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會診:治療濾泡淋巴瘤,先搞清這5個方面

2020-12-27 健康界

遠程會診:治療濾泡淋巴瘤,先搞清這5個方面

來源:麻省醫療國際

      濾泡性淋巴瘤(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除瀰漫大B淋巴瘤之外的常見B 細胞淋巴瘤之一,也是目前藥物治療獲得治癒率較高的淋巴瘤亞型。近年來,我國FL發病率有所上升,專家推測與生活方式改變,病毒感染增加等因素有關。

一、定義及分期

      FL來源於生發中心的B細胞(GCB),形態學上表現為腫瘤部分保留了濾泡生長的模式,是一組包含濾泡中心細胞(小裂細胞)、濾泡中心母細胞(大無裂細胞)的惡性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

      FL主要表現為腫瘤性GCB增殖,包括中心細胞和中心母細胞。現行FL分級系統將中心細胞與中心母細胞的比例作為評估指標:

      ➤1級:光學顯微鏡每個高倍視野可見0~5個中心母細胞

      ➤2級:光學顯微鏡每個高倍視野可見6~15個中心母細胞

      ➤3級:光學顯微鏡每個高倍視野可見>15個中心母細胞,且中心母細胞呈片狀分布,缺乏中心細胞。

      3級FL又分為FL3a和FL3b,其中FL3b表現為t(14;18)和CD10表達缺如、P53和MUM1/IRF4表達增加,其病程與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類似。/宣晟腫瘤多學科遠程會診/

      在鏡下FL有時可以合併有瀰漫性的成分出現,根據濾泡成分和瀰漫成分所佔的比例不同可以將FL分為:

       ➤濾泡為主型(濾泡比例>75%)

       ➤濾泡和瀰漫混合型(濾泡比例25%~75%)

      ➤局灶濾泡型(濾泡比例<25%)

      目前,FL分期參照英國cotswords修訂Ann Arbor分期(表1)。

表1 Ann Arbor分期

二、免疫特徵

      FL具有特徵性的免疫表型,細胞表面表達泛B細胞的標記,免疫組化檢查通常選用CD20、CD3、CD5、CD10、Bcl- 6、Bcl- 2、CD21、CD23、cyclinD1 指標,此外建議檢查Ki-67。

      典型的免疫組化標記為CD20+、CD23+/-、CD10+、CD43-、Bcl- 2+、Bcl- 6+、CD5-、CCND1-,部分病例可以出現Bcl-2-或CD10-。

三、突變情況

      FL中主要存在兩種復發性突變:(1)t(14;18)易位;(2)MLL2基因的失活。

      ➤t(14;18)易位的發生率約85%,該突變使得BCL2與IGH並置,雖然BCL2基因的表達失調並不足以導致淋巴瘤的產生,但其抗凋亡作用為腫瘤細胞的存活提供了條件。

      ➤MLL2基因失活的發生率超過80%,H3K4基因甲基化能介導和調控MLL2激活基因轉錄的功能,組蛋白修飾基因CREBBP、EZH2、MEF2B、EP300的突變率分別為33%、27%、15% 和9%。

      由此可見,表觀遺傳學紊亂及BCL2基因的表達失調是GCB轉化為惡性腫瘤細胞的主要原因。此外,TNFRSF14基因的失活、抑癌基因TNFAIP3/A20及EPHA7的表達缺失也是FL的發病機制之一。

四、預後分層

      預測FL患者預後,通常採用FL國際預後指數(FLIPI)評分標準。近年隨著抗CD20單抗治療FL應用的日益普遍,新的臨床預後評分系統FLIPI-2顯示出優於FLIPI-1的優勢。

表2 FLIPI-1和FLIPI-2

五、治療

1. 局限期FL的治療

      局限期FL指的是An Arbor I期或II期的患者,這類患者可考慮觀察等待的策略。對於預期壽命≤15年的患者而言,積極治療很難改善患者的預期壽命,並且有損生活質量。因此,觀察等待療法通常是一種最適當的治療選擇。對於預期壽命較長的患者而言,包括受累部位放療的針對性治療可能是最合適的治療選擇。

