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留學之路——中國小留學生留學英國的真實經歷

2021-01-21 中廣國際教育

曾幾何時,留學成為一種潮流。隨著留學隊伍的與日俱增,低齡化成為了留學隊伍中的突出現象,在高中階段就選擇去國外讀書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下面我們就跟隨這位中國的小留學生王同學,感受留學生活「留」給他的陽光、進步和成長吧。他告訴我們的故事,或許能對其他準備將自己上中學的孩子送出國門的家長們有一點點的參考呢。


我們學校就像哈裡波特小說裡寫的一樣



我初中剛畢業,媽媽就把「是否出去留學」的問題甩給了我。雖然我中考考上了北大附中,但是我自認為不是那種刻苦的孩子,國內「push、push」的學習方式也不是很適合我,加上我外公曾經在英國工作過,給了我一個英國比較好的印象,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出去。


剛到英國,我去的是一所名叫威克利(Wycliffe College)的私立學校,這間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都有,有300多年的歷史和傳統。據說是因為有了這間學校,才有了這個小鎮,附近才有居民。因為學費比較貴,當地的學生很少,學校中海外學生的費用為6000-8000鎊一個季度,吃住全包。我們通常是兩人一間宿舍,很寬敞,自己有一個衣櫃,兩個大的儲物櫃,還有小的衣櫃。宿舍有宿舍長,就像哈裡波特小說裡寫的一樣,只是沒那麼多姿多彩。這裡的學校是三個月一個假期,放假期間學校關閉。


學校裡體育活動比國內多出很多,像我們學校有馬術、高爾夫球、橄欖球等,都是很基本的。


我們學校是一所教會學校,但不像伊頓那樣的貴族學校,要求學生有爵位背景。我們每天早上要去做禮拜,唱聖歌,履行「教會」的形式。老師說,這可以讓學校少交些稅,如果不這樣,萬一有人來看到,會說你不是教會學校,但不要求學生都信教。


在英國學習與國內不一樣的地方很多,在國內時,老師讓做什麼題,就去做什麼題。老師給你一點意圖,學生就不斷參加課外的補習班,壓得很重。英國老師通常的要求是:「同學,我要求你從××頁看到××頁。」但下堂課老師不會再提問。在老師看來:我已經讓你看了,看不看是你自己的事情,看了對你以後的學習考試有幫助,不看也不關老師的事情。


在國外比較小就接觸到寫論文,查資料,找論據。一開始,我兩個月寫一篇1500字的論文都很怵,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動手。慢慢地發現,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和思路還是比較容易的。


一般寫論文時,老師先幫助你弄清論文的主幹,把你的論點寫出來,之後再拓展結論,然後反過來再寫出你的根據。老師更多地希望你去圖書館查資料,適當地運用網絡的知識,並且特別注重版權的問題。如果要引用別人的東西,需要註明引用的出處、時間並在文後有註解。後來到大學裡,有專門的課程教怎樣寫註解,只要被查出你的文章中有15%是抄襲,你的整篇論文就作廢,並喪失考試資格。


到後來,感覺寫論文比考試還是容易得多。現在10天就能搞定一篇3000字的論文。


和作論文相比,能讓我比較得意的是數學。我們在國內時心算到兩位數是很容易的事,而國外的小孩只會用計算器。一次,我用心算回答老師兩位數的數學問題後,全班同學給我鼓掌,覺得真神奇,而我則覺得這真是太小意思了。國外的一個心理學家皮埃基認為:小孩子在沒有形成智力和定向之前,不要學習過多的知識。所以他們都是到高中以後再分學科。


給我感覺,國外的氛圍比較輕鬆,學習不是那麼緊湊。比如,假期就是假期,只要求學生在假期中把論文的材料找到,並不要求做暑假作業、寒假作業,也不要求參加任何補習班。


美術課就是「塗鴉」



我在國內從來沒學過美術,到英國後,選修了美術。我畫素描比較多,中國孩子大多喜愛畫素描。這一點英國老師很不欣賞,說:「不要總是照著描,這樣會影響你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美術是一個有創造性的東西,很多中國學生的通病就是老照著畫。」老師希望你用不同的顏色在上面亂塗,儘管塗完之後根本看不出原來的底稿。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生在畫之前,要把畫的步驟寫出來,底稿、上色、上不同顏色的對比和想法,然後告訴老師你為什麼這樣畫,旁邊要有註解,說明想法和理由。如果是畫一幅8開的畫,要先找資料,根據哪個藝術家的畫、原品是什麼樣?我通過這張畫知道了什麼?我怎麼改變的?用什麼方式改變的?


