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學·編輯工作|「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探析

2021-03-01 出版科學

引用參考文獻格式:

楊新忠.「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探析[J].出版科學,2020,28(3):47-51.

統計分析 17 年 371 本「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的「最美」亮點,探索「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的特色。以調研數據為基礎,從獲獎作品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中的線裝裸脊、書邊打毛、外形巧切、書口刷色、空白印刷五個方面進行論述,最後總結出堅守傳統文化的創新回歸、注重書籍互動體驗的構建、工匠精神提升書籍的價值乃是現代書籍設計的三個主題。

「中國最美的書」活動是 2003 年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組織創建的年度獎項,是當今中國書籍設計界一項最高級別的賽事。該評選活動以全新的理念對中國書籍設計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業內外收穫了廣泛的讚譽與好評。這項賽事逐漸成為引領中國優秀書籍設計師成長的標杆,通過這項賽事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書籍設計師和書籍設計作品。時至今日,「中國最美的書」活動已走過 17 個年頭,成功舉辦了 17 屆大賽,共有 6581 本書參加比賽,371 本書榮獲「中國最美的書」稱號,大體上代表了中國書籍設計界的最高水平和真實面貌,反映了中國書籍設計界的發展成就和動態趨勢。筆者對 2003—2019 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進行統計分析,從書籍外觀態的角度分析獲獎作品的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

1 「中國最美的書」獲獎圖書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

書籍的外形猶如一個人的相貌,給人的印象很重要,在信息交流與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讀者和內容之間的第一扇門,是書籍整體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書籍外形的設計藝術、印製工藝和文化精神,承載著作者、讀者、編輯、設計者、出版商、書商等人群的希望和寄託,歷來受到大家的關注和重視。因此,筆者試圖對 2003—2019 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進行分析梳理,解讀書籍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的特色(見表1),探尋形成的緣由。

線裝裸脊指書籍裝訂的形式,這裡包含兩種類型。一種是基於我國傳統書籍的線裝形式的傳承發揚,另一種是對西式書籍鎖線裝訂形式的吸收演變。當代書籍設計師將東西方兩種用線裝訂書籍的方式進行演繹、創新,既增強了書籍整體的視覺美感,又注重了歷史的積累和文化的傳承。今天,我國傳統線裝的方式已拓展、演變成多種新的線裝形態,有對線裝位置進行巧妙設計的,也有對線裝打孔數目和穿線走向做獨特處理的,更有將線裝訂成漢字形態的,新穎別致,引人注目。如 2015 年「中國最美的書」、2016 年「世界最美的書」金獎作品《訂單 :方圓故事》,就是將傳統線裝的位置和穿線方式進行了創新,書整體按 1∶3分為左右兩部分,文字在右佔主體部分,圖置於左側,裝訂線在中間,給讀者別樣的驚訝,視覺效果生動獨特(圖 1)。

2012 年「中國最美的書」《書與法:王東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的裝訂,設計者把線裝訂成「書與法」漢字的形態,「不走尋常路」,開創了線裝方式的中國特色(圖 2)。西式書籍的鎖線裝訂形式,原來是書脊打了膠水被書面所包裹覆蓋,見不到膠水和線,現在的設計師卻有意裸露鎖線和膠水,呈現出鎖線、膠水和書脊本身的質感肌理,尋求一種原始的自然主義感受,別有一番趣味。

筆者對 2003—2019 年「中國最美的書」371本獲獎書籍外形裝訂形式做了統計,線裝裸脊的書有 85 本,約佔獲獎總數的 22%,其中以我國傳統線裝方式進行創新裝訂的有 35 本,由西式鎖線裝演變而來的裸脊線裝有 50 本。來源於中西古典線裝方式革新的線裝裸脊書,在獲獎作品中一直佔很大的比例,且近幾年有增長的趨勢,這也是國內書籍外形裝訂方式發展的一種態勢。這說明回歸傳統文化,走民族化特色之路是當下書籍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的潮流。

書邊打毛這種工藝來源於傳統毛邊書的邊緣質感。魯迅鍾愛毛邊書,曾戲稱自己為「毛邊黨」。今天所說的書邊打毛,是指用特殊工具有意將書邊打磨成粗糙的毛邊,或通過裁切書口紙張產生毛邊等。這種做法顯然是追求質樸、原始的觸覺和視覺感受,以增加書籍外形的親和力、情感溫度,降低機器化生產製作書籍的刻板和冷漠感,吻合當下民眾崇尚回歸質樸自然的口味,頗受讀者、著者、設計者等群體的青睞。2003—2019 年獲獎作品中有 36 本採用了書邊打毛工藝處理,約佔獲獎作品總數的 10%,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趨勢。可見,有相當多的設計師在關注書邊打毛設計與工藝的表現。如 2015 年獲獎作品、洪衛設計的《愛不釋手》的外形設計和工藝,最大限度地展現了真實的毛邊書風格,增強了書口的視覺和觸覺體驗,全書整體溫情樸實,一派簡逸雅淡之氣,是書邊打毛設計與工藝運用的突出案例(圖 3)。

