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全國青少年U系列柔道形網絡比賽落幕,來自中日友好柔道館的陳晚意搭檔陳博凡獲得6-8歲組一等獎,李泓源搭檔呂沛宸獲得了9-10歲組一等獎,陳美奇搭檔王紹安獲得11-13歲組二等獎。有意思的,陳美奇、陳博凡、陳晚意是親姐弟,三個人再加上這次沒有參賽的陳進波,姐弟四人同練柔道,在青島中日友好柔道館,成為一道「風景」。
陳美奇、陳進波、陳博凡、陳晚意,最大的11歲,最小只有6歲歲,父親是馬來西亞籍,母親是青島人,去年春天開始到青島中日友好柔道練習柔道。每周兩次,一家人從城陽區的家中浩浩蕩蕩,來到市北區的柔道館,頗為引人關注。「柔道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還包含了運動、文化、禮儀等內容,孩子們強身健體的同時,能得到更多的鍛鍊薰陶,磨鍊身心。」陳美奇姐弟的媽媽表示,自己和孩子的爸爸都是柔道運動愛好者,特別支持孩子們練習柔道。今年疫情期間,柔道館閉館,他們就帶著孩子在家裡堅持訓練。孩子們的表現得到了青島柔道領軍人徐殿平教練的關注,特意安排道館教練送去專業的柔道墊子,讓孩子們在家裡也能安心訓練。
陳美奇姐弟練習柔道後進步非常快,去年在39中舉行的全市柔道比賽中,4個孩子各自在自己所屬年齡段級別獲得第一名。這次全國青少年U系列柔道形網絡比賽,除了老二陳進波沒有找到合適搭檔,其他三個孩子均參與比拼,收穫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媽媽表示,孩子們的收穫不僅在賽場上,也在賽場外,「良好的體魄,還有尊重,耐心,專注,靈氣,這些元素都能在練習柔道的過程中得到提升,當然還有全力爭取好成績的努力,以及坦然面對輸贏的那種心態。」
柔道形,是國際流行的柔道比賽形式,通俗講相當於柔道慢動作展示。在徐殿平教練的帶領下,青島柔道隊是最早開始柔道形訓練的隊伍,王華和胡李寧兩位名將曾經搭檔國家隊在東亞柔道形錦標賽上獲得銀牌,也是中國選手首次在洲際大賽中獲得柔道形比賽獎牌。本周六,李江和胡李寧兩名青島教練,還受邀在中國柔道協會網絡平臺進行柔道形直播教學。
本次全國青少年U系列柔道形比賽是中國柔道協會首次通過網絡平臺舉辦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青島中日友好柔道館的小隊員們格外認真。兩個孩子一組,一個負責摔,一個負責背摔,為了更好的展示,不少動作都會錄十幾遍,孩子們全都堅持下來。和陳美奇搭檔的王紹安,整個比賽下來被摔了上百次,連續幾天腰疼腿疼,小傢伙沒叫苦沒叫累。在家長們看來,這就是練習柔道帶給孩子們的收穫。
看到孩子們的表現,最開心的還是徐殿平教練。作為青島柔道運動的開創者,這位當年帶著弟子們在沙灘上摸爬滾打的中國柔道功勳人物,帶領青島柔道一路走到今天,創造了無數榮耀。如今,最願意看到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走進柔道,練習柔道,喜歡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