一般作一幅畫,做出的步驟圖很厚,大畫、小畫、草圖、上色圖和成品。開始我特別不習慣,從國內去的人都這麼想:我給你一個成品和結果不就行了嗎?何必在乎過程,畫得好就行。而老師則說,哪怕你畫得再不好,只要讓我看到你用心畫了,你的激情讓我感受到了,你每一個步驟都認真做了,你的理念、思想都表達出來了,就是一部好的作品,你就能拿很好的分。


我的一次違紀記錄



我從小到大沒有在學校被罰的記錄,到英國後一次因為違反校規被校方處罰,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像我們這種寄宿制學校,有很多管理上的規定,比如晚上11點以前必須回到自己的宿舍;不許吸菸喝酒等,只要違反必受處罰。


有一次,幾個俄羅斯朋友還有幾個中國同學,晚上拿著幾瓶伏特加悄悄地來到我的房間,叫我跟他們喝酒。我從來沒有喝過酒,更不要說伏特加這種烈酒,他們說兌著雪碧喝沒事,但我還是只喝了雪碧,他們都喝醉了,有的喝得非常hi,吐得一塌糊塗。早上7點,我們剛剛睡下,不知怎麼回事兒,老師「噹噹」地就來敲門,說:「你和×××,來我辦公室。」我想不會這麼快就發現了吧?結果老師第一句話就問:「喝沒喝酒?」我只好承認了,回來後跟朋友一對,他們全都招了。原來是有兩個高年級同學出去吸菸暴露了目標。和喝酒相比,吸菸的違紀性質更嚴重。老師很生氣,就給我媽打電話「告狀」。之後我們被處罰,我因為從來沒有違反過校規,就給了我口頭警告,帶我去見副校長。副校長警告我們說:一個學期不允許碰任何酒精的東西,晚上10點前必須回到宿舍。抽菸的人則被留校察看。


英國人的想法是:家長把孩子送到這裡,我們就要對孩子的一切負責任。如果孩子出了任何的問題,學校都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後來又有一次,活躍的俄羅斯人醃了烤肉拉我們上山喝酒吃肉,這也是違反校規的。我後來告訴他們:以後這樣的事情不要再叫我,我不會去的。


有個特長讓我自信



剛到英國時我15歲,很喜歡籃球。當時學校只有一個15歲以下的籃球隊,老師就建議我去考籃球裁判,說以後對我上大學有幫助,我就成了我們學校唯一一個去考籃球裁判的學生。英國的籃球裁判共有9級,我考了第二級,有資格判罰學校一級、校際之間的比賽,於是一些大的比賽都讓我去按分數牌、當邊裁等。這使我覺得能拿到英國籃球裁判的資格是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考第一級需要具備籃球比賽的基本知識,由一個7級以上的老師來認定;第二級需要積累一定的比賽經驗,由老師來認證。第9級可以執掌國際比賽,很難考。後來因為學習比較緊張,就沒有接著考。


我在國內時曾經專門接受過羽毛球培訓,到英國後全校無敵手,這讓我很得意。後來我牽頭讓老師組織了一個羽毛球愛好小組,開始時學校裡很少有人會打羽毛球,我這個小組慢慢壯大,後來終於組成了一個擁有20多人的球隊。


