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
在桃園結義的三兄弟中,只有劉備家眷的情況說的最為清楚。尤其是和東吳結親那段,寫的可是濃墨重彩。再者,張飛的情況也有提及,但唯獨關羽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其夫人的情況未見過多的筆墨,即使後來關羽兵敗,全家受累,也只是說了一下他兒子的名字。
其實,關羽是有妻子的,且在跟隨劉備之前。
這一說法的來源,主要是明代成化年間的說唱詞話《花關索傳》,上面明確說:關羽曾有一個妻子叫胡金定。
當初,在三人結拜時,劉備很是擔心關羽、張飛二人會因家室心生異念。於是,兩人約定,由對方殺了自己的妻兒。之後,張飛來到了關羽家中,於心不忍,就沒有殺掉關羽的妻子。而此時,胡金定已有了身孕,生下的兒子就是關索。
對於此種說法,民間似乎很容易接受。
在明清時期流行的《全像通俗三國志傳》中,就有一出故事「關索荊州認父」。
說的是關羽跟隨劉備後,他兒子關索跑到荊州找他,說他很小時,見父親常常不在家,便問母親。這時,母親才告訴他真相,當年關羽殺了本地惡霸後無處可去,就跟了劉備。於是,關索的母親不得不靠著娘家,將關索撫養長大「又值家貧,只依外公胡員外撫養長成」。
到了清朝,還真發現有一塊關公墓碑,上面刻著「侯長娶胡氏」,倒是對應了這種說法。
再來看看原書《三國志·關羽傳》是怎麼說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當年,關羽丟了荊州,自己也落得悽慘下場,據說家族無一活口。可見,這段話寥寥幾筆就將關羽的結局帶過。
這裡只有他兒子的信息,雖無女眷詳情,想來下場也不會太好。倒是在《三國演義》中,做了一點補充,不過依舊沒有姓名。諸葛謹在和孫權談到關羽時,就說他在跟隨劉備進入荊州後,劉備幫著他娶了妻室,先後有了兒女。想來,關羽後來娶的妻子,沒準就在最後一役中被俘了。
至於這個女子的下場,有人說和關羽一樣,被斬了。
劉備的夫人好幾次被俘,先是呂布,後來是曹操,不過都回來了。但由於,在正史或者演義中都不再提及關夫人,所以,無人知曉她後來的下落。是當時被處置了,還是被俘到了東吳,或者留在了蜀地,成了一堆疑問。
劉備很重兄弟感情,雖然,當時丟下自己的妻子跑了,但若是知道自己二弟的家眷流落在外,沒準會花重金找回。當年,關羽可是在曹營一直護著甘夫人的。或者還有一種猜測,就是關羽的妻子有可能早於他而去。諸葛謹能那麼清楚關羽的子女情況,不可能不曉得他的妻氏,可能是出於某種原因,不方便提及罷了。
要知道,古代婦人生產是一件非常危險事情,再說東漢末年疾病橫行,這些因素都極大影響人們的壽命。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關羽一定娶過妻。雖然,正史和野史的內容,很多無法吻合,但關羽並非不愛美人。當年,他倒是很想娶秦宜祿的妻子杜氏,只是被曹操給截胡了。
據說,杜氏長得極其美豔。
此外,在地方戲曲淮劇《關公辭曹》中有一段,說曹操曾將自己的義女曹月娥許配給了關羽。只是,關羽不願意和曹操再有瓜葛,便棄曹而去了,沒有帶上曹月娥。而曹月娥由於沒能追上關羽,選擇了自殺殉情。
然而,從民間的說法上看,無論是胡金定,還是曹月娥,她們由於關羽的「大義」,後來的生活不是貧苦,就是走上了不歸路。其實,這應該是民間的想像,在戰亂期間,東徵西戰,哪有如此多的想法。而當時,關羽向曹操提出娶杜氏的請求,應是杜氏很合他的心意。
因為,翻遍整部演義,都沒見關羽再提出過類似的說辭。
也許,關羽的妻子並非有大小喬那般動人的顏貌,也沒有孫尚香那樣的後臺背景,不過是一介婦人罷了。以至於,在作者看來,多著墨於她,沒準會淡化關羽的形象。所以,連她後來的下落,都是語焉不詳。
當年,劉備給他二弟娶的這門親,從傳統意義上看,更多的是延續香火。不然,諸葛謹為什麼會重點只說這個?
作為名垂千史的關公,深受民間百姓的愛戴。雖然,他的一時糊塗讓自己陷於絕境,但絲毫不影響後人對他的崇拜,連帶他的家人都一併得到了關注。
只是,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古時,又有幾人會將目光投向她們?
總之,不管關羽有多少老婆,但作為關羽的老婆,她們的下場都不怎麼好。而且,究竟誰才是關羽的老婆,還是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只是民間的猜測或一些野史、演義。但不管怎樣,關羽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卻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他永遠都是那麼高大上。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