圖1 進展期1-2級和3a級FL的治療

2. 進展期FL的治療

      通常認為進展期期1-2級和3a級FL是無法治癒的,但這類患者治療反應較高,中位總生存期(OS)超過12個月。根據症狀和腫瘤負荷的情況可以將進展期FL分為4類:無症狀,腫瘤負荷低;無症狀,腫瘤負荷高;有症狀,腫瘤負荷低;有症狀,腫瘤負荷高。以下就兩個最常見的類型簡單討論:

➤無症狀、低腫瘤負荷的進展期FL

      研究表明,採取治療對OS影響不大,因此觀望等待是低腫瘤負荷FL患者的合理選擇;採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可能會延長PFS以及推遲首次化療;某些患者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可能有生活質量獲益。

➤有症狀、高腫瘤負荷的進展期FL

      利妥昔單抗聯合常規化療已經明顯改善了FL患者的預後,包括緩解率、PFS、無事件生存(EFS)和OS。利妥昔單抗+化療仍是首選的治療方案,但選用何種化療方案仍存在爭議。

       在苯達莫司汀之前,最常用的方案有R-CHOP(利妥昔單抗、環磷醯胺、長春新鹼和強的松)、R-CVP(利妥昔單抗、環磷醯胺和強的松)和R-氟達拉濱的方案,其中的R-CHOP方案療效最佳。

       在苯達莫司汀之後,苯達莫司汀+利妥昔單抗(BR)成為FL治療的主要方案之一,並且與R-CHOP方案相比,CR和PFS獲益更顯著,OS無顯著差異。

       因此,對於高腫瘤負荷的FL患者而言,BR方案是比R-CHOP更好的選擇。

3. 復發患者的治療

      對於一線治療失敗的FL患者而言,有多種治療選擇。在選擇治療方案時,應取決於某些因素如先前接受過的治療方案、先前緩解持續時間、患者年齡、合併症和治療目的。

      對於利妥昔單抗難治的FL患者,苯達莫司汀是推薦治療,其單藥用法為:d1-d2,靜脈給藥120 mg/m2,28天為1周期。有些患者可能因骨髓抑制需要劑量調整或推遲治療。然而,大多數臨床醫師更傾向於BR方案,此時一般將苯達莫司汀用量降至90 mg/m2,年齡較大者劑量降至70 mg/m2。

       另外,新藥物及新技術不斷應用於復發/難治性FL的治療,PI3K抑制劑(Duvelisib)、BTK抑制劑伊布替尼 (Ibrutinib)、免疫調節劑來那度胺以及CAR-T治療也是其臨床試驗的研究方向。