有的中國學生在國內學過一點樂器,比如練過鋼琴,或者是會吹薩克斯管,尤其是會中國民樂的人,到那邊會感覺很棒。有一個香港同學會吹笛子,在音樂會上吹「梁祝」,老師問我這是什麼音樂,我說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覺得很自豪。有的同學在家時父母逼著練到鋼琴9級,到英國後經常去鋼琴室,成為音樂會的骨幹,我就覺得特給中國人長志氣。小的時候沒有這種想念家鄉和作為中國人自豪的感覺,大了以後慢慢地感覺就會強烈。


16歲交異性朋友很正常



在國外朋友特別重要,朋友都很正,會少走很多彎路。我說一個到目前為止特別讓我感動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和我一塊出去的,現在他移民加拿大了。有一次我的護照籤證過期了,我打電話預約辦理說已經滿了,只能到那排隊。我想,只有排在第一才會有把握,就和朋友說了這件事,他立刻說,我陪你排隊,我們晚上9點就去了。冬天,穿堂風颳著,籤證處門口很冷,我的同學從晚上9點一直陪到我第二天早上7點!我真的很感動。


我有幾個香港同學,在倫敦時跟著朋友去賭博,把學費都輸進去了;還有的被朋友借幾千鎊,然後就再也找不到還錢的人了;我也見過一些父母在國內打工掙錢,孩子在那邊狂花的情況。在國外交友,自由度更大,那邊的環境很複雜,學生中什麼背景都有,要懂得如何交朋友。


還有,在英國的中學生一般在16歲左右就會交女朋友。如果有家長對16歲的孩子在國外有沒有女朋友會產生疑問,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他們,80%以上的都會有的。這在國內覺得很誇張,在那邊一點兒都不奇怪。英國學生更早,14歲就交朋友,所以說不單因為離鄉背井寂寞造成的。


有個資料說,蘇格蘭未婚產子的比例比去年增長了15%,英國的早生早育在整個歐洲名列前茅。所以家長對此千萬不要抱幻想,如果孩子的費用超支比較大,就是跟交女朋友有關。英國的電信費用很便宜,一個月交三、四十鎊,可以有700分鐘的免費通話時間、50條免費簡訊,再白送一個手機。但是700分鐘對熱戀的情侶來說太少了,經不住老打、聊天、發簡訊。他們一個月的電話費比較少的也要200多鎊,三、四百鎊也見過。


我所有的朋友都有女朋友,但是我沒有,因為我比較愛玩兒,朋友也多,顧不上,可能屬於另類吧。


如果再次選擇,我會更早出去



我在英國初中上了兩年,高中上了兩年,開始我英文很不好,考試就六、七十分。有的家長擔心中國孩子多的地方不利於說英文,其實到那個環境,你很自然就說英文,而中國孩子在一起也不可能不說中文。


你問我,如果再做一次選擇,還會不會選擇留學?我給你的回答是:我可能會選擇更早地出去,因為更早出去語言能學得更好些。我很羨慕那些更小的同學,他們和英國小朋友在一起,能知道更多的哩語,那些十二、三歲出去的人和我們發出的完全是兩種語音。


很多人擔心年齡小出國,如果沒有監護人的監護,會不會容易出些問題。說實在的,我15歲第一次出去時根本就沒想過家,我媽說我上飛機時頭都沒回,可能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吧。


但是我每一次回來,就更想留在家裡。一次在國外生病,做飯煮粥時裡面放了很多東西,結果煮好了特別難吃。我就想:在家我什麼時候吃過這麼難吃的東西?只要我媽媽在我身邊,就不會吃到這麼難吃的飯。


後來就懂了,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小孩子出去之後,自理能力自然而然地會培養出來的。我在國外上學,其實就跟上國內寄宿學校差不多,三個月一個假期,一年有三個假期,假期就回到國內。又有電話、E-mail、手機簡訊、上網可視電話,有什麼想法和事情,聯繫起來很方便。再說,其實小朋友出去,再壞也壞不到哪兒去。因為他接觸的面很窄,像賭場、酒吧這樣的地方,不準許未成年人進去,商場裡不會賣煙給18歲以下的人。加上那邊必須要有監護人,學校的設施和制度都很健全,有問題處理會很快。我想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到英國,有一點是因為英國教育比起美國教育更像中國教育。英國中學的管理有點像中國,老師要盯著你:是否完成作業,是否違紀,違紀要給你懲罰,事無巨細什麼都管。