對書籍外形進行各式各樣的巧妙切割,也是獲獎書籍外形設計與工藝的一種特色。2003—2019 年獲獎作品中有 29 本採用外形巧切形式,約佔獲獎作品總數的 8%。其中,在封面切割各種深洞的有 7 本,在封面模切各種平面圖形圖案的有12 本,將書角、書邊切成各種異形的有 10 本。近些年外形巧切的獲獎作品增多,反映出書籍設計者越來越認識到借用先進的印刷科技工藝來表現設計創意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設計者跳出書籍外形設計的二維概念,進入多維空間表現的多元探索。設計者合理利用裁切工藝技術可以使創意設計更出彩,能提升書籍的藝術品位、欣賞價值、收藏價值、閱讀價值和商業價值。如 2017 年獲獎作品《雲會》,這是一本關於會所建築與陳設表現的介紹賞析,設計者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工藝製作,將中國傳統建築的氛圍表達於書籍外形之上。封面上的書名字體被逐層漸變模切表現,呈現出靈動的空間形式變化,趣味無窮(圖 4)。顯然,這裡的外形巧切為書籍整體藝術品位增色不少,體現出現代時尚感。

書口刷色,目的是使圖書更具整體性、完整性,渲染出強烈的空間感、立體感,給人以厚重、典雅的氣度,手感舒適,視覺感受統一。書口刷色多用於較厚的書籍,刷各種顏色的都有,其中以紅、黑兩色居多,但一般與封面顏色相同。也有將書口刷成肌理效果或特定圖案的。書口刷色可以加強書籍外形的審美特色和視覺衝擊力,提升書籍的閱讀欣賞價值和商業價值。書口刷色工藝在歷年獲獎書籍中使用的也比較多,有 22 本,約佔獲獎圖書總數的 5%。書口刷色這種創新設計與印製工藝,隨著人們對書籍外形美感與品質需求的不斷提高已成為流行的設計表現手法。如 2018 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雲上》(圖 5),該書切口刷成與封面一致的天藍色,渾然一體,深淺漸變的天空給人以夢幻般的心理感受。手感輕柔優雅,視覺清爽明快。顯然,刷色處理為該書插上了抒情、浪漫的翅膀,成為吸引讀者的一大亮點。

原研哉說過 :「好的設計不是用豪華去讓人傾倒,而是用簡約讓人著迷」。好的設計是做減法,好的設計展現的是最基礎的元素。簡約設計風格最典型的表現形式是大面積留白或空白,空白設計在東西方設計師的審美思想裡是殊途同歸的,一直得到廣大設計師的認同與發揚。空白設計與印刷在書籍外形上的表現更為常見,「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中外形設計與印刷大面積留白的有 52 本,約佔獲獎總數的 14%,這個數目非常大,說明空白設計是這些年書籍外形表現非常流行的趨勢。這些獲獎作品中空白設計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只保留書名等最基礎元素而大面積空白,簡約至極,給人空曠的想像空間;另一種是對圖文採取無色燙印或直接壓凹凸,給人感覺是空白無圖無字,顯得單純舒展、乾淨素雅。2017 年獲獎作品《文愛藝愛情詩集》可謂一典型案例(圖 6),圖書外形潔白淡雅,巧妙設計配合壓凹工藝達到簡約至極的效果,體現出強烈的工匠精神。用「不可見」的無色燙印表達對潔白愛情的看法,外形設計與工藝的運用非常貼切地遇合了圖書內容。

2 「中國最美的書」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對當下書籍設計的啟示

歷屆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書未必完美無缺,十全十美,但總體來說,「中國最美的書」基本代表了現階段我國書籍設計界的最高水平和真實水平,對我國書籍設計的發展具有指導價值。特別是其外形設計與工藝的創新特色,為當下書籍外形的設計與印製提供了直觀的參考和啟示。