圖2 復發FL患者的治療

      總之,目前FL一線或復發患者,含利妥昔單抗免疫化療聯合利妥昔單抗2年的維持治療仍然是標準治療,是目前新的治療方法的平臺。

相關焦點

  • 信達生物宣布Parsaclisib治療惰性淋巴瘤完成中國關鍵性註冊臨床...
    該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parsaclisib在復發或難治的濾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邊緣區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 MZL)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寶寶總說嗓子裡有東西,也許是淋巴濾泡的問題
    這常常引起家長恐慌,不知道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以為孩子誤食了什麼東西。而帶寶寶到醫院,醫生在查體裡面寫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家長們還是雲裡霧裡,甚至以為是咽喉癌、淋巴瘤等惡性疾病,擔心的不得了。那麼什麼是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呢?這個病嚴重嗎?一、淋巴濾泡是什麼?人體有抵禦病毒細菌侵犯的天然屏障,最常見的是皮膚。此外,還有肉眼看不見的屏障,如淋巴組織。
  • 5G會診!華西專家遠程討論6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
    2月20日下午四點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通過5g遠程會診平臺,向該院正在武漢前線的醫護人員打著招呼。這是華西醫院聯合該院援助武漢醫療隊所管理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4個不同的病區、武漢市紅十字醫院、以及華西附四院所管理武大人民醫院病區,針對新冠肺炎重患者進行的首次多方、多地的遠程多學科病例討論。
  • 長了淋巴瘤的人,尤其要注意避開這5個誤區,得積極配合治療
    那麼,淋巴瘤的哪些誤區需要避開呢?1、單純手術就可以治好很多人在治療淋巴瘤的時候陷入了誤區,認為淋巴瘤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就可以改善。其實淋巴瘤屬於比較特殊的惡性腫瘤,屬於全身性的疾病,通過手術治療的方式只能夠控制部分腫瘤的發展,無法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
  • 疫情當下:遠程會診治療成為主流
    隨著疾病治療的日益複雜化,遠程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建立完善的遠程醫療機制,實現醫療公平的數位化已成為全社會從政府到醫療單位發展的大勢所趨而醫療系統對於普及分級診療、實現醫療資源互聯共享、提高偏遠地區醫療水平、實現醫療系統數位化已成為實現分級診療的必要步驟。
  • 院士為兩千七百公裡外患者遠程會診
    ,當地醫務人員初步考慮結核,進行抗結核治療。4月11日,遠在2749公裡外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遠程醫學會診中心內,吉桑的病終於找到元兇:考慮播散性包蟲病。這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良輔、放射科教授耿道穎、感染科教授張文宏聯合會診得出的一致意見。  網際網路技術的設備支持、優秀醫療人才的支援,為西部邊遠貧困地區群眾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提供了保證。
  • 遠程會診攜手向日葵,連接「信息孤島」助力遠程醫療發展
    醫療資源的整合自然少不了醫療機構、醫療體系之間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但現實情況卻是各醫院HIS、LIS、PACS、RIS、CIS等醫療軟體系統各有不同,哪怕是醫院內部也會因為醫療系統之間本身沒有實現信息互通而交流受阻,各個不同的醫療機構和醫療體系之間想要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長期以來各個醫療機構和各地醫療服務體系之間的交流一直處於受限制的狀態,就像一個個「信息孤島」,阻礙了醫療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但遠程會診的出現正在為這一難題尋找出路
  • 長春武漢協同作戰 吉大一院開展遠程專家會診
    原標題:吉大一院開展遠程專家會診   2月12日,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視頻連線遠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救援工作的第五批醫療隊成員,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針對新冠肺炎病例的遠程多學科會診。   因醫療隊救治的50名患者中,高齡人員多,基礎疾病多,病情不平穩、發展快。
  • 長春武漢協同作戰,吉大一院進行遠程專家會診
    2月12日下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視頻連線遠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救援工作的第五批醫療隊成員,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針對新冠肺炎病例的遠程多學科會診。
  • 惡性淋巴瘤的預後轉歸與護理要點
    【預後轉歸】何杰金淋巴瘤如今Ⅰ~Ⅲ期者85%~95%可治癒,非何杰金淋巴瘤約50%可獲長期生存。影響預後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齡:何杰金淋巴瘤兒童優於青年,青年優於老年;非何杰金淋巴瘤則是青中年優於兒童及老年。②性別:何杰金淋巴瘤中女性優於男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男女無明顯差別。③分期:早期明顯優於晚期。④全身症狀:有全身症狀比無全身症狀差。