到國外後,你會發現父母教你的東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你,包括生活習慣和與人處世的原則。比如我媽說,做事情要考慮到最壞的後果。到英國經過很多事情之後,發現我媽說的是對的。比如,考試沒考好,最壞的後果是重考一遍。考試如果作弊,最壞的後果就是停學,這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接受,有的就不能接受,只能做最壞後果也可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說,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應有個認知,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家教,就並不存在早送還是晚送的問題,如果要被「花花世界」汙染,早就汙染了。其實國內也有一樣的問題,只不過花的成本不一樣,讓人覺得問題的嚴重程度不一樣。

  

選擇學心理學的理由



我選擇學心理學,跟我中學時的導師有關係,是老師建議我考慮向臨床心理學方面發展。我想,中國這麼多人,很多人需要心理醫生。另外,我去過英國的心理學機構,發現他們的工作時間很自由,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決定是否約病人。二是我從小就比較喜歡了解人,願意跟人交流和幫助別人,這種工作比較符合我的性格。


我原以為心理醫生的工作就是跟電視上的訪談節目一樣,學了之後發現,遠沒有我當初想像的容易。不光要學會生物學方面的知識,還要學習管理學,涉及到化學、歷史等問題。比如生物,要涉及到DNA等,遺傳、變異等,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我在高中時學過一個概念:面對還是逃跑,這是心理學的一個理論,涉及到腎上腺激素的分泌。黑夜中遇到一個人老跟著你,如果你的腎上腺分泌多,就有可能回過頭去跟他打一頓,反之則是趕快逃跑。之前,我可能會逃避,我在英國5年,就因為這麼簡單的問題就放棄,我自己也接受不了。現在看來,堅持一下是對的。


我特別愛和老師交流,這不僅在中國學生中較少,連英國本地學生中像我這樣和老師交流這麼多的也少。「沒見過這樣的中國學生」,下課就去和老師聊天,什麼都聊。從我的住房問題,到中國獨生子女,再到中國舉辦奧運會,還有中國老齡化人口等。和老師交流越多,發現自己的潛能越大,社會交往能力在增強。


現在我很感激父母把我送到英國,我不知道如果留在國內讀書會是什麼樣,在英國讀書讓我慶幸的是,在這裡我得以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心理學學科來學習,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大學還有兩年畢業,再讀一年的研究生,還有兩年時間寫博士論文,之後考取英國的心理學資格證書,就可以回來開個診所了。


我想告訴學弟學妹的



我如果有弟弟妹妹,就想告訴他們,如果準備到國外上學,最好先在國內多學一些技能,不要嫌麻煩,學得好出去後就會提升榮譽感,會提升很多。比如我的羽毛球打得好,自信心就特強。一技傍身,沒有壞處。當初,父母可能就是為了讓你有個愛好,到了國外,這可能就是你被大學錄取的一個優勢,甚至可以謀生,還有會給祖國爭光,人家會說,這個中國同學如何如何。在國內沒有感覺到這麼深,在國外就會覺得,當初父母讓我學這些是對的。


出去以後,在高中階段選學科,如果學理科,可選一門數學,不吃力;如果想經商的人,可選一門會計課程,不要選商務管理;如果學文科,可選一門英國文學;學法律可選心理學學科。第二年,如果感到壓力很大,考慮放棄自己喜歡的那門,選擇志向的那門;數學拿兩個A是沒有問題的,再加上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保證你高中畢業能上英國前十幾名的大學。


