾克》中不屈軍人;有人性,比如說《蝙蝠俠前傳之黑暗騎士》中複雜小丑。
技巧是可以練,能讓觀眾共鳴的人文思考是很難。這是電影技術無法彌補的,這就是為什麼千年的劇本至今還可以成為經典,百年前盧米埃爾的記錄片只能當做歷史文獻。
電影講故事的最高境界還是要講好人這個複雜而又可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