書籍裝幀藝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得益於連綿不斷的傳統文化的滋養。魯迅先生說過,「新的藝術,沒有一種是無根無蒂的、突然發生的,總是受著先前的遺產」。中國書籍裝幀能有今天的成就,同樣是在堅守傳統文化創新回歸的道路上取得的。這從歷屆「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的藝術特色可得到證明。「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中,大部分的外形是以對傳統元素和傳統工藝的創新回歸設計取勝的。具體表現在對傳統圖案圖形、傳統書法印章、傳統色彩、中國畫等元素的重構應用,以及對傳統印刷工藝、傳統裝訂形式、傳統紙張材料等的創新應用。其中對傳統線裝形式進行各種創新和將書邊打毛以回歸傳統毛邊書質感兩種工藝的應用最多。如 2003年「中國最美的書」《小紅人的故事》,該書採用中國傳統線裝書的經典裝訂樣式,具有中國典籍神韻,全書外形和內頁均採用象徵喜慶的傳統紅紙,黑字紅紙極具我國傳統色彩意味,再加上封面傳統民間剪紙藝術,書籍整體中國傳統文化氣息濃烈(圖 7)。設計師在現代設計、工藝技術等方面,對中國傳統書籍裝幀文化進行了更多的演化與推進,使其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終究造就了一部具有珍藏、觀賞和研究價值的好書。

如果再把目光投向「世界最美的書」大賽活動,歷屆中國獲獎的圖書中,有過半的書也是憑藉堅守傳統文化的創新回歸而獲獎的,這種文化回歸也主要體現在外形設計和製作上,如獲得金獎的《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訂單:方圓故事》 等。這進一步說明,今天的設計師們不要忽略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財富,應將堅守傳統文化的創新回歸作為書籍設計的根基。要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取向,更多地關注、研究中國悠久的傳統,獨特的民族元素,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設計語言來表現中華書籍文化的美。

書籍設計中注重融入現代印刷的科技成分來增強閱讀感官體驗和交互體驗,進而升華至情感體驗,已成為現代書籍設計的最新要求。歷屆「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一直關注設計與工藝上的互動體驗構建,最近幾屆獲獎作品更加重視。比如對書口的拆撕互動設計,讓讀者在翻閱時參與互動體驗 ;通過模壓、模切、摺疊各種圖形激起視覺互動 ;通過在印刷油墨中加入香水,使讀者獲得嗅覺互動體驗等,從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五感」上進行書籍互動體驗的構建創造。2006 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不裁》,就是藉助設計與工藝對書籍外形進行互動構建的突出案例(圖 8)。設計者將書口設計成需要讀者邊裁邊讀的互動體驗;封面紅細線貫穿全書,極具觸感體驗;封底上模切一紙刀,閱讀前取下紙刀,切完即閱讀完全書,書口則出現毛邊的肌理效果,外形整體設計製作可謂匠心獨運。書籍互動體驗設計是現在及未來書籍特別是紙質書籍外形設計的重要趨勢,設計者務必重點關注、構 建。將書籍外形的設計與工藝進行創新,打造富有互動體驗趣味的書,是一種吸引讀者興趣的有效措施。

對於一本美的好書,前期優秀的設計和後期精湛的工藝印製是缺一不可的。正如《莊子·漁父》中所說 :「真者,精神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要打動人,必須要有精誠之至的態度,這和當下提倡的工匠精神是同樣的道理。「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生動的例證。在筆者統計的歷屆獲獎的 371 本書中,大部分是憑藉外形巧妙的設計和獨特精良的印製工藝摘得大獎的,當然,與書的內容題材和內部其他設計也有關係。如獲2018 年「中國最美的書」和 2019 年「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的《江蘇老行當百業寫真》一書,可謂是一部致敬匠人精神的鼎力之作(圖 9)。全書整體設計為毛裝本,用老店鋪包點心的粗陋紙張並打毛邊,表現逐漸消失的民間老行當百業,有朦朧之美。做成這樣一本書,難度不小,全書放棄了機械化的裝訂方式,採取民間古老的手工裝訂方式,搓紙為繩,取代鎖線,以紙釘固定。四面的毛邊效果與毛裝本的整體相協調,處處顯示真情、樸素和厚重。《訂單:方圓故事》的獲獎背後也有很多看不到的故事和用心。該書除去印刷環節,先後經過了 20 多道工序,尤其在外形上,很多工序必須工人一本本手工製作。可見,一本好的獲獎書的問世,除了題材和內部設計的精彩外,更需要外形設計和工藝的一絲不苟,達到至臻至美的地步。這些圖書獲獎後變得奇貨稀缺,買斷了貨,有效地證明了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對書籍的閱讀價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提升。