相關焦點

  • 英國小留學生怎麼去的?怎樣的家庭從小就可以去英國留學?
    近日,英國新冠疫情越發嚴重,變異後傳染率增強了70%的新冠病毒,使得英國多地採取了最高級別的封城禁止令,英國周邊國家紛紛拒絕來自英國的航班。英國目前正處於疫情的風口浪尖上,有多少留學生被還在英國,一面是學業和生命安全的兩難取捨,一面是來自國內家人惶惶不可終日的擔心焦慮。
  • 2013留學月曆 - 2013出國留學每月大事記|留學生必備指南——中國...
    2013年出國留學申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對於很多準留學生來說,留學申請何時開始準備、如何準備以及申請流程到底怎樣都是要首先弄明白的事中國教育在線整理了幾個主要留學國家留學申請月曆,希望準留學生們在決定留學後做到心中有數,有計劃地開始留學之路。 概覽出國留學月度大事備忘錄
  • 英國1.5萬小留學生怎麼去的?什麼人的孩子從小就能去英國留學?
    英國小留學生問題最近牽動了國人的心,有的人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快點回國離開採取群體免疫的英國吧,有的人認為,還是待在英國,不要回來傳染給我們,不管大家什麼意見,有很多人好奇,怎麼會有1.5萬小留學生在英國,都是什麼樣的人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到英國留學?
  • 英國包機來接,小留學生們又回去了,出國留學選哪個年齡段為好?
    最近,英國包機來我國接留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據悉,國內選擇去英國留學的學生,增加了14%。今年早些時候,英國很多大學愁眉不開,因為疫情導致留學生數量下降,將會導致學校收入大降,很多大學甚至面臨關門的局面。英國沒想到結果是現在這樣,這主要是澳大利亞的功勞。
  • 英國留學:12月1日起英國留學生籤證生活費標準上漲
    生活費標準上漲對留學生最大的影響就是留學生籤證保證金數額提高了。 「什麼是留學擔保金」 辦理英國學生籤證的同學們通常都要準備的一項材料就是財產證明,以便籤證官判斷這位留學生的經濟能力如何,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供應你在國外的這段時間的生活和花費,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證金」。
  • 留學「首選」、申請人數「暴增」?疫情下的英國留學「熱」背後
    所以,申請量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學校提高了申請標準,有意控制中國學生的數量。」Raymond還透露,由於已有去年的經驗,英國相對知名的大學,今年基本不會再有主動擴招計劃。「學費只佔學校收入的一小部分,且學校的生源沒有面臨危機,所以不會主動擴招。
  • 江疏影談王漫妮留學:30歲去留學,是一場絢麗的突圍
    >30歲去留學是一場絢麗的突圍其實真實的江疏影和王漫妮一樣一直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在之前她參加《花兒與少年》最後一期的時候江疏影在手帳上寫著三十歲是挑戰自己,挑戰未知的東西時而本身江疏影就是一名留學生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以後
  • 2020出國留學:除了「難」,還有哪些關鍵詞說出了留學生的心聲
    疫情發生以來,中方已安排351架次航班,從義大利、英國、美國、南非、伊朗等92個國家接回超過7.3萬名同胞。其中,未成年的小留學生和暑期必須離校的留學生約2.8萬人。今年6月,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宣布包機接中國學生回去上學後,許多英國大學也紛紛加入這個行列。
  • 英國留學:今年的中國留學生如何在英國過聖誕呢?
    今年留學生在英國都是怎麼過聖誕節的呢?  下面就和學長一起來看看今年疫情之下,大家在英國都是怎麼過聖誕的吧~  以下信息內容來自英國留學小夥伴的分享~一起來看吧!     其實在英國過聖誕,除了以上小夥伴的分享,還可以這麼過。
  • 英國留學就業面面觀,如何利用留學優勢?什麼時候找?怎麼找?
    拿到offer是留學的開端,就業是留學的歸宿。留學經歷在就業中有什麼優勢,海歸薪資水平如何,這些都是留學家庭十分關心的問題。而去往不同國家留學,就業情況也是不盡相同的。本期我們邀請到了英國帝國理工學院Shawn.S為大家分享英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的相關情況。
  • 浙江英國留學諮詢:杭州高中英國留學有什麼優勢?