  • 《送你一朵小紅花》熱映丨關於腦瘤治療,聽聽遠美國遠程會診專家...
    美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西達-賽奈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研究所及腦腫瘤中心主任醫師Keith Black醫學博士為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錄製了腦腫瘤治療遠程課程,今天我們聽聽他怎麼說。而這也是局部治療(如手術、放療、局部輸注化療等)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而且,必須保護好正常腦細胞,不可侵犯或損害正常功能。必須限制耐藥性發展,因此需對多克隆體展開治療,進行腫瘤異質性和多靶點治療。
  • 淋巴瘤君 鄭大一附院腫瘤科主任張明智教授正解淋巴瘤的防與治
    因此我們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心理狀態,保證人體免疫系統正常高效地運轉、及時清理突變細胞,從而避免淋巴瘤的發生發展。淋巴瘤的防與治《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的上映,造成很多百姓對「淋巴瘤」這一疾病的恐慌。那麼,如何防治淋巴瘤呢?
  • 遍布人體最廣泛的癌(組圖)|淋巴瘤|淋巴結腫大|化學治療_網易新聞
    這是因為淋巴瘤的一些徵兆很容易與一般輕微的病痛,如流行性感冒或傷寒產生混淆,因而導致錯誤的診斷而延誤治療。普通人群,特別是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如果能清楚認知到淋巴瘤的一些前兆和症狀,及早診斷出淋巴瘤,積極配合治療,便能被有效控制與成功治療。  陳勤奮介紹,淋巴瘤有時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腫大的淋巴結後發現的,早期往往不痛不癢。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上海銀行共建「多學科遠程會診中心」
    上海銀行多學科遠程會診中心揭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黃國英、副院長翟曉文、總會計師郭太生,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濤出席揭牌儀式。會上,雙方還籤訂了「智慧醫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隨著現代醫學不斷加速發展和專科細分,醫生熟悉的專業範疇越來越「高精尖」。
  • 淋巴瘤手術切除就沒事了?淋巴瘤的5大誤區,需注意
    1、淋巴瘤無痛無癢不用管淋巴瘤疾病早期只是有無痛性和進行性的淋巴結腫大,所以容易被人們所忽視,認為淋巴結沒有疼痛也沒有瘙癢,不需要理會,就是這種無所謂的態度,而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3、貼膏藥能消腫當確診淋巴瘤時,很多人會選擇小診所用藥膏消腫。確實一些偏發能讓腫塊變小,但這並不代表著藥膏有效果。部分人會繼續貼藥膏,一直讓皮膚潰爛流膿,才去醫院做檢查,已經耽誤治療。
  • 好醫友中美專家遠程會診,晚期卵巢癌告別出國看病
    隨著PARP抑制劑的問世,卵巢癌治療得到顯著改善,一些出國看病患者已因此獲益。好醫友指出,卵巢癌未來的治療方向可能是免疫療法與PARP抑制劑的聯合治療。  真實案例:  兩年前,程女士被確診為卵巢癌,接受了手術治療及化療後好轉出院。然而,去年4月複查時,程女士查出癌症復發轉移。之後,她又改換了化療方案。為明確下一步最佳治療方案,程女士甚至打算出國看病。
  • 最強中醫後援團遠程會診+線上開方
    2月5日上午,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組織專家團隊與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們通過遠程視頻進行交流、分析病情。 全國名中醫邱健行教授、廣東省名中醫王清海教授、廣東省名中醫戈焰教授以及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呼吸科主任陳寧教授、急診科主任李典鴻教授、ICU主任趙麗芸教授參加了此次遠程會診。
  • 錫林郭勒草原深處建動物醫院:大型手術、遠程會診、康復療養
    中新網錫林郭勒11月19日電 題:錫林郭勒草原深處建動物醫院:大型手術、遠程會診、康復療養  作者 奧藍  牧民敖特根巴雅爾家的7歲大公牛最近撈回一條命。它之前與其它牛打架被頂傷,腹部一大塊肉因沒有及時處理而壞死,後期消化系統也出了問題。主人把它送到阿巴嘎旗獸醫社會化服務中心動手術。縫了13針的它如今「留院觀察」,每天都要輸液。
  • 滾蛋吧,淋巴瘤君!
    目前尚未完全發現淋巴瘤的明確病因,較為公認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如EB病毒)、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後長期大量應用免疫抑制藥物、老齡化。 淋巴瘤的原發部位既可在淋巴結內,也可在淋巴結外的組織。總的來說,可從局部表現、全身症狀和結外病變這三方面來發現病症。
  • 淋巴瘤不能拖!這4種治療方法用好了,身體或或慢慢康復
    因此發現了淋巴瘤的信號,應該抓緊採取治療措施,這樣才能夠讓病情更快好轉。那麼,淋巴瘤出現之後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夠幫助改善呢?1、化學藥物治療一旦出現了淋巴瘤及時治療是關鍵,而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化學藥物進行改善。因為淋巴瘤出現之後,會採取化療的方式來改善,一般會應用聯合化療的方式控制疾病發展,結合靶向治療藥物以及生物製劑的方式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