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晨宇大家應該比較了解,但是對於真實的華晨宇,大家還不夠了解。在《歌手》的舞臺上,華晨宇說了一句讓我記憶深刻的話,他說,Jessie J之所以能夠頻頻奪冠,靠的不是歌詞。因為在場的大部分都是中國聽眾,所以一首好歌成功的前提,是旋律。
華晨宇在舞臺上展示了很多歌,最值得一提的,《齊天》和《雙節棍》是前期,就比較受看好的。我們能夠發現,華晨宇在唱歌的時候,能夠很好的控制旋律。他善於利用假唱,善於融入情感,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但是讓我感覺最震撼的,讓我頭皮發麻的,確是華晨宇的這首《假行僧》,實不相瞞,歌手讓我頭皮發麻的有兩首歌,一首是李曉東的《後來》,一首就是華晨宇的《假行僧》,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皆是一次用音樂完成的自我救贖。
李曉東沉寂幾十載再度登臺,一首《後來》唱的是心酸,華晨宇把音樂當做全部,一首《假行僧》唱的是音樂歷程。從《假行僧》中,大家可以清楚的聽到一個角色,他是一個嘴唇乾癟,不甘命運的僧人。
這個僧人第一次出場是疲憊的,華晨宇用一句「給我一碗水」,訴說了他的疲憊。但是隨著華晨宇第一聲笑後,這個僧人還是抱怨了,他開始訴說不公,開始渴望世俗。我覺得,這是華晨宇在渴望夢想。
隨後,華晨宇將僧人的抱怨,變成了咆哮。這個咆哮,是《假行僧》的高潮,他一股腦將他這一路遭受的冷嘲熱諷,交代遍了。他渴望吻,渴望天上的水。但得到的,似乎儘是淚水。華晨宇唱出了《假行僧》中的現實。
第二次笑,笑的是無奈。華晨宇唱出了,抱怨都是沒有用的。我再怎麼抱怨,結果都沒有人理睬你。所以華晨宇這一次笑,是一次灑脫,無奈,不羈,隨波逐流嗎,但又孤注一擲。這是歌曲《假行僧》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最後,華晨宇再一次唱了前奏。歌曲中的假行僧,也再次帶上鬥笠,踏上路途。只不過這一次,是一次釋然。華晨宇知道,抱怨沒有用,但華晨宇也意識到,別人不理解也沒有關係。因為我自己,還是我自己。是一個心有蓮花的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