    英國教育作為世界教育的典範,一直以悠久的歷史、優質的教學質量,出色的教育理念以及完善的教育設施在世界享有盛譽。更有劍橋、牛津這樣的世界名校,成為眾多中國學生心中的「神往之地」,這就導致很多低齡學生也開始前往英國進行留學。前往英國留學的高中生越來越多了,那麼除了以上這些優勢,高中英國留學還有什麼優勢呢?本期金矢留學作為正規留學機構,就來給各位「童鞋」說一說。
  • 英國留學:留學生英國租房實用攻略!
    對於考慮要去英國留學的小夥伴們來說,找住宿是非常費心的,畢竟身在異國,各方面因素都需要仔細考慮。比如:價格、地理位置、房屋類型等,如果選擇不當,很容易被房東或房客騙,造成在金錢上的損失。 所以希望各位小夥伴一定要重視英國住宿的選擇,尤其是準備校外租房的同學,一定要多加注意。
  • 英國留學穿衣指南
    在現場一片西裝革履中,我身穿低領毛衫小短裙,腳蹬中國風秀麵皮鞋,外搭休閒風衣...回頭率100%於是在這樣一個場合,裝扮的不合時宜讓我早早離場,以免滿屏尷尬。朋友們聽了我的經歷後紛紛安慰我說:「第一次總是這樣的,以後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諸如剛入學的新生趴,系裡的晚會,求職中心的Career Fair,各公司的到校招聘會等等。在這些活動的邀請函上,一般都會寫Dress Code,也就是著裝要求。
  • 中國留學活動的重新開啟
    政府先是將留學目的地限制在蘇聯和其他不夠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蘇分裂後才開始拓展到英國、瑞典等比較友好的西方國家。「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不但不再外派留學生,還要求已在國外的留學生全部歸國參加運動,徹底斷絕了留學活動 [注2]。這使得中國在科學技術上和發達國家之間的一度被縮小的落差迅速拉大。
  • 英國藝術留學如何省錢?
    藝術留學高昂的費用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每年三四十萬的花費對於很多家庭來說確實也不是小開銷。在藝術留學過程中如何省錢成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方法得當確實可以節省很多不留要的開支,讓更多學生可以從容去留學。接下來,就分享幾個省錢的小竅門,一起學習一下吧!
  • 平安私人銀行專訪英國留學專家,解讀返校、雲課堂、留學申請最新動態
    來源:時刻頭條教育歷史悠久、名校林立、學歷全球認可……一直以來,英國都是熱門的留學國家之一。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英國政府又宣布進入"解封"新階段,不少赴英留學生與準留學生難免產生猶豫:今年我是否應該按時返校?延遲入學的話,會遇到什麼問題?未來去英國留學深造,還是一個好選擇嗎?
  • 《三十而已》大結局,王漫妮要出國留學了!英國碩士安排
    其實,不僅僅是江疏影劇中扮演的角色王漫妮選擇出國留學,現實中的她也有過留學經歷。於是她開始了瘋狂的英語學習之路,由於念的是傳媒經濟學,英語、數學和經濟對於江疏影來說其實都是從零開始。幸運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她的英語能力終於提升了,並拿下了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傳媒經濟學的碩士學位。這段留學經歷,讓她在演員的身份之外,有了其他領域拓展的可能。
  • 《帶著爸爸去留學》引熱議:真正的留學生活不是這樣的!
    真實的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大多數留學生出國,絕不是抱著「混日子」的心態。通過一屆又一屆留學生的努力,為華人留學生攢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柴老師說留學機構的楊老師也指出:「這部劇可能想展現留學生活中的會出現的生活自理能力問題、寄宿家庭關係問題、學習中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問題、學生的情緒、早戀等問題,這些問題確實會出現,但留學生活的真實面貌並非如此。」
  • 中國留學生成香餑餑,英國高校包機專程迎接,澳大利亞這下急眼了
    隨著英國20所高校包機,將中國留學生接回英國以後,多個國家紛紛行動起來,一是嘗試接回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國外留學生,二是開始爭搶中國留學生的生源,希望通過一系列活動吸引更多有意願留學的學生選擇這個國家。根據中青網報導,面對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搶生源手段,尤其中國留學生成為了各國的香餑餑,澳大利亞終於急眼了。
  • 留學申請季: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