一年一屆的「中國最美的書」活動,評選出的獲獎作品總能吸引不少目光,也製造了不少話題。諸如,有些獲獎書籍的設計製作是否太刻意;為比賽而製作,試驗性、實驗性、藝術性是否太強;讀者是否能接觸到、買得起;藝術設計與市場是否有效融合了等。實際上,這些問題正是「中國最美的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中國最美的書」必須以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現代的印製工藝科技去引領當下書籍設計的發展,必須走在書籍設計的前列。當下書籍設計者們應該以「中國最美的書」的要求去設計製作書籍,努力在參賽書與商品書兩者之間的設計上尋求平衡,尤其應在書籍外形創新設計與工藝特色表現的廣闊天地裡有所作為。

原文載於《出版科學》2020年3期

歡迎個人轉載,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後臺

楊新忠,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編輯部地址: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在線投稿:www.cbkx.com

電話:(027)68753799  68754437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9-5853

國內統一刊號:CN 42-1618/G2

2020年8月23日

頭圖來自|Pexels

攝影Alina Vilchenko

製版編輯|李曉陽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最美的書」揭曉,25種圖書獲獎
    2019年度「最美的書」(原「中國最美的書」)評選結果於今日在上海揭曉。經過海內外頂尖書籍設計師評委的多輪專業評選,最終25種圖書在來自全國各地106家出版社的342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年度「最美的書」稱號,並將代表中國參加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2020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這將是「最美的書」連續第17次在世界舞臺上與世界各國同行的作品同場竟豔。
  • 第五屆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落幕 50件作品獲獎
    12月12日,第四屆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暨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滄州河間市舉辦,50件作品分獲設計創新大賽吉利杯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16件作品分獲藝術節明尚德杯金、銀、銅獎及優秀獎。
  • 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12月12日,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暨第四屆「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頒獎典禮在河間市體育館舉行。「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和「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河間市工藝玻璃行業協會共同主辦。
  • 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暨第四屆中國河間國際燈工...
    12月12日,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暨第四屆「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頒獎典禮在河北省河間市舉行。院校組特等獎《相對·力》 張佳偉 吉林藝術學院院校組一等獎《防護》 方姜偉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工業美術專業據了解,本屆燈工玻璃藝術節共徵集到參賽作品1813件,經專家評委兩輪評審,共評選出入圍作品80件、獲獎作品16件;本屆設計創新大賽共徵集到國內外參賽作品
  • 2020年首屆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一)
    此次「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石獅市服飾產業設計孵化基地等多家單位承辦,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藝逐(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一項重大賽事,目前已經完美落幕!接下來,為大家展示本次大賽專業組金獎和創新組金獎的獲獎作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首屆中國最美旅遊圖書設計大賽獎項揭曉
    據介紹,由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海南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的本次大賽是本屆書博會設置的唯一專業獎項,也是中國出版行業對旅遊類圖書設計的第一次評獎。  業內人士表示,用設計體現旅遊圖書的審美與價值,讓讀者感受詩意閱讀的同時,對促進各國旅遊文化交流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第一屆中國最美旅遊圖書設計大賽所要樹立中國乃至世界旅遊圖書的審美標杆,不僅對旅遊圖書、對書籍設計界意義非凡,而且對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海南和首屆書博會更有積極意義。
  • 2020年首屆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
    無論是深藏街巷的百年老字號,還是充滿創新精神的當代藝術作品,在跨界結合中總能煥發出新的光彩。國潮,正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詮釋獨一無二的東方時尚!此次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石獅市服飾產業設計孵化基地等多家單位承辦,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藝逐(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一項重大賽事,目前已經完美落幕!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安溪舉辦藤鐵工藝創新創意大賽_中國經濟網...
