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裡的香港地圖丨聽著這些歌遊遍香港,總不會迷路!

2021-02-23 江蘇永鋼集團

你會因為一首歌記住一個人一件事?

還是因為一個人一件事讓一首歌曲走進你的生命?

也許就像所有柔軟曖昧的關係一樣,

你也很難說清到底是誰首先觸動你的神經!

每當帶上耳機,

躍動的旋律都會勾起內心的獨白,

汩汩而流的歌曲拍起翻騰的思緒。

如果說一個人給了我們一個故事,

那麼那首歌就是帶我們記住這個故事的人。

那是屬於歲月的味道!

那是屬於記憶中的旋律!

1997年7月1號,20年前,

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1997~2017一轉眼,20年過去了

為了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

有網友用「快剪輯」製作了一個視頻:

《流行歌曲裡的香港地圖》


每一流行老歌的歌名都代表了一個香港的地名。

也許,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

只有你聽到它,

才能記起它曾帶給你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獅子山,端坐於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獅子山象徵著香港的精神高地。有獅子山在,精神就在,獅子山下香港就在。

      1973年香港電臺開始播放《獅子山下》,主題曲羅文演唱的《獅子山下》多年來膾炙人口,有"香港市歌"之譽。

 

      皇后大道,是香港開埠之後建設的第一條沿海市中心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北岸。今天仍然為香港市區的中心。

      皇后大道亦曾被稱為「大馬路」,後因為《皇后大道東》這首歌曲而名揚天下。

  

        天后位於香港東區,屬於銅鑼灣東部(或北角西部)。1985年香港地鐵港島線通車,根據附近的銅鑼灣天后廟而命名銅鑼灣站的下一站為 「天后站」。

      《下一站天后》是由twins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是馬偉豪2003年執導的同名影片《下一站天后》的主題曲,是一首傳遞夢想的歌。

 

      芬梨道又作芬尼道,是香港港島太平山頂的一條道路。道路是以山頂纜車及前山頂酒店創辦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命名。

      芬梨道上是一首中文歌曲,由林夕作詞、藍奕邦作曲、於逸堯編曲,楊千嬅演唱的一首單曲。

      《天水·圍城》是李克勤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天水圍是香港的一個地名,位於元朗。這個地方以新建的屋村居多,所居住的人大都是香港的中下層階級,但區內也不乏有錢人。同時很多從內地來的移民也都居住在這裡。

      《天水、圍城》是李克勤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由林夕作詞,曾奕文作曲。

  

      香港迪士尼樂園(Hong Kong Disneyland)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佔地126公頃,在2005年9月12日正式開幕,是全球第5座、亞洲第2座,中國第1座迪士尼樂園。

      陳慧琳演唱的歌曲《他約我去迪士尼》,獲得第二十八屆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獎獲獎曲目之一,收錄於《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紀念大碟》。

 

      尖沙咀(亦作尖沙嘴),古稱尖沙頭,舊名香埗頭。尖沙咀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的南端,北以柯士甸道至康莊道為界,與香港島的中環及灣仔隔著維多利亞港相望。是一個高度發展的區域,一直是香港的心臟的地帶。

      《尖沙咀Susie》是香港歌手許冠傑的代表作品,許冠傑&黎彼得作曲,收錄在《念奴嬌》專輯中。

 

 

      利東街,俗稱喜帖街或印刷街,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喜帖街原是香港的一條老街,幾乎每一對舉辦婚禮的新人都會去喜帖街選購新婚用品。該街大部分建築為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唐樓,極具傳統特色。

     2004年初,香港政府計劃重新開發此區。最終昔日紅金炯炯的喜帖街,敵不過時代巨輪的吞噬,轉眼已成一片頹垣敗瓦。歌曲《喜帖街》就是寫給香港的,《喜帖街》代表懷舊,代表眾多港人心中被現代文明吞噬的「老城情結」。


      時代廣場於一九九四年四月正式開幕,坐落於港島區繁盛的心臟地帶 -銅鑼灣區。整體建築由兩幢分別四十六層及三十九層高的辦公室大樓,無論身處何方均一眼可見。

      香港時代廣場是香港銅鑼灣的購物商場,是該區的地標性建築物,香港最大型的購物中心之一。擁有香港唯一的四條螺旋型扶手電梯。更榮獲香港旅遊協會所評選的香港十大景點之一。

 

     《東方之珠》是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由劉德華和那英合唱的一首歌曲,詞曲創作者為羅大佑,也是羅大佑作為一個音樂人的巔峰之作。

《東方之珠》代表性地呈現出香港的滄桑變化,因而在回歸的氣氛中廣泛流傳開來,更成為所有以香港為主題的流行音樂中最為著名的歌曲之一。

而一首歌曲能夠在這種坎坷滄桑的歲月裡,伴隨著風風波波、起起伏伏的歷史一起成長,也就讓它比其它單純以讚美和歌頌為主的作品,擁有了更厚重的文化底蘊。

從前聽歌只聽調,現在聽歌全看詞。

充滿時代感的文字和特殊感情穿插其中。

驚嘆這二十年光景真是轉瞬即逝。

每 一 首 音 樂 都 在 講 述 著 一 個 故 事!

