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開啟也讓人們將目光聚焦在阿里巴巴身上,這支股票除了在美股市場之外,在港股也有一席之地。既然說到了阿里巴巴,就不得不提到螞蟻集團了,那麼螞蟻集團幾號上市?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吧。
10月16日的時候,螞蟻集團申請赴港上市就已獲中國證監會得批准了。也就是說螞蟻集團只要等到發行價確定之後就可以申購了,如今股票代碼已經確定,是688688,所以申購的時間也不會讓股民等太久,就在本月的29日。由於申購時間是周四,所以繳款日期就順延到了下一周,也就是11月2日。
等到股票發行結束後,股民再等上一兩個禮拜就能在科創板以及港股市場看到它了。有可能的話,說不定還會在雙十一當天上市呢?
至於螞蟻選擇A+H股同時上市的理由,極為重要的是二級市場的背景。
一方面,疫後時代,原有的消費觀和理財觀已被重構,上一輪股市暴漲,人們對投資的熱情也讓國內資本市場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因此不論是交易所還是股民,對優質的獨角獸都極為渴求。
上交所在螞蟻宣布上市決定後第一時間表示,歡迎螞蟻申報科創板。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更稱「螞蟻集團選擇在港交所申請上市,再次肯定了香港作為全球領先新股集資市場的地位。」
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基礎逐漸完善,能夠容得下如此體量的獨角獸。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由於市場規範、資本認可度等方面的考慮,以往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選擇赴美或赴港上市。福布斯2020全球企業榜裡,全球實力最強的科技公司裡,中國名列前茅的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等無一選擇內地IPO。
因為對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上市限制,港交所與網際網路科技繁榮的十年失之交臂,港股過度依賴金融地產也一直被詬病。港交所錯過阿里巴巴,內地二級市場也享受不到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成果。
港交所之後的一系列改革,以及2018年允許同股不同權和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的政策,直接推動了中概股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中國網際網路一線公司的「回流」。
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後,馬雲在內的高層也多次對外表示,希望螞蟻金服在國內上市。如今,國內資本市場逐漸完善,也為螞蟻這樣量級的獨角獸國內IPO奠定了客觀基礎。
在如今的國際環境下,螞蟻金服A+H兩地上市的方案是一個保險且靈活的融資選擇——國內外資本都能獲得,減少自身受國際局勢甚至國家間的關係波動的影響,抗風險能力強。
全國社保基金曾以78億元的價格拿下螞蟻5%的股份,而據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介紹,這筆投資的收益已經超過5倍,是社保基金這些年來最成功的一筆對外投資。螞蟻在國內IPO,對整個二級市場來說是都是個大的利好。
關於螞蟻上市後的前景,則是本文最不難理解的邏輯:支付、消費信貸、微貸、保險、理財等針對C端的核心業務構築起螞蟻的萬億估值。而隨著金融普惠的推進,螞蟻將在更下沉、更深入B端的金融科技服務中創造更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