    12月22日,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卿創杯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中國藤鐵工藝第一鄉安溪縣尚卿鄉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安溪縣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管理委員會主辦,尚卿鄉人民政府承辦。
  • 《蟲子書》《冷冰川墨刻》獲評2017年「世界最美的書」,顏值爆表!
    「中國最美的書」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於2003年創設的書籍設計評選項目,至今已舉辦了14屆;每年的獲獎圖書都送到德國萊比錫參加次年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先後有14批296種「中國最美的書」亮相德國萊比錫,其中17種圖書獲獎。
  • 2014臺灣「最美的書」獲獎圖書欣賞
  • 中國設計界的奧斯卡!2020紅星獎獲獎作品新鮮出爐
    2020紅星獎獲獎作品新鮮出爐。產品應用工業設計思維和創新流程,保證質量的同時簡化工藝,縮短研發周期,實現快速生產,以迅速應對疫情。整體造型簡潔,適應不同救治場所。該產品通過大量的創新建立起高效的系統,有助於拯救生命。
  • 和產出「好設計」的工作室相比,雅昌北京設計中心有何特別之處?
    在今年「最美的書」評選裡,北京的團隊就有兩位設計師的作品《賈滌非練習》和《鳳凰》獲獎。現任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委員,雅昌北京設計中心經理,美術專項工作室負責人、資深設計師、藝術指導主要參展與獲獎:國際商標標誌雙年獎(優異獎)、亞洲之星包裝設計大獎(亞洲之星)、美國印製大獎(優異獎)、香港印製大獎(全場大獎、冠軍獎、優異獎)、中華印製大獎(全場大獎)、全國平面設計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紅星獎)、
  • 2017年「中國最美的書」長什麼樣?這些書你手上有嗎?
    精美的藝術設計為好書平添一分魅力。如果書也有容顏,那麼它們有的會是端莊的閨秀,有的是明朗的少女,各有各的氣質。2017年「中國最美的書」頒獎儀式昨天在上海書展亮相,25種圖書獲獎。從2003年至今,「中國最美的書」已經走過15個年頭,共有321種圖書獲獎。
  • 中國歷屆設計「大師獎」獲獎作品昆明開展
    中國歷屆設計「大師獎」獲獎作品昆明開展 2020-11-30 21:19:36     圖為全國設計「大師獎」歷屆獲獎作品集錦展現場。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安溪舉辦藤鐵工藝創新創意大賽
    閩南網12月22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吳煌煊)12月22日,首屆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卿創杯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中國藤鐵工藝第一鄉安溪縣尚卿鄉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安溪縣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管理委員會主辦,尚卿鄉人民政府承辦。
  • 設計鮮報|2018年iF設計獎獲獎作品揭曉(中國區)
    63位國際評委,在漢堡港濱的Schuppen 52倉庫中,評審了來自54個國家的6,402項參賽作品。往年的iF大獎都是由Apple、IBM、SONY、Samsung等國際公司設計作品佔據,近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中國設計師和中國品牌的身影,中國設計也開始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 這本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竟然集合24位頂級藝術家作品大展?
    他們參與製作的書,綜合了版畫、文學、印刷書、紙藝、字體設計、書籍設計等多種工藝,不僅是一間間紙上美術館,更是時間和空間交融的藝術,稱之為書中「極品」也毫不為過。他從收藏的200多本藝術家手作書中,選出了常玉、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薩爾瓦多·達利、君特·格拉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等24位藝術家的手作書作品,不僅逐一講述它們的故事,講解這些手作書在他們藝術生涯中的坐標,剖析其製作工藝,藝術特色,何以為書之王國中極致的存在;王驥還從收藏家出發,講述他與手作書的接觸和收藏經歷。
  • 翻翻書設計競賽獲獎作品出爐,人氣作品等你來投
    今天獲獎作品終於可以跟大家見面了,而且我們還設置了最佳人氣獎的評選,一起來看一下吧。投票後有彩蛋,一定要看吆。‍‍‍‍‍‍活動背景:翻翻書徵集大賽活動是以「上海城市趣味公共空間」為主題創意設計大賽,邀請在校設計專業大學生,為中小學生設計一款城市趣味公共空間翻翻書,激發中小學生對上海城市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獨家首發}世界最美的書,獲獎者,來臺灣了.
    評委會選送的兩部作品《訂單•方圓故事》和《學而不厭》分別榮獲金獎和銅獎,這也是繼2004年《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之後,「中國最美的書」選送作品第二次榮獲「世界最美的書」金獎。《訂單 方圓故事》「訂單 - 方圓故事」以一家書店的訂單為主線,由方圓工藝美術社老闆呂重華寫作,李瑾設計,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講述陝西西安一家有著33年歷史的民營書店 - 方圓工藝美術社的發展故事,呂重華畫下了各種不同情緒的漫畫式肖像,記錄自己的心情。李瑾是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副教授,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之外,也做一些平面設計。
  • 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頒獎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雅楠 通訊員李世文)12月12日,第四屆中國·河間國際燈工玻璃藝術節暨第五屆中國·河間工藝玻璃設計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河間市舉行。經過專家評委兩輪評審,50件作品分獲設計創新大賽吉利杯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16件作品分獲藝術節明尚德杯金、銀、銅獎及優秀獎。本屆「一節一賽」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河間市工藝玻璃行業協會主辦,共徵集到參賽作品4638件。其中,設計創新大賽共徵集到國內外參賽作品2825件,燈工玻璃藝術節共徵集到參賽作品18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