歌曲中的地名,你都走遍了嗎?

相關焦點

  • 粵語歌裡的香港地圖
    填詞人林夕說過,「自小已很喜歡看香港地圖,並把火柴盒當做樓宇,砌成太子道、彌敦道、窩打老道。我每條走過的街道街名都有感情,要我移民,不能再在銅鑼灣逛光碟店,是不可能的事。」對香港人而言,歌詞是這座城市的另類記憶。
  • 香港文化粵語流行歌曲
    香港文化粵語流行歌曲 粵語歌指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
  • 聽粵語歌走遍香港橫街窄巷 第一期
    貼心如年粵日,早在上個月就集體出發,來了一個2天1夜的出走香港團隊遊,以打卡粵語歌景點為主,吃喝玩樂為輔,暴走了兩天。在此特地推出一期【聽廣東歌走遍香港橫街窄巷】的路線攻略,喜歡粵語歌的你們下次就可以跟著走啦!PS:由於與粵語歌相關的景點太多,兩天的時間暫未走得完,其餘的待日後補充。
  • 細數90年代香港五大天后級歌手,你還在聽她們的歌嗎?
    90年代是香港流行歌曲最繁榮的時代,那時繁星璀璨,歌手遍地都是,到現在歌曲還被人們傳唱的歌手更是數不勝數。林憶蓮、譚詠麟、哥哥張國榮、林子祥、葉倩文等等,他們經典之作到現在還被人們所熱愛。電視上,KTV裡少不了他們的歌曲。有的歌手開演唱會門票還得靠搶,用座無虛席來形容也不為過。
  • 唱著粵語歌,在香港就不會迷路
    香港夜晚的太平山,是香港最高峰,既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兩岸,又可以於日落之後縱覽「東方之珠」的夜景,氣象萬千。山頂旁有一條路叫芬梨道(Findlay Road),因為「芬梨」諧音「分離」,有些迷信的戀人在遊覽山頂時會避免經過此路,但總有情意堅貞的情侶刻意來此,以證明彼此愛情的永恆。諧音並非人人皆信,但是人生中的分離,人人皆不可避免。港女楊千嬅的歌幾乎涵蓋了現代都市女性會遇到的各種人生境遇,2006年推出的作品《芬梨道上》,是一首氣質清冷,卓爾不群的作品。
  • 香港 城市之音與旅行印記 歌裡的香港
    這些藍黃相間的歌詞板塊構成了人們最初的念想打動了所有人的心在粵語歌文化日漸雖敗又努力重生的今天這樣的精髓時刻激勵著一代代人去認識粵語 去熱愛港樂在各大音樂為主題的綜藝節目裡一直有些力量在支撐的港樂的發展與前行雖然最黃金時代漸行漸遠那時滿滿都是廣東香港泛濫到內地的流行歌曲和港片一晃多少年但是現在的港樂變得更為精緻了
  • 【香港觀光遊】會玩的人,去香港旅遊都來這些地方了!
    絕大多數人在香港,只會匆匆停留其實,來香港只懂購物和逛人造景點是在香港最大的遺憾香港獨特的風景與有趣的文化實在太多有太多你不曾發現的小眾景點值得你去體驗>,經典香港一日遊天天出發天天出發天天出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更有兩條不同出行的交通工具路線供您參考哦(3歲以下兒童150元/人)
  • 跟著音樂遊歌詞裡的香港
    像歌中所唱「街邊太多人與車」,這裡商鋪林立,行人如鯽。行走路上,抬頭都是香港符號的霓虹景致,當你聽到這首歌,是不是也會心生——「多少往事甜在心頭」。透過從頭到腳都是透明的玻璃,不僅可以飽覽大嶼山和海上空中美景,而且可以俯瞰整個香港赤蠟角香港國際機場。而當歌聲響起,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是和誰「車廂中同遊」?
  • 當地人私藏的中環漫步地圖,趁回歸20周年盛典再去一次香港!
    (▲圖:圖蟲網@kilometre)在這裡,你可以變成穿梭時光的旅人,鑽進小街巷弄,細探香港歷史;在這裡,你可以成為資深美食家,尋覓老字號茶餐廳,吃遍最道地的香港美食;在這裡,你可以變成好奇心爆棚的尋寶者,到復古小店或者藝廊裡
  • 一個影迷的香港電影地圖行,帶你玩遍港劇裡的那些情節!
    作為一名港片狂熱分子,重溫經典港片的取景地,一直是埋藏在心中的小夢想。於是,今年6月,和兩位好友一時興起,來了次香港電影地圖行。為了讓行程完美,一邊打開香港地圖,一邊整理港片取景地,最終規劃出五天四夜的影迷攻略(最後一天購物,大家懂的...)。除了耳熟能詳的油尖旺地區,上環中環老街,深水埗、西貢、元朗、屯門、天水圍一帶,以及一直想去的坪洲離島和石澳漁村,都在計劃之列,總之就是行程越緊張越high。除了逛,最重要的當然是吃啦,參考《香港味道》和網友點評,美食攻略也一併搞定!
  • 三毛推薦丨香港的這些新鮮事,你知道嗎
    點擊藍字,關注三毛遊
  • 香港 | 新一年去香港玩別再迷路了
    ▲ 亞釐畢裡、下亞釐畢道、上亞釐畢道,都是以維多利亞女皇夫婿亞釐畢親王命名除了英國皇室,幾乎每一任港督也都在香港的地圖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比如上面提到的 被記住的並非只有上面這些,很多對香港有過突出貢獻的人們,也有紀念街道。
  • 這些80年代的香港歌手,總有一個人的歌曲會讓你記起
    這些80年代的香港歌手,總有一個人的歌曲會讓你記起。許冠傑說起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也許就是許冠傑了。他的歌曲風格比較貼近小市民的生活,例如《半斤八兩》《天才與白痴》等就是取材於市民生活。陳百強的歌曲風格是吐字清晰、自然清爽,往往聽眾能很容易就地聽清楚歌曲中的歌詞內容。陳百強的歌曲還有一種復古的味道,唯美浪漫卻又不失雅致。他的代表作有《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林子祥林子祥的歌曲風格就是聲音很大,其他歌手難以模仿,他的歌聲具有衝擊力,而且擅長唱快歌和高音的歌曲。林子祥的代表作有《男兒當自強》《長路漫漫伴你闖》《真的漢子》等。
  • 那時候你們是否也是聽的這些男歌手的歌呢——香港篇
    歲月無聲,流逝有憶,歌曲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從小時候聽的國內歌曲,到初高中聽港臺歌曲,到大學聽歐美歌曲,真的是回憶無限。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我們那時候聽的一些香港男歌手及他們的一些歌曲。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也僅限於小編所熟知的,不存在排名,僅是分享和喜愛。
  • 就算上了《(我是)歌手》,林憶蓮也不會唱這些歌給你聽
    嗯,是了,其實林憶蓮上《(我是)歌手》最簡單了,只要唱那些她唱過三萬九千六百遍的歌就是大家最希望聽的歌了。所以,放心了,篤定了,就算林憶蓮「眾望所歸」地上了《(我是)歌手》,也不會唱以下這些歌的。 所以林憶蓮就算記得歌詞也不會唱這首她1985年第一張個人專輯裡面的歌,當時她在香港被諷「小雞聲」,氣也不足。事實上,直到林憶蓮憑《灰色》拿到人生第一個十大中文金曲上臺表演時她還是嚴重的車禍,慘烈程度可能就只比「幻樂一場」好那麼一點點吧……
  • 1984年的流行歌曲
    我們回顧了很多過去年代的歌曲,發現很多朋友都在留言說,這就是自己成長的故事,聽著歌聲和旋律仿佛就已經身處在小的時候。我們很多年輕人總是說,我們和父母叔叔阿姨們總是會存在一種代溝,審美不一樣,聽的歌也不一樣,什麼都不一樣,孰不知他們也有年輕的時候,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不一定比我們還精彩,他們年輕的時候聽的歌曲也一定比我們的還要動聽。這一期音樂的主題就是1984年的流行歌曲。
  • 原來我們都是聽著日本歌曲長大的,這些歌都是翻唱自日本歌
    一直以來,我以為華語樂壇那些個經典歌曲都是出自中國人自己的編曲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麼多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原來我們都是聽日本歌曲長大(其實我是抗拒的)這些歌曲是無論怎麼想都想不到是翻唱的呀。也許有些人並不太了解哪些歌曲是改變的,小編搜查了很多的資料,也聽了很多老歌。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哪些被我們一直傳唱的歌曲是日語改編歌曲呢。
  • 國際博物館日:蜻蜓FM點亮成都、臺北、香港三地城市文化地圖
    當天,蜻蜓FM推出節日活動專題,在一系列的內容上線中,此前走紅網絡的《城市文化地圖》點亮成都、臺北以及香港三地,為推廣當地城市文化,傳播城市精神內涵再次做出嘗試,打造數字文旅新體驗。《城市文化地圖》是蜻蜓FM與高德地圖攜手推出的文旅融合節目。此前,節目已經上新了北京、杭州、上海等6個城市的文化地圖,總播放量達近百萬次,其中由知名演員王剛主講的北京專輯播放量達36.4萬次。
  • 香港樂壇只要有她在,就不會沒落
    我以前一直覺得,流行曲是有時代性的,某一年齡段的人,總有他們自己的一批歌星偶像,比如父輩的羅文關正杰,表哥表姐的張國榮王傑,80後的beyond梁詠琪,90後的花兒楊丞琳,到如今的肖戰王一博……但前幾天可是出乎我意外。
  • 48小時丨B&O帶你玩出香港的另一面
    在佐敦附近不乏街頭小食,但這家始於八十年代用純手工編織竹篩的舊式餅店,儼然就是街裡街坊的生活。於我而言,這店裡的糕點就是離港後這種城市留給的我味道。圖片丨來源網絡從早上8點開始,各式餅和糕點被一篩篩從店鋪後的作坊裡送出來。到中午12點,香蕉糕才閃亮出爐,這軟軟胖胖入口即化的小白糯米條是香港